发布日期:2024-01-27 10:02:58

艺术的审美性模板(10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艺术的审美性模板(10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因为它错误的、片面的、并从表面来理解创作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十篇

2、审美艺术论文

3、艺术的审美性模板(10篇)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1

  舞蹈艺术是肢体语言、音乐艺术、人文艺术的综合表达,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对舞蹈艺术美学的进一步挖掘。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舞蹈创作的审美特征,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变化、体态转化、舞步舞姿对舞蹈的技艺进行提炼;另一方面是舞蹈表演的审美特征,舞蹈表演包括了创作者的情感元素和作品的艺术特色。创作者通过情感表达来满足观众对作品的审美需求,让观众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对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把握审美艺术的舞蹈艺术是无法有效进行情感表达和彰显作品生命力的。因此,掌握审美特征是提高舞蹈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基础条件。

  张彤编写的《舞蹈艺术审美与作品赏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一书,从几个方面对舞蹈艺术审美进行探讨和论述,并通过对艺术作品鉴赏的方式让我们分享审美特征的重要性和意义。开篇作者从舞蹈艺术的审美属性入手,围绕舞蹈艺术的动作美、舞蹈动作的节奏美、舞蹈艺术的抒情美和舞蹈艺术的综合美进行展开,让读者对舞蹈艺术有了最初的认识,培养读者的动作审美、情感审美和艺术审美。接下来,作者通过舞蹈艺术的主题特征、舞蹈作品结构的审美分析、舞蹈动律及风格特征的审美分析、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美、舞蹈艺术表演的审美特征、舞蹈音乐的审美分析七个方面具体展现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审美属性。读者通过书中的介绍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舞蹈艺术是情感和动作的结合,是生活和情感的结合,是舞蹈内在意境和创作者的情感宣泄,可谓因情而动、借物抒情。书中最后结合作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部分优秀的舞蹈代表作品进行了审美艺术分析和鉴赏,带领读者一起感受舞蹈艺术的艺术性。全书围绕舞蹈创作和舞蹈演绎的美学视觉,展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也提高了我们对舞蹈的审美眼光,可以说全书是对舞蹈艺术及其审美特征的绝佳阐释。

  该书也是河北省首部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舞蹈专业个人专著。该专著从舞蹈审美专业的视觉角度,结合舞蹈艺术理论、美学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对舞蹈的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特征、不同结构进行了分类分析,并结合舞蹈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即舞蹈动作、舞蹈编排、舞蹈音乐一并梳理,系统、全面地整合了舞蹈艺术的艺术成就,填补了舞蹈艺术审美理论和舞蹈艺术作品相结合方面的空白。该书还重点围绕审美特征将舞蹈艺术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表达,吸引读者去理解舞蹈艺术的特征,从而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正如书中所言,舞蹈艺术具有因情而动之美、舞蹈艺术具有寄物于情之美、舞蹈艺术具有寄情于事之美。

  舞蹈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时代变迁依然可以鞯萜湟帐跣浴⑹贝性。这是因为舞蹈中饱含着文学的艺术性、创作的戏剧性和时代的民族性,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舞蹈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变化的缩影。因此舞蹈艺术作品本身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因此即使是独创的作品也要以便于观众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从舞蹈艺术的抒情性、舞蹈艺术的技艺性、舞蹈艺术的综合性多个角度进行有效的把握。舞蹈艺术的抒情性从最初编排到最后的表演贯穿始终,通过抒情的表达手法使作品的情感和动作达到完美的融合和释放,观众的情感也通过体态的变化和动作的节奏规律与创作者达成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领会舞蹈艺术背后所诠释的故事和意义,因此,抒情性是舞蹈表演、舞蹈节奏、舞蹈旋律的连贯表达。舞蹈的技艺性可以强化观众的感官享受,技艺的高低是视觉体验的基础,舞蹈演员高超的技艺性在带来视觉美感的同时,可以刺激读者对艺术的整体感官享受,提升视觉享受,可以充实舞蹈作品的艺术结构。舞蹈不仅仅具有自身的艺术特征,也包含了音乐、诗歌、文化、民族等因素,因此,我们要综合性地体验和评判舞蹈的美学艺术形式,任何的舞蹈都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性表达,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时代的特征。舞蹈艺术因其审美特征获得观众的认可,因其审美特征得以长久发展,通过审美特征来挖掘舞蹈的本质是艺术形式久经考验的方法之一。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2

  关键词: 电视 文艺 审美 特征 科学 艺术 综合 单项 创作 观赏 统一

  从美学视角和高度来研究探讨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对于提升电视文艺的美学品位、深化电视文艺的美学底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和实践参考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电视文艺的实践与理性思辨,对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分层次、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电视文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其本身的科技含量就很高,因此它的第一大审美特征,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电视是传媒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传播学的一门正式学科。电视的诞生,距今仅有77年的历史。1936年11月2日,BBC(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一场规模较大的歌舞晚会,正为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文艺节目的开端。随后,法国于1938年,美国与前苏也相继于1939年开始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二战结束后,科学技术更加发展,美国于1954年正式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现在,卫星电视、高清电视以及液晶电视机等高科技,更加发展,都充分彰显出电视文艺的科学性审美特征。

  然而,电视文艺的这种科学性审美特征又并不是简单的科学技术,而是与电视文艺的艺术性紧密结合、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在电视文艺的各类节目中,例如电视综艺节目、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电影、电视戏剧、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文学、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电视娱乐节目等等,都借助于科学性手段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在审美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艺术手法:它的画面面积相对较小,清晰度也相对不尽如人意,不宜表现大场面与群众场面,所以多用中景、近景、特写镜头。又因为电视文艺的收视自由选择性较强,所以其观众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要专门论及。与此同时,电视文艺的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又快捷灵活,轻便自由,所以它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成为百姓心中的最爱。

  由此可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电视文艺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二、综合性与单项性的统一

  电视文艺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综合性与单项性的统一。

  所谓“综合性”,是指电视文艺包括文学剧本创作、导演、主持、表演、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烟火、摄像、编辑、剪辑、录音、制作等各艺术环节与艺术要素,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所谓“单项性”,是指电视文艺作为一门独立的新艺术品种,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既不同于电视,又不同于戏剧,而有本身的艺术特点。

  而综合性与单项性的统一,指的是电视文艺在综合性中凸显其单项性特征,而在单项性中又包含综合性特征。这在本质上,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即共性综合个性,个性凸显共性。

  由此可见,综合性与单项性的统一,也是电视文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三、创作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电视文艺的第三大审美特征,是创作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所谓“创作性”,是指电视文艺节目的“一度创作”(文学创作、音乐创作)与“二度创作”(导演、表演、美术等)。

  所谓“观赏性”,是指电视文艺节目的“三度创作”——观众欣赏。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考量,观众欣赏也是创作,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欣赏,而是积极主动的再创作。所谓“有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虽然是戏剧欣赏,但是也同样适用于电视文艺欣赏,不同的电视观众在欣赏过程有不同的艺术创造,故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演绎、不同的诠释。“接受美学认为,作品中的这种‘空白’或‘不确定性’实际上是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这就是所谓文学作品的召唤性结构。”[1]文学作品如此,电视文艺节目亦如此。

  由此可见,创作性与观赏性的统一,也是电视文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3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设计风格;时代精神;审美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一)审美意识概述

  审美意识指的是一种感知的能力,它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审美性的心理特征,它同样也带有社会性的意识特征,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应用性特征的艺术形式,平面艺术设计也带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它在完成自身的实用目的同时,也很注重对于审美特征的体现。比如,人们把灯的造型设计成了不同样式的动植物形状,把沙发设计成了花的形状,花瓶被设计的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这些都是人们对于审美意义追求的体现,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对于美感的追求。对于美感的追求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表现人们的自由意识。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审美特征,我们通过对于时代审美特征的把握,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新的创造,进而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体现

  平面艺术设计中包涵的审美意识的时代性,也就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是和时代的文化气息密切相连的。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以肥为美,而当今时代却是一个崇尚瘦身的年代,现代人都想尽各种办法来让自己的身材苗条,因为,当今时代的审美风尚就是以瘦为美。古时候,人们如果穿着棉衣或者是麻布的话,会被认为是贫穷的象征,而在当今时代,棉麻衣物却代表着一种健康和环保的时代气息。现代很多人会穿着看起来破旧不堪的牛仔裤,甚至把新买的牛仔裤挖出几个窟窿,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每个时代的艺术设计中既体现着设计者个人的审美特性,同时也体现出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内涵。每个时代对于美感的追求都不同,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都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和对于审美的不同需求。

  平面艺术设计是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紧密相连的,所以平面设计通常都会传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月份牌的宣传画多是以摩登女郎为主要题材,这是源于当时电影和报刊的兴盛。还有,50年代的宣传画设计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色调上多是以喜悦活泼性的色调为主,主要体现出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新气象。再比如,万科房地产公司是国内的知名公司,它的公司LOGO的设计就在去年进行了全新的变化,原因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原有的标志已经无法传达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形象,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新的发展战略的需求,因此,万科公司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公司的标志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二、平面艺术设计构成要素的时代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文字的时代特征

  我国的商周时期是青铜器时代,它主要是图形文字,这种文字是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它充满了古朴的原始情调。设计师们在现代文字的设计中把这种图案融合了进去,形成了艺术性的汉字,表现出了远古的古朴精神。比如现代的美术字的设计,就是通过夸张的方法,来达到吸引观众兴趣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的美术字的设计,就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烟草中的“大前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体现出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脑特效字”兴起了,设计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最大化的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色彩。再比如,谷歌标志的设计,就是通过变形和夸张的方式,让汉字具有了更强的装饰效果,同时也让汉字的形式意味进一步被强化了,由此延伸出了很多丰富的内涵,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现代审美诉求更多的一种体现方式,是涂鸦式的设计。涂鸦设计是建立在对于汉字变形的基础上的,它彰显出了人们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许多的网站的标志就是运用了涂鸦化的形式,希望借此体现出人们的个性和自由精神。因而,通过对于文字形式和样式的变换,涂鸦设计在带给人们美感的同时,更是凸显出了带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怀。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图形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图形可以是一种图案、符号或者是绘画作品等等,它可以超越语言沟通的障碍,让人们在共识中获得美感的体验。在当今,图形的引导功能变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效果。图形化的设计中也体现着独特的时代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理念。比如,我国传统的青花图案,多是出现在酒具或是茶具中,这会使人产生对于中国的酒文化以及茶文化的想象,让人联想到其中的悠远和淡雅的美感。绘画艺术通常能更加深刻的表现设计者的情感,它们的形式美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从而也让平面设计的内涵表达更加具有开阔性。现代电脑技术的使用,让人们可以用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来诠释图形的涵义,也更能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的个性特征。因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审美风尚。

  三、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当今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环保的问题。很多的包装都不再使用塑料了。2007年,具有“伦敦袋后”称号的Anya Hindmarch,设计了一副作品,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就是一种环保性的设计作品。奥斯卡金像奖的礼品包就是使用了它,它受到了很多大牌明星的青睐,许多人开始抢购它,因此成为了一条众人瞩目的新闻。此外,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集中体现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这种设计理念让人与物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当今的许多平面领域中的导示性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比如电梯中的盲文指示,人机互动中的触摸屏的设计等。

  四、结语

  时代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对于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凸显都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说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平面艺术设计中感受到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尚。因此,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我们要把握好时代精神,努力使作品在传达出时代审美特征的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以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咏梅.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3][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4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技艺欣赏

  舞蹈作为人类生命最活跃、最重要、最充分的情绪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在肢体运动时的艺象美。所谓的艺象美是作品中由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或者审美意象整合的多层次总体,也就是西方国家说的艺术本体。舞蹈作为人类生命周期的浓缩,从审美特征来看,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析舞蹈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掌握审美特性的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和舞蹈审美有很大作用;同时,它也是提高舞蹈欣赏技巧与艺术修养的基础条件。

  1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与舞蹈审美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中国舞蹈发展来看,不管历史怎样发展,舞蹈始终都被作为文化现象传承、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它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与充实,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从戏曲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凭借身体就能反映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人文艺术。中国当代舞蹈大多是专业的舞蹈作品,随着舞蹈多元化的推进,舞蹈艺术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从观赏方面,从专业角度来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专业的舞蹈培训学校。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舞蹈艺术不仅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繁荣的进程。人类作为舞蹈艺术的主体,它不仅表现在舞蹈艺术形式,还包括艺术体操、武术竞技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打造舞蹈美感。人体动作变换作为整个舞台表演的关键,只要赋予了形象特征与社会功能,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同的感受。通常杂技需要表演者拥有超强的意志与熟练的技巧,再通过高难度动作展现艺术美。而舞蹈不仅是动作与动作的堆砌,同时它还承载着对应的文化精神与动人情感,在世界万物好与坏都表现出来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审美评价,同时这也是震撼心灵的一方面。在舞蹈表演中,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节奏作为舞蹈艺术的关键部分,在造型、节奏的双重润色下会显得更加流畅、自然。另外,舞蹈艺术每次变换都会根据必然性、连接性,在整体感觉的引导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在这过程中,舞蹈语言让舞蹈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总体来讲,舞蹈审美与舞蹈本身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在技艺性、抒情性、独创性的影响下更加精密,再综合汇总成舞蹈。而利用审美特征发现舞蹈本质就是考验艺术形式的一种方法。

  2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是一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艺术,社会生活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社会多样性、人类生活状态都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且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在舞蹈操作中,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现象,展现生活中的美、善、真,在这些现象统一归纳后,再形成优秀的舞蹈作品,用舞蹈艺术独特的魅力激励人、感染人、启发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都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例如:《洗衣舞》就是一部典型的舞蹈,通过藏族人民传统歌舞,展现出情同手足、军民团结的精神;同时它还将民歌与踢踏舞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小故事美化、提炼、加工形成。它的主要情节是:一群到河边背水的藏族姑娘,遇到了要到河边洗衣服的战士;于是这群姑娘用计策将战士要洗的衣服骗过来,并且洗的干干净净,当这些战士回路,发现这一现象,急中生智帮藏族姑娘挑水的情景。整个舞蹈一直担着水桶往前跑,藏族姑娘拿着喜好的衣服在后面追的活泼、生动的场面结束。这段《洗衣舞》不仅代表了居民日常生活,也有很多感人至深、寓意深远的地方。由于取材新颖、结构简洁、立意深远,从创作到现在一直被广大民众喜爱。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审美特征赋予了作品独立可行的空间,不管在主题,还是在题材上都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它要求作者紧紧围绕艺术构思的创新点,而不是一味向观众展现舞蹈形象。因为创新点一直是艺术作品永存的条件,在得到肯定与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舞蹈本质来看,美感主要存在于自主创作中;而所谓的新作品,不仅要在意料之内,更要在情理之中,人类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创新的物质产生美感。作品主题思想作为整个艺术美感的源泉,创作手法必须真实动人,在艺术创新中进一步演绎作品。如:《荷花舞》作为广受舞蹈家喜爱的作品,之所以获得这样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它为观众带来了美感与新意,在创作初期,舞蹈家受到“莲花灯”的启发,从而在艺术形象上也进一步创造和加工,不管是内质还是形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观众在欣赏中产生共鸣。

  (2)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古文《毛诗序》曾这样说过“情动于中,行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故泳歌,泳歌不足,足之蹈,手之舞也。”这也展示出人在激动时,会情不自禁的跳舞。舞蹈表达情感的特点是神行整合,用体动展现感情,给人直观的形象。由此可见,抒感的最好方式仍是舞蹈,它虽然没有影视作品的台词与客套的语言叙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利用对应的场景和音乐叙述事件。在舞蹈艺术形式中,常用比拟、象征的手法,通过优美、无声的肢体语言展现故事情节,表达情感。而观众在舞蹈艺术欣赏中,也通过对表演者舞蹈旋律、舞姿的感悟,充分展现想象力,掌握故事情节,体会舞蹈蕴涵的感情。如:芭蕾舞的代表作《天鹅湖》,在这部作品中,起初王子与天鹅相遇是一段古典的双人芭蕾,通过表演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其细腻、巧妙的展现了奥杰塔从提防、恐惧心理到信赖放心的心理转变,最后萌发爱情的转化过程。在这段舞蹈中,没有语言描述与台词,但是却将主人公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3)虚拟象征的审美特征。舞蹈作为生活现象的概括,它不是直观的纪事,而是将虚拟象征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审美特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人员姿态、身体动作代替语言,从而进一步反映思想情感、展现故事情节。因此,不了解审美特征,就会让刚接触舞蹈的人员展现出“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过舞姿与情感动作,用屈指可数的方式展现舞姿。例如:舞蹈家王霞主演的《金山战鼓》,从整体来看,它是一部展现情感的作品,但是也有一些部分是纪事的环节。当表演人员站在鼓上查探军情,不幸中箭时,表演人员用手紧紧的捂着胸口,在鼓面做后桥动作,并且逐步形成拱形,最后从鼓上滚下来。在这段舞蹈设计中,主要以抒情为体裁,在直观纪事的过程中,展现受伤疼痛的场面,再将细节放大,展现人物形象,达到主观纪事、虚拟象征两者结合的效果。

  (4)技艺与综合的审美特征。技艺性作为舞蹈艺术完成蜕变的核心因素,舞蹈演绎的内容必须在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它的主题心理是完成高难度的技艺。通常,多圈旋转、跳跃都是高难度的动作,在体现技艺性的同时,必须根据舞蹈动作的软软性进行。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一门艺术,更代表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特征,所以它具有广阔的演绎范围和创造区域。而舞蹈审美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过程,如果只依靠审美特征很难完成,所以必须结合多种形式展现艺术美。

  3结束语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鲜明的表现形式,它拥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必须根据审美特征,从各方面提高艺术修养与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黄颖.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时代文学,2012(15):216217.

  [2] 黄涛.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科教导刊,2010(8):182,184.

  [3] 蔡蕾.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功能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8):198199.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5

  关键词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的革新。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和艺术的精神需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较为贴近百姓生活的领域,它不仅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快捷、方便、舒适,更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当代社会究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怎样的要求。本文针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革新的时代背景

  当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改变。所谓审美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中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心理特征等。审美观念和社会的其它观念形态一样,受到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它又对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产生作用。

  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设计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现代设计的强调艺术性和审美内涵的同时,更注重和生活的关系,传统艺术的概念在这里也被颠覆和打破了。如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在后现代艺术家看来,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没有任何区分,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内容也就在形式之中。所以,要探讨和研究现代设计的艺术审美特征,就必须对现代审美观念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更需要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革新的时代背景有准确的把握。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2.1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即环境艺术设计完成后,需要达到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完备或者更加便利的目的,这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的体现。但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生活中的其他生活系统设施的不同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即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性是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对适应性的延伸,它需要通过构造意境或者氛围来给予人们更好的审美体验。

  2.2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它本身具备服务性的功能,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完成一个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必须要尊重人的根本利益的过程,应该具有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方便人、爱护人、关心人。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只有做到具有人文性,才能够满足人们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目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对自然的依赖,环境艺术设计本身需要对自然中的物质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认识到自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尊重自然才能够使环境艺术作品体现出应有的审美性。

  2.3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建筑学、城市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外设计、美术以及工程结构技术。正是因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才构成了环境艺术的广泛外延和丰富内涵。

  在对象与人群的局限性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对象或者人群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以及设计思路和设计风格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又具有整体性,即在面对各类人群或者应用不同的材料,环境艺术尤其自身的设计魅丽并且需要具有统一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

  2.4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性是指现代环境艺术作品需要表现出正面的、肯定的以及歌颂的主体,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积极性的要求下需要突出自然环境的纯洁与和谐,同时在设计中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来满足人们精神上对美好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体现出来的是抵制低俗与丑陋,体现高尚与纯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无害性主要体现为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是一种科学的规划以及对审美的创造,它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有利无害的。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3.1实用性之美

  环境设计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既功能要求。用一定的物质实现构成特定的环境。在使用上有着便利、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的要求。比如卧室设计,需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色彩也需柔和,这样才方便人休息;而城市广场则需根据其使用性质确定硬质景观的材质与面积、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对象不同,设计要求和方法也不同。体现出来的实用性也截然不同。

  3.2多样性之美

  环境设计要满足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感官要求,包括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关系环境感觉等要素。人体视觉最为敏锐,接受信息量最大。所以在设计中应首先强调物体造型和点、线、面关系及色彩搭配,其次必须注重整体环境的风格情调,同时考虑观赏者距离与角度。要视设计风格的不同与业主的要求而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当人身临其境,置身于环境中,常有一种超乎各种感觉的体验,即对于环境的直接综合体验,这种体验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3.3动态之美

  现代环境艺术的社会服务性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体现出特定人群的生活特性,环境艺术是静止的状态,但是这种静止是相对的,因为环境艺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所以它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比如在一个环境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环境艺术作品美感会产生变化。而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一空间下,不同的人欣赏同样一个环境艺术作品会具有不同的效果,而同一个人通过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件环境艺术作品也能够看到不同的效果,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动态美,但是受到不同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角度的局限。

  参考文献

  [1] 赵书健.对环境艺术设计与色彩的研究[J].农家科技,2011(4).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特征;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

  教育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这一重要特征长期以来被学校教育所忽视。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张显语文教学艺术性特征。语文教学艺术作为一种教学的高境界,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认真总结并科学的把握这些特征,便于具体而深入地理解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它的形成机制与培养途径,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语文教学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审美性特征

  艺术的本质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照。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既然教学艺术是教师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美的规律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教学艺术就必然带有审美性的特点,审美创造是教学艺术的特质。

  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它的教学目的本身就有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发现与创造美的能力的要求,成功的语文教学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审美过程。它从教学内容美和施教过程美二个方面张显其审美特质。

  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典范。比如小说中塑造的形象美,诗歌中的意境美,说明文中的情趣美,议论文中的哲理美,都可以构成审美教育的资源。教师要利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现念和审美品质。

  施教过程的美主要指教师教态美和表达形式美,教态美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仪表,表情,动作诸方面的一种综合美。表现出衣着整齐美观,仪表端庄大方,态度亲切自然等。教师表达形式的美则体现在:富于美感的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鼓动性,幽默性的语言美;教学节奏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节奏美;板书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图美。

  任何教学艺术的实质在于其教育性,审美性是发挥其教育性本质的有效手段。只有当教学既有审美性且能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性,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学艺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内蕴美,集中体现在其深厚的审美修养上,具有相当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情感性特征

  审美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通过情感的传达和体验交流体现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艺术必然具有情感性的特征。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信息是知识与情感的组合,师生在交流情感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交流情感。

  “文章情铸成”课文是情感信息的密集体。教师要运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可能引起共鸣的动情点:“这个‘点’在抒情性作品中是情感的凝聚点;在叙事性作品中是情节的高峰点;在哲理性作品中就是情理的融合点。”

  教师还应当注意强化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是心灵沟通,情感沟通的好工具。教师应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味”。突出不同教学内容的情感特征。一方面要通过吟诵,朗读激情。要注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朗诵《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让学生揣摩其中的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和渗透在朦胧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要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如讲《包身工》,重在再现“芦柴棒”的形象及生活,劳动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形象性特征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动作,图像,影视,音响等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形象性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语言要有形象的功能。教学语言描摹教材或某些生活场景中的形象,应该达到“状难写之景”。要注意体态语言的形象功能。体态语言,是“教师用手势,姿态,表情来表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它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生动地表情达意,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动作。弥补语言表达之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一个形象的手势,一次鼓励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化效果。特别是影视艺术,它绘声绘色,直观形象,能让人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美妙境界。

  四、创造性特征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教学艺术的成败也在于创造。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是教师依据一定的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培养人的自觉和自由的活动。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有其独特的特征。

  1.要注意语文教学的实际。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修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心理发展状况;国家的教育方针,教改方向等。另外,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听说读写的传统优势也不能丢弃。只有正确处理好“固本”、“清源”、“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才能真正地创新。

  2.教师不仅要自己创新,而且要鼓动、指导学生创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把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入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变“灌”、“管”、“压”、为“启”、“导”、“引”。在学法上,学生要变“死记硬背”为“建构自主能力”,挖掘其自身潜力。

  3.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应该是新颖性和美感性的统一。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应充满生命力,教师愉快的教,学生有兴趣的学,师生互动,其乐融融。

  许多语文教师有其独特的教学特色。这些特色无不包含着艺术。因此,树立语文教学艺术意识,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艺术素养,努力进行教学意识实践,是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苏]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2002.

  [3] 杨拥军:教学艺术的情感美[J].语文教

  学与研究,2004,(3).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7

  引导动漫专业的同学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型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构型美。美术作品的构型包括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形式,对于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来讲,这两种形式都应理解它们的审美特征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创作动漫角色。理解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构型形式的不同审美特征。第一,以线构型具有浓厚的东方情结和中国元素,因为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线造型,线条在中国绘画中是有意味的形式:画家通过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起伏来表现画家的心境和对生命的体验,甚至可以表现他们对社会的评价。比如:坡的《枯木竹石图》就是利用粗犷的曲直对比强烈的线条来表现怪石和枯树,从而抒发他磊落不平的心境和疾恶如仇的人生范式。我国初唐“画圣”吴道子的线条更是随心流转,在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中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态,天王的威风凛凛,皇后的端庄秀丽,侍女们的婀娜多姿,甚至可以表现火光的流动。线条在中国绘画中具有无穷的生命活力,创造了意味深长的意境。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发扬中国绘画线条的表现魅力,创作具有浓厚中国情结和彰显中国元素的动漫设计作品,例如,用方直的线条来表现刚毅坚强的性格,用柔和的曲线来表现温顺善良的性格。第二,从事水墨动画设计的学生应掌握运用中国线条的独特韵味。通过线的流转,墨色的浓淡表现不同的意境。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是成功运用中国画线条来构型的成功例证。

  启发动漫专业的同学展示动漫设计的色彩美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8

  【关键词】文化艺术;剪纸;东北;审美

  剪纸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流传广泛。东北的剪纸艺术具有鲜明的氏族社会大地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特征,与当地普遍信奉的萨满教关系密切,本文以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理论。

  一、审美与剪纸艺术

  (一)审美。我国当代美学理论研究在学习西方美学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实践美学为主流的美学理论体系,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形态,与人生实践紧密相关。相比古人,现代人更加需要审美。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通过审美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构建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审美价值则是在审美主体与对象的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二)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东北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当中的一个类别。任何艺术品都是人们按照自身审美观念以及生活习俗创作出来的,将自身情感和信念融入其中,表达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剪纸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独特的人文性和民族意蕴,见证和传承着深厚的中华文明。

  二、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

  (一)东北剪纸艺术。东北剪纸艺术以吉林和黑龙江为代表,题材上有满族祭奉祖先的古俗之物,即旗装马靴的“姥媳人(神)”。萨满教中,“萨满”即为沟通人与神的巫,其所供奉的神即为姥妮人,也就是老太太神。东北剪纸艺术与民间信仰萨满教关系密切,满族祖先很早便用鱼皮、兽皮等剪刻成神偶用于祭祀,这只是东北剪纸当中的一类题材,此外还涉及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常见龟、蛙、人参等,剪纸人物人神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审美意象。审美意象,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来说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也就是艺术的本体。如果从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角度看,它同样居于核心地位。艺术家用某种媒介物构建出意象,表达感情,就是艺术。也就是把情感融入某个符号化的“意象”,人物、动物等元素构成实物剪纸,而在审美当中,审的不是剪纸本身,而是其蕴含的意蕴,也就是“象”。东北剪纸中,娃娃、莲花、葫芦等象征着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等象征着吉祥幸福。每当重大节日,人们就会用剪纸来布置环境,操办喜事也惯用喜字剪纸等。这种方式将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呈现出来,将人们心中的意象用实物传达给其他人。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表现人的精神价值和精神需求。东北剪纸艺术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剪纸作品,都能使人产生联想和美感,并获得不同的身心感受。

  (三)审美价值。首先是题材美。东北剪纸艺术可以说是东北老百姓自己的艺术。一般剪纸艺人多集中在农村,闲暇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生活的感受融入剪纸当中。剪纸作品通常歌颂正面和积极的情感,表现对生命的热爱。鸟兽虫鱼、花木、粮食、人物等元素构成有趣而精巧的剪纸造型,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图1所示,该作品蕴含多子多福、望子成龙之意。其次是寓意美。剪纸一般用于纳吉祝福、劝勉警诫、祛邪除恶。这些内涵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和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一种内在精神品质。第三是构图美。一把剪刀就能剪出龙凤、剪出人物、剪出鸟兽虫鱼,具有鲜明的构图美感。第四是含蓄美。剪纸作品题材来源于生活,用简洁朴实的图案表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细细品味,就能够发现剪纸艺术巧妙的手法和表达方式。同时抽象且含而不露的形象,让人联想和思考,耐人寻味。第五是教化之美。剪纸中蕴含的意象有吉祥造型、神话传说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对黑土地文化的传承,教化了一代代的东北人。

  三、结语

  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体系来看,东北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值得人们细细品味鉴赏。其所表达的美学意蕴,深含当地的文化特性。剪纸来源于民间,映射着老百姓的精神世界,美学观念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深处,灌注进剪纸艺术当中,发挥着强大的魅力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尚一墨.当代文化中的“总体艺术观”现象——瓦格纳美学理论评析[J].美术观察,2016,(11):135-141.

  [2]代迅.发现东方:西方学界的东方美学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4):135-143.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9

  关键词: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审美作用

  就人类艺术发展历程而言,影视艺术是最富有活力、创造性最强的一门艺术。尽管影视艺术诞生得较晚,但无可否认,影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地位也不逊色于一些传统的艺术。影视艺术主要借助光和电来带给人们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使得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影视艺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必备形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去欣赏这一类艺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觉得作品好,需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对于影视艺术,要想领悟这门艺术的美,就必须把握住以下审美特征,才能对影视艺术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影视画面的艺术内涵

  不同的艺术都很注重画面美的营造。诗歌艺术的画面美往往是通过营造特定的意境来表现的,散文则主要是通过文章的情韵来营造一个充满美感的世界,小说则可以借助一个个故事来表现现实生活里的美感,戏剧艺术主要是借助具体的动作来表现这一艺术的美感,而影视艺术则主要是借助影视画面来表现特定的美感。在影视画面里,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即一个个屏幕画面,这也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里的美感所采用的途径。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屏幕画面就如同诗歌的意境、散文的韵味、小说的章节、戏剧的动作一样,借助具体的屏幕画面,向观众传达出影视艺术的美感。影视艺术自身要表达的美也是贯穿于现实生活的,可以说,影视艺术借助的屏幕画面就是一种活动画面的表现,不同的画面将观众带到不同的场景里,通过连续性的画面变更,就创造出了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带有艺术元素的一个个画面,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爱森斯坦曾说,影视艺术领域的画面带有很深厚的情感元素,这种情感主要在于创作者自身情绪和心境的表达,是一种情感艺术的浓缩。影视艺术借助具体的画面,将观众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再试图将艺术本身的情感注入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果说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作品的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那么影视艺术则是借助一个个持续性的画面来表现真实的生活,也正是借助画面,才成功塑造了影视艺术。倘若没有视觉上的享受,观众也难以领悟到影视艺术自身的美感。对于艺术,最主要的表达对象便是一个个形象,艺术形象自身的承载量是十分丰富的,能够将一些难以表达的定义生动地表达,也可以弥补艺术在传播交流方面的缺陷。然而,文学作品只能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一个形象,影视艺术则可以借助的画面来表达某个形象,这就使得这类形象更加直观和具有感染力,在形象的表现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影视艺术不仅能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还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从而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感染观众。影视艺术能够将生活直观地表现出来,此外,这门艺术的信息容量又是十分丰富的,作者往往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里,影视作品就被赋予了具体的内涵,这也是作品由理性转移到意识层面的表现。因此,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画面的构建,只有创造生动的形象,才能有效感染观众,才能充分展示出影视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追求,这样才能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门凝聚了现实生活元素的艺术。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影视艺术和文学作品由很大的区别。尽管文学作品也有具体形象的塑造,也有具体的情节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概况,然而,影视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更具直观性,观众可以直接通过视觉来接触影视艺术塑造的形象,文学作品则必须依靠描述的语言来进行塑造。影视艺术和音乐艺术也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影视艺术一个个画面的组成也是有规则的,如同音乐艺术里音符的衔接,但影视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却是画面和声响结合的情境,这是音乐艺术无法同时满足的。影视艺术和美术比较起来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尽管这些艺术都注重造型的塑造,但影视艺术创造出来的形象却是可以活动的。影视艺术和戏剧相比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两类艺术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然而,影视艺术突破了传统的舞台视角这一局限,可以穿越不同的情境来突破时空的限制,不管是从艺术跨越的时间还是空间元素来看,都远远超出传统的戏剧艺术。影视艺术自身的综合性,进一步丰富了这门艺术的感染力,可以使得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随着屏幕画面的变化穿越不同的时空情境,表现形式上也是十分灵活的。以影视作品《牧马人》为例,节目开始时就呈现了蓝天与白云整合的完美画面,观众随着镜头仿佛一起进入了美丽的大草原,但随后,影视作品的视角就变为了北京的饭店,让人们将自身的角色幻化成一个个旅行者,紧随其后的便是黄土路场景,带领着观众在短时间内体验不同环境的氛围。在影视艺术里,会根据角色的需要切换到不同的情境,而且在时间跨度上也是十分灵活的,这部影片在画面情境变化的同时,借助旁白,让人感觉刹那间已经穿越了三十年。因此,影视艺术作品只要不违反人们生活的逻辑,根据艺术的需求,可以对作品进行主观的创作和重组,不同的画面也可以自由地进行转换等,这都充分表现出了影视作品的综合性。

  2、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从形式上来看,影视作品是视听结合的,可以充分发挥多种艺术和手段,为观众创造更好的体验。影视作品的视觉性主要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画面,这也是该类艺术的关键元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画面,才得以构成影视艺术这一整体。影视作品能够借助变化的画面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绪,这鲜明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征。戏剧只能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然而戏剧会受到实体舞台的局限,观众的视角也会严重影响戏剧表演的质量,所以戏剧在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方面存在很多缺陷。由于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观众的视角是较为固定的,演员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尽可能清晰地看到戏剧动作或情节,表演过程中往往都带有夸张的成分,对于一些细微的动作,则很容易被观众忽略。以朝鲜影片《卖花姑娘》为例,主角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子,得知母亲逝世的噩耗时,一路上跌倒了很多次,药包也散落在地,摔倒时主角还有一个伸手抓的细节,这一细节对于表现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逝世的悲痛有着显然的作用,在一细节在传统的戏剧艺术里就是难以表现出来的。在影视艺术领域,还可以借助镜头特写的模式来进一步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例如可以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放大或细节的模式,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这也是影视艺术视觉性特征的鲜明表现。具体的影视作品里,镜头可以选取人物的面部表情,诸如眼神等,这就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现实性,也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这也是影视艺术独特的优势。以国产片《归心似箭》为例,中玉贞将烟袋赠给魏得胜时,便充分运用了以物托情的表现手法。所以,要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细节表现优势,更全面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以物托情的表现手法可以极大地激起观众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地感染效果。

  3、影视艺术的造型性与运动性整合特征

  影视艺术主要是依托屏幕上的画面来表现的,通过屏幕画面的活动来反映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形象。另外,影视艺术的造型性和运动性具有重要的美学特征,造型性涵盖美术、摄影以及导演等众多造型艺术,也涵盖了演员的众多外部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通过画面来表现的,所以影视艺术的画面是体现美学特征的典型元素。画面造型又具体表现为美术、雕塑以及摄影等艺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自身具备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的造型性具体可以表现为颜色、光线以及构图等模式。影视艺术也被人称作运用的美术,运动性是其核心特征之一,这也是和传统美术、雕塑等艺术根本属性的差异。所以,运动性也是影视艺术显著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的运用十分普遍。不仅涵盖客观事物的运动,也涵盖主体的运动,也可以将静止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时空的运动。但运用的复杂性也表现为连续性的变化,这是影视艺术和其他类艺术最大的差异之一。但造型性和运动性也是辩证统一的,造型性专注于画面本身,运动性则更注重不同画面内部的联系。此外,影视艺术的造型性又是以运动为基础的,画面涉及到的情节、情感等发展都是在动态的变化里实现的,一旦画面的运动脱离了造型性,画面的运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4、影视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整合特征

  影视艺术是集真实性和虚拟性于一体的一门艺术,可以对现实生活里的事物进行切实的表现,这一性能主要是借助该类艺术的记录性而实现的,从而影视艺术里的事物与现实生活里的事物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加上声音以及颜色等元素的充斥,进一步提升了影视艺术里相关事物的真实性。影视艺术涉及到的事物表现出的都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观众往往是难以接受屏幕上事物的虚假的,主体的美感也与艺术里事物的真实性密切相关。但无可否认的是,影视艺术所借助的事物都是一种形象,主要在于表现某一种本质,所以影视艺术里的形象更应该追求事物本质特征上的真实。影视艺术相关形象的创作也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创作者自身的努力也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知,影视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是辩证统一的,真实性在于表现生活的本质,而虚拟性又是以真实性为基础来进行创作的,这种虚实结合的特征便鲜明地体现了这门艺术的美学特征。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

  影视艺术吸取了多类艺术的精华,依托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密切。影视艺术不仅可以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工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审美艺术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影视艺术在具体的播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主体的情绪和精神境界进行感染,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和形象,鼓舞人的精神,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教育领域,发挥影视艺术的效用,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避免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影视艺术还是一门审美性极强的艺术,主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管是古今中外的事件,都可以包揽于一体进行浏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加强了主体对外界的了解,还能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陶冶的作用,使得主体能够在一种比较舒缓的节奏里,得到身心的愉悦。由此可知,影视艺术不仅能培育学生的兴趣,拓宽其视野,对于学生想象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

  四、影视艺术的现实性

  能够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加以重现,正由于该特性的存在,赋予影视画面两大突出特质:首先,影视画面可被理解成事物所对应的一种单义再现,其仅是以现实为对象,抓住其在时空下一系列具体化的形态加以呈现,所以,单独审视某个镜头所给出的画面,其可理解成对事物的一种单义再现,而非文学作品那样泛意性十足。正由于该性质的存在,影视所呈现出的人物事态便脱离了普遍性的范畴,而是特殊情形之下的一个独有状态。所以,画面呈现给人们的物体形象以独立视角来看是单义性质的,然而当这个拥有独特个性色彩的单义画面和另外一个拥有独特个性色彩的单义画面有机组合一起时,两者便会在结合过程中产生火花,衍生出其他的、不同意义的、更具内涵的价值意义。此种以不同画面片段为对象,利用特有序列加以组合,形成新概念的方式便是所谓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能够深化单个画面所拥有的内涵,又或使其得以拖延,最终赋予影视画面以更高水平的美学价值。所以,在影视艺术创作中,蒙太奇思维得以广泛运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特性。其次,其始终保持为所谓的现在进行时态,因为画面通常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化的片段性表现,因此,观众能够看到的是只能是“现状”,属于当境正在发生的事情。在影视艺术中,通过画面来描述现实生活,还表现在画面通常不是对现实生活生搬硬套、简单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渗透了不同程度的自我主观意识,所以,能够赋予画面以一定程度的感染价值,给人以不同观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3]李鸿明.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13,16(7):18.

  [4]吴建新,赵伯飞,王彩凤.试析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篇10

  一、平面设计的基础艺术特征

  平面设计相对于一系列现代艺术来说比较独特,与传统的绘画、摄像等艺术形式既存在相同的部分,也存在一些差异,它们同样是以图形为基本的设计手段,却存在不同的艺术审美价值。以下对平面设计与绘画、摄像存在的艺术审美价值的差异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平面设计和绘图的差异

  平面设计和绘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作方向、审美特征、审美角度和价值体现方式几个方面。从创作方向来看,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向是迎合市场和大众的审美要求,以达到美化宣传对象、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而绘画艺术设计更加关注设计师自身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不存在商业方面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由审美特征来看,平面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尽可能地做到以最简洁、直观的方式表达出设计内容传递的信息,注重的是简单有序的美感;而绘画艺术设计则更加侧重于意蕴的无穷无尽,讲究多层多意的模糊美感。从审美角度来看,平面设计作品比较注重作品的倡议和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而绘画艺术设计则比较注重于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加上自身的体悟,对作品进行欣赏。从价值体现方式来看,平面设计主要用于不断的复制,进行传播,才能体现其设计价值;而绘画艺术设计则比较注重于原作的价值,特定的绘制手法、空间结构感以及情感表达,都是无法复制的。

  (二)平面设计和摄像的差异

  平面设计和摄像有很大的关联,在构图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摄影资料,来表达一种现代化的风貌。摄像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原型的色彩和光感,保留大量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景以及各种微妙细节,能够给平面设计提供大量的图形来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然而平面设计虽借用了摄像的形式美法则和光影结构,在审美上却依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审美的生成、审美特性两个方而。从审美的生成上来看,平面设计是结合灵活的多个元素,进行图像相结合生成,是一种合成艺术;而摄像则是客观的对原物的一切内容进行图像上的记录和复制,是一种还原艺术。从审美特性上来看,平面设计注重的是作品的象征性,作品表达着一种社会符号,构成视觉传达信息的方式;而摄像则比较注重细节性,通过瞬间捕捉和细微表现来表达一种或静态或动态的精细美感。

  二、平面设计构成要素审美分析

  (一)平面设计艺术图形的审美分析

  标志是表现图形的一种典型方式,它可以把平面设计图形的象征意义充分体现出来。以下将主要对标志设计进行分析。标志一般是被用来对某种识别意义的专用象征图形进行指示的。设计标志是对视觉符号象征功能的利用,它在高度概括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之后,再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标志所传达的信息具有简单、易懂、易识别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和产品的个性体现出来,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传播。标志具备多种意指作用,其中有含蓄的也有直接的,一般对标志的欣赏主要包括两种审美意蕴。其一,形式美。由均衡、对照、运动以及变化等组合构成的图案美;其二,意象美。由色彩、比喻、意境以及想象等组合而成的一种意味。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的主要审美特征是象征性,象征意义的丰富性使平面设计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可以对市场运作的资本特征进行美化。

  (二)平面设计艺术文字的审美分析

  平面设计艺术中的文字设计追求的是排版的形式美。文字编排具备的形式美能够展现出平面设计运用文字的方式。在对整段文字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编排方法就可以将各不相同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进而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不同的印象。此外,文字本身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具备表意的功能了,它在形式上也一样具备了美感,它可以被制作成各种设计者需要的样式。当前的文字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装饰功能,它已经可以和图形进行媲美。文字其实就是图形的浓缩,它能表达出更加清晰和丰富的含义,现在,文字特效已经被独立使用在很多场合中。不管形式怎样改变,形式美始终都是文字设计的根本法则。

  (三)平面设计艺术色彩的审美分析

  从某种程度来说,平面设计可以算得上是色彩设计,色彩表现的恰当性,会直接影响相关作品信息的传达效果。色彩语言在现当代的平面设计中是一种被运用得十分广泛的视觉语言,通常它都可以在气势上先声夺人。色彩能够让人的视觉形成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所以色彩往往产生的美感魅力都更加直接,此外色彩语言的符号往往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首先,色彩表现了美感的一般形式。它可以被大多数人直接感知。其次,色彩成为一种传递美、表达美以及塑造美的最为普遍和有效的形式,这种形式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宗教等内容。它不仅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物质内核,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可塑性。色彩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够实现文化积淀。如,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热闹、吉祥、喜庆,但是欧美的一些国家却觉得红色象征着犯罪和流血。  审美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民间艺术的“本原化”

  民间艺术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尽管有艺术的成分,但更多的具有实用性。张道一在其《张道一文集》中指出民间艺术“是同广大人民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就其主流来说,多带有实用性,既保持着本原文化的特点,又是本元的。虽然有一部分也带有‘纯艺术’的特点,但仍距其实用性分离不远。”前苏联艺术理论家B•E•古谢夫在论述民间创作时也说:“民间创作同时既是艺术又不是艺术;其中,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种统一包含在形象—艺术的形式之中。”也就是说,民间艺术多与生活、实践、劳动等密切相关,其审美功能尚未从其他功能中完全分离,自然的保持了原始功能的混合性。而所谓的“高雅”,是那些普通民众难以企及的,从这一点来看,赵本山的艺术根本不可能高雅,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高雅了,他就不是赵本山了。

  (二)民间艺术的低俗化

  说到此处,得出民间艺术不应该高雅这一结论,因为它本就是游戏化,本元化的东西,失去这一特质,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了。那么,是那些批评赵本山的人错了吗?其实也不尽然,人们所批评的“低俗”问题,我们还没有探究到关键,民间艺术中有很多低俗的东西,不单单赵本山的作品里有,为何赵本山却成为众矢之的,是因为赵本山艺术作品的受众最广,影响最大,低俗之作在一些“私域”环境下可以存在,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他们或基于休闲娱乐的目的选择此种文化商品,或基于学习教育的目的选择彼种文化商品,决不会被迫地去接受某种其不乐于接受的文化商品。但这些本属“私域”存在的作品,不应不分场合,不分环境,而且不受约束,这无疑是对文明与文化的对抗。赵本山旗下弟子所演绎的部分二人传作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人转,是其迎合观众,媚俗的表现。并不是说以前的二人转就应该保持下去,一成不变,二人传可以发展变化,但不应该向着一个不健康的方向走下去。逗笑取乐不是一味的耍彪搞怪,或者说耍彪搞怪不能成为二人转的唯一追求或唯一内容。

  二、“低俗”与“高雅”之辩

  “低俗”的艺术固然不好,高雅艺术也不是能被所有人所接受。如果说高雅艺术好,为什么许多高雅艺术受到受众的冷落。原因就在于它们疏远了受众,它们对受众的文化消费心理特质缺乏了解。它们的叙事方式远离了这些受众的生活,在审美趣味上与大众审美取向之间距离越来越远。在审美上疏远受众,结果就将自己束之高阁。赵本山只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的定位成功。他是根据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进行受众选择。他的受众范围定位准确。他的服务对象就是普通的群众。他的表演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和赞同。他明白受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的表演就是一种以受众为主体的商业叙事模式。他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更加上在艺术上的成功。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会进行商业叙事的民间艺人。他是一个喜剧、小品演员,演二人转出身,还组织拍摄了大量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尽管也有人不喜欢他的表演和作品,但是他却能被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喜欢,同时他赚足了钱袋子。他小品屡次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他拍的影视作品又总能得到观众的热捧。同样是他,把东北二人转这种民间戏曲形式拉上商业化叙事的道路上,东北三省的刘老根大舞台把二人转这种在东北三省的民间戏曲发扬光大。

  审美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体审美舞蹈艺术

  舞蹈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门类之一,它“以人体为质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与情感”。[1]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舞蹈是审美情感的载体。本文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野,对舞蹈展开审美关切,使之去蔽,从而走向舞蹈自身的世界,显现舞蹈艺术自身的本性。

  一、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境域下,舞蹈的选材、表现主题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不相同,它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社会性。

  舞蹈自身所持有的社会性,单从舞蹈本身,我们难以直观。我们需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境域中加以关照,才能获得某种社会性。不同的舞蹈作品相关于特定历史境域中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如原始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敞开的是一个茹毛饮血,人类与大自然、猛兽搏斗,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远古时代;而盘鼓舞、巾舞等的出现则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界的反映;软舞、健舞及龟兹乐舞展示的乃是一个国力强盛、社会充盈、外交发达的社会世界。

  在现象学的语境下,舞蹈的社会性受制于历史性此在。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和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和表现样态”。[2]舞蹈产生初期,自然对人的规定是绝对性的。这一时期的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一般都是对狩猎及劳动生产过程等的再现与摩仿,充满着粗犷与野性的特征。恐怖、血腥、残酷、昏暗的场面喻示以神的方式出场的自然的强大,人的微不足道及人对自然顶礼膜拜。商周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生发和觉醒,人试图冲破自然对人的规定性,人开始思考自然及人自身。如巫舞,先前只是娱神的舞蹈,此时也成为娱人的舞蹈,并越来越看重舞蹈技艺本身。至汉,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反映在舞蹈上为盘鼓舞的出现,盘鼓舞的场面壮观,舞蹈动作难度高,既要掌握好力度,又要控制好身体,以达到高纵轻蹑的舞蹈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盛行,舞蹈成为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生动向上的气象,舞蹈的发展趋向于形式和细部的美感,注重舞蹈的精雕细琢。工于技巧、服饰华丽、舞风柔曼、缠绵婉转是这一时期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

  唐朝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全面发展。舞蹈也以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呈现于历史舞台之上,既不像周代乐舞那样依附于政治,也不像汉代舞蹈融于“百戏”。它形成了自身的分类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按照舞蹈的风格特点区分,有“软舞”、“健舞”两大类。“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软舞”、“健舞”,多为独舞或双人舞,动作技术水平要求颇高。唐代也是古代“燕乐”舞蹈最为繁荣的时期,“燕乐”用于宴享典礼活动,具有娱乐欣赏和礼仪性双重作用。此外,唐代还无所顾忌的吸收了外来舞蹈艺术的精华,如龟兹乐舞,其特色体现在体态造型上:上身、丰乳细腰。自宋以降,舞蹈走上了盛极而衰的道路,越来越难以撑起独立的旗帜,逐渐衰微,并且最终被戏曲艺术发展的潮流所吞噬。明清是不作为的时代,独立表演性舞蹈已基本销声匿迹了。

  尽管如此,舞蹈的艺术生命还没宣告结束。其历史性主要表现于它的具体存在形态和方式随历史境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异样的风貌。当下,舞蹈的存在形式表现为现代舞。现今,我们把古典舞蹈作品称之为艺术品,这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即古典舞蹈作品本先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对其进行审美观照时,它才成为艺术作品。

  此外,舞蹈的创作主体也具有历史性。古典舞蹈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但对某一具体的舞蹈而言,我们不可能指出它的具体制作者。舞蹈艺术的历史性此在在本性上规定了舞蹈作品的创作主体,也即说,舞蹈的创作主体在时间与历史的维度及层面上被消解了。

  二、质料、形式及其在身体游戏中的合一

  在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理论中,一切艺术无不关联于质料和形式这一重要问题。质料和形式的问题不仅相关于美的敞开,还关切于物之显现。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是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概念框架和重要维度。一般而言,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品。舞蹈也不例外,它以人体为质料,在时间的维度与层面上,以占有空间的形式实现思想与情感的通达。

  舞蹈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手前之物变为手上之物的过程,它相关于物之物性。舞蹈的制作起源于远古先民与大自然、猛兽搏斗场面的摹仿,在这一制作过程中,牵涉到人与物的关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物的因素,没有物因素的艺术作品是不可能的。”这些物因素包括狩猎过程、生产过程及部落之间相互争夺、杀戮的场面以及用于摹仿这些场面的质料。制作者依凭自己的阅历基于特定的审美手段,从选材、形式、构图等方面完成其制作。当然除了摹仿外,还融进了制作者的想象。舞蹈作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主题选择会形成不同的舞蹈作品。但是,西方传统美学的“质料”与“形式”等范畴并不能有助于我们去通达作品与物性自身。

  物被设置于舞蹈作品之中,这些物在进入舞蹈作品之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即手前之物。在制作中,道具和人体等被制作者摆弄、把玩与欣赏。这时,物的对象化被消解了,物不再是手前的对象物,而是手上之物。手上之物是与此在共在之物,是人沉沦于世所关切之物。同时,手上之物是制作者的把玩之物,是供人玩赏之物。并且,物与人都被遮蔽在世界之中。进入舞蹈作品之后的物,已成为作品,它既不同于自然物、器具,也不同于手前之物、手上之物。舞蹈作品中的物,为物性的敞开提供了前提条件。

  当然,舞蹈自身形态、构图与观念的新变化,都会在作品中得以表征。“物以各种形态存在,这些不同的物态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人打交道,都从特定的维度去关涉物之物性。这种关涉既有遮蔽,又有显现。”人们在制作舞蹈作品的活动中,却极难把握物性自身。传统美学的质料和形式等范畴也不能切近物性,因为“质料和形式绝不是纯然物的物性的原始规定性。”〔3〕

  三、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其身体性

  物品、器具即器物的实用性规定了其世界是一个实用的世界,在器物实用的世界里,一切器物作为工具都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人所用。一切艺术品在其起源与本性上,都与实用相关联。这突出地表现在,原始先民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例如原始舞蹈就大体上不是作为娱乐或观赏性之用,而是当作实用的象征和标记。当然,这关涉于人类当时的生存状况。

  但是,纵观舞蹈的历史沿革,我们不难看出,其作为娱乐或观赏性的功用愈加明显。其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的审美性具有以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美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是舞蹈采用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动作作为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手段。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画面队形这些舞蹈形式美的要素,都是以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作为质料的。

  (二)舞蹈的审美性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舞蹈的艺术形象是直接为观众所感知的。如我们观赏一个舞蹈作品时,人幕一拉开,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队形、画面的不停顿流动,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一下子就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输入人脑,形成一种舞蹈形象的表象感知。这一般不必经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判断,就可以使我们得到美的感受。这种舞蹈自觉性,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的、立即做出的审美判断,好像完全是一种感觉的自接反应。其实每个人的这种自觉的审美判断都是建立在他过去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性积累的自然结果,这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舞蹈文化素养、舞蹈审美能力和舞蹈审美水平。

  (三)舞蹈的审美性具有虚拟性。由于舞蹈是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工具的艺术,因而也就决定了舞蹈的审美性具有虚拟性。它以人体形式美为媒介,来抒发和传播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形式美的表现目的完全不在于炫耀技巧,取悦观众,而在于完美地体现内容,并与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如果片面地追求形式美,那么势必导致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邪路。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蹈形象。正是通过舞蹈形象,抒发出编导家的感情,体现出本阶级、本民族、本时代的审美理想。舞蹈家在进行创作时,要竭力把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外化”为可以感知的舞蹈形象。这个形象是动态形象,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是物质的,建立在知觉(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它又是虚幻的,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转瞬即逝,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最后完成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四)舞蹈的审美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凝练性。舞蹈既然是采用人体为主要表现手段,那么就决定了舞蹈动作必然追求高度的概括与凝练,一抬手一投足都应具有宽泛的涵义。从历史上看,舞蹈动作姿态大都源于生活,有着一定的生活依据,但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写实的、再现性的动作姿态逐渐演变为抽象的、表现性的符号,成为一种凝练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的“有意味的形式”,进而规范化产生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舞蹈创作中,创作者、表演者和成果三者都是人本身,都离不开人体。舞蹈作品是编导和演员共同创造的,而每一次表演又都是演员舞蹈美的再创造。舞蹈中的游戏之于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舞蹈审美游戏里,“人成为了自由的人和真正的人”。〔4〕在舞蹈作品中,这离不开艺术,因为“艺术的本性是诗”。〔5〕人戏于天地间、诸神前。非本真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常态,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物之物性自身被遮蔽,人之本性偏离了人的本性生存境况。因而,人处于被束缚状态,这些被束缚状态涉及众多方面与层次,人也与真正的自由相去甚远。舞蹈就是在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自由的一种游戏方式。

  四、舞蹈艺术世界及其在遮蔽中敞开

  舞蹈作品既不是纯物也不是器具,而只是艺术作品自身。舞蹈作品既克服了纯物的幽闭性又克服了器具的实用性。因此,舞蹈作品使世界的敞开成为可能。艺术和真理都相关于世界的敞开,而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一切艺术和真理的本性前提。在现象学的视域里,大地是大地自身是作为大地的大地,世界是世界自身,也即世界之作为世界。大地是幽闭的,它孕育、化生万物。世界则是对大地之幽闭的一种敞开,它使遮蔽之物得以显现。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艺术发生之前提和基础。

  因此,舞蹈也是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的一种敞开,但其敞开不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世界是在遮蔽中敞开的,世界的敞开时常就是一种遮蔽。作为敞开的遮蔽,在敞开世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遮蔽了世界。舞蹈艺术也同样关联世界自身的敞开与遮蔽。舞蹈艺术自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切近世界性的世界。

  世界的开放性界定着人类。因此,世界的敞开对人类极其重要,被遮蔽的有待于敞开,以实现其本性的通达。舞蹈作品正是对世界与大地之争执的一种敞开,并让真理和存在得以显现。舞蹈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是在不断的去蔽中实现的。只有通过去蔽,走向舞蹈艺术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显现。

  参考文献:

  [1]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

  [2]董志强.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M].人民出版社,2002.

  [3]张贤根.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审美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贫困户和城市困难及低收入家庭,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习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走上社会谋生是他们的最大愿望。那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审美素养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感性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审美教育中还是侧重于作品年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成就、社会影响、审美价值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其目的还是通过“画以载道”阐明作品背后承载的社会意义。并且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到博物馆、美术馆中去面对面地接受伟大艺术杰作之艺术美的熏陶,无法去直观感受、去体会。比如欣赏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往往是记下了一些专有名词、历史典故,忽略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假如他们把远方的山、眼前的树、脚下的石头和古老沧桑的建筑仔细端详一下,这种美的感受可能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再比如美术作品欣赏,学生不知道何处是好,对写实类型的作品只能说出“画得真像”、“很逼真”,对写意、抽象类型的作品则更是直呼看不懂,实际上在这方面都是感性审美教育的失缺导致的。记得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有人问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如何才能学会欣赏美术作品?”邵先生回答是:“多看,看多了就自然知道画得好不好。”如何欣赏书法?范曾先生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诀窍,这个书法好,那个书法不好,感觉最重要,它给你快乐的感觉没有,给你愉悦没有?它给了你哪种不可言说的感动?有了这个东西,你就认为这个字是好的。”两位先生无意中说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即感性素质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职业学校审美教育中极其缺失的。

  二、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民间工艺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

  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主要是农民,其创作完全带有自发的性质,很少是专业艺人,因而显得质朴、率真,没有任何拘泥与做作,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性特色,体现着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比如剪纸、木板年画、织绣、传统壁画、泥塑等,从中可以窥见人民大众的审美心态,也能体察到民族的精神所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艺术,洋溢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理想追求,从材料、工艺、技巧、制作过程到夸张、象征、拟人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独特的色彩观念,富有寓意的符号化特征,美妙的装饰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特别是那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展示出来的创造之美、技艺之美,体现着乡土文明中手工艺人的生命情感与崇高行为,无疑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多重意义。

  (二)民间工艺美术更贴近职业学校学生审美教育的实际

  民间工艺美术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从职业技能教育的层面上讲,民间工艺美术的手工技艺有助于学生形成朴素、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形成直观感受、动作思维,养成认真操作的习惯,以及提高熟悉并运用各种材料的组装和表现力,这与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无二致。职业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技能教育,就是要锻炼一双灵巧的双手,清晰的程序思维,准确无误的操控能力,锻炼协调功能与形式统一的的本领,更重要的是通过手工制作来启发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开掘出对传统工艺之美的领悟能力。因此,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教育,既是一种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技能教育,特别是这种建立在手工艺基础上的独立、分工、合作、标准有利于将集体智慧下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很好地保留下来,也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职业教育最为生动的实践形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为接近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三)有助于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民族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面,即上层、中层和下层,在艺术上也大体如此。作为下层文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官造工艺而独立存在的,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世代相传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古代的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都是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发展而来,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背后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民间美术的影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形成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群体的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记忆的密码。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在发挥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以其传统的、反映着民众趣味和价值观的造型样式,与民众共同创造着平凡有乐趣的生活,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和丰富、完善着丰厚的民间文化传统,让人不能忽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民间美术生态土壤正在加剧流失,文化生态链条正在加剧断裂,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修复弥补。因此在职业学校推进民间工艺美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能通过审美教育来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还对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要求、教学实施进行了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用文件形式把公共艺术课程上升为学生必修课对职业学校来讲还是第一次。2013年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工作的意见》,对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及组织保障等进行了明确。其中有两点说明意义重大“,一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二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长期不受重视、松散不统一的公共文化艺术课就有了“硬杠杠”,课程建设也有了依据。

  (二)抓好教材编写工作

  一是鼓励优秀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参与,特别是一些优秀民间艺人、技艺大师,他们所从事的创造活动,技术复杂,技巧高超,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积累中获得的,也曾经得到师傅、年长者手把手的传授指点,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好代言人,请他们参与,可以保证教材编写基础更广泛、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实际上,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在建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方面明确要求“传承民族文化工艺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统的优良传统”。二是教材开发要有多样性。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情况、生活习俗也有较大不同,发展较好的学校也都是行业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鲜明的学校。如果用一本教材在全国通用显然是不行的,不符合实际,一来不能满足所有学校的教学需要,即使用了,对有的学校来说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二来各地区存在文化差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挥不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实际上是在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愿景背道而驰。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在尊重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出兼具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的地方教材作为补充。既有国家规划教材领衔,又有各省地方教材补充,形成内外有别、多样互补、特色鲜明、多元统一的立体化美术教材体系。三是教材编写要贴近实际,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地域辽阔,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明显,各地虽然经济发展有差距,但在文化上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大量的文化标志品种,美术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都能够开发自己的特色美术教材。就民间美术来讲,代表性的有年画、刺绣、泥塑、剪纸、玉雕等,在传统手工艺方面,有陶瓷、漆艺、蜡染、编结、蓝印花布、云锦、皮影、香包等;各民族还有一些技艺具有文化“活化石”价值,比如“苗绣”、“大理白族扎染”、“海南黎族织锦艺术”、“土家族织锦”等。而且每种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都有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传承人,丰富的美术资源和美术教育资源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极大方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各个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统筹规划编写教材,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综合起来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写,形成系列教材,最大限度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美术成就。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如果能做好,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贡献,功莫大焉。

  (三)加强师资培养

  目前,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师资还是比较缺乏的,因为审美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美术师资建设一直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有的职业学校在校生几千人,只有1个美术教师。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美育的重视,各个学校也会从不同渠道积极引进教师,师资紧张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决定了教学水平,现有的艺术类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艺术专业毕业,优点是理论素养比较全面,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不足是缺乏对民间美术的理论认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为此,可以组织教师轮番到专门的院校去培训学习,也可以定期安排到工艺大师工作室去实践锻炼。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方面做得比较好,是学习提高的理想之地,可以利用部级、省级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最好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各民族地区去考察,以开阔视野,切身感受体验民间的古老技艺,搜集整理第一手民间美术教学资料,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四)保证规定课时开齐开足

  作为审美教育的最主要课程,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学时还是偏少,按教育部教学大纲规定,总共72学时,其中美术36学时,基础模块只有18学时,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到保证还是个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于受其它专业课程影响,音乐和美术分在上、下两个学期进行,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开课,学生学了音乐就学不了美术,而且,尤其能够体现职业教育手工传承特色的内容都安排在拓展模块。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保证教学质量,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应是教材开发部门和编写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审美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歌唱艺术审美特征

  探寻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感受,体现歌唱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艺术形象,构筑理想的艺术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认识。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所发出的呼吁”。歌唱艺术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歌唱艺术以它独有的魅力,从审美创造到精神愉悦,在广阔无垠的音响空间里,回荡着激情昂扬、细腻深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等美妙动听的声音。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歌唱艺术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热爱者、参与者和审美从众者。这就要求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必须渗透着歌唱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时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之中,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通过歌唱形式全部呈现给听众,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美感和享受。

  歌唱艺术作为人声音响的美,它是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为基本构成要素。在一般的音乐审美活动中,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创造出美的歌唱声音,为听众提供美的审美音响材料,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可见,歌唱艺术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的主体,在以某种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客体)的呼唤下,经过生理愉悦到精神愉悦乃至精神升华的心理感应过程。它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引起广大声乐教师和歌唱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二、歌唱声音的审美特征。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歌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确的声音审美感受。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艺术形象,并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单纯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歌唱者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

  笔者认为,对歌唱声音的审美,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觉与情感方面,还要进一步从歌唱者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美的感受上去把握。因为歌唱审美心理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它不仅要让耳朵听到美的声音,似乎还要让眼睛也能看到美的声音的色彩,让味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味道,让触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力度和分量。如通过视觉看到美丽的景色,感觉很好看,进而引发赏心悦目的美感感受和体验,然后再通过歌声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又如当你听了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后评价说:“他的歌唱声音很甜美”等等。这说明人的感知系统的味觉器官对声音产生了美的感受,如同你通过味觉尝到了蜜糖一样,感觉很甜蜜,进而引发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再如当你听到“她的声音很柔和、细腻、富有弹性”等等。这种评价是来自人的触觉器官对歌声的一种审美感受。无论那一种感官的审美感受,就其实质来说,都是对声音的审美评价。声音美感的构建和培养除了声乐教师的悉心指导之外,主要应通过歌唱者自己的心理感觉去细心体会和领悟,应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感受和体验声音的美感。虽然说人体各种感知觉器官是来自大脑的不同反应,但在歌唱艺术审美中,各种感官却可以打通,交互作用,即产生文学上所说的“通感”现象。所以说,歌唱者的声音审美应该是“通感”现象的产物。如当你看到白色和听到明朗的声音时,会感到一种淡雅、纯洁的情绪和情感;看到黄色和听到明亮的声音时,使人产生活跃、欢快的情绪和情感;抚摸柔软的物品和听到轻柔的声音时,使人产生柔和、细腻的感觉等等。

  在歌唱声音的审美中,对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的运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是歌唱的生命线,缺乏波音的歌唱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声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聆听了一个没有歌唱方法者的演唱以后,总会认为他的声音生硬、僵直、浅白,喊叫的成分较多,显得很刺耳、很难听,其原因是他的歌声里严重缺乏波音。“从歌唱声音的艺术角度来讲,没有波音的歌唱声音就不是乐音,其歌声也就不具有美感”。自然、良好的波音技巧是在正确的发声基础上形成的,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就能获得美好奇妙的波音,使歌唱的声音增添异彩,魅力无穷。曾经有人认为“歌唱的波音是天生的,不可训练”,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波音完全可以经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来获得。歌唱的波音是通过母音振动表现出来的,波音的产生离不开母音频率的快速振动,这种振动能够超出歌唱者本身有意识控制的范围。歌唱声音的波音振动频率与歌唱声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音高频率则高,(振动次数越高);否则相反。歌唱声音的波音振动频率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振动次数过快就会产生尖细、刺耳的声音,振动次数过慢就会产生一种慢速的、大波浪曲线感的声音,犹如电压不稳,忽高忽低,也很难听。歌唱的波音振动频率只有适度,才能使歌唱出来的声音具有美感。

  此外,对歌唱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声音审美中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值得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索和潜心研究。因为,歌唱的音色是歌唱者心理上的思维反映,漂亮的音色能为歌唱的声音带来金子般的光辉,没有漂亮的歌唱音色,就不可能生动地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那种失去光泽的歌唱声音是毫无价值的,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美感。

  三、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特征。

  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音乐感觉的美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方面。歌唱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情感是靠歌唱者的心理感觉而感受的。一个成功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在演唱、演奏时,都会有一种独特而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它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地表达声乐作品,而且更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并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时的情绪、语调和心理状态,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感,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倾听美的音乐,从中领略声音与语言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性。

  四、歌唱情感的审美特征。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而情感审美又是歌唱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情感的审美是一种心理反映,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在歌唱中,声音的美感是重要的,但歌唱情感审美也不能轻视,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歌唱时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且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正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境之中,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声乐作品能否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听众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关键就在于歌唱者需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从心灵深处爆发出一种把自己美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

  笔者认为,歌唱的情感审美具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一是情感审美表现与情感审美价值标准的制约。人不但有情感,而且是丰富多彩的,只是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及程度不同,但不论是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规范和制约,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审美标准实际上就是对是非、利害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美的情感,讨厌丑恶的情感。这说明歌唱艺术美作为生活美的反映,作为一种观念和形态的美,本身就存在着采取哪种审美态度,反映怎样的客观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的问题。成功的歌唱在体现社会意义、时代精神、听众的愿望和理想时,都表达着歌唱者美的心灵感受,倾注着歌唱者的爱憎情感,这是感染听众,引起共鸣的原因所在。例如抒情优美的《牧歌》,它是一首蒙族民歌,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艺术形象纯朴、富有诗意,作品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音乐旋律悠扬、飘逸、婉转,充满着浓郁的情感,十分动人,充分展现出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象。词曲结合恰当、巧妙,互为一体,准确反映了词曲作家的艺术情思和情感审美态度。歌唱者在演唱此歌时,也同样要蕴涵着词曲作家的情感审美感受。听众在欣赏这首佳作的演唱时,也同样要契合心境,感思。

  二是情感审美表现要力求真实性。也就是说歌唱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极力抛弃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使歌唱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轻重、强弱、深浅及准确程度,都要与音乐作品中产生的各种情感刺激物相互对应。例如爱的感情,恋人之间的爱与夫妻的爱不同,朋友之间的爱与情爱不同,父子之间的爱与师生的爱不同等等。因此,歌唱者一定要注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歌唱的表现分寸,使歌唱充满真实的情感,保持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唤起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歌唱中所强调的真情实感的表现,生活不是简单的真实再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基础,进行艺术创造,刻画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三是情感审美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歌唱艺术表演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关键就在于它富有感人的情感力量。每当人们听到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精神愉悦的感觉,得到歌唱的审美愉快。例如人们听到活泼、欢乐的歌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快乐起来,听到悲哀、痛苦的歌声,就会产生悲伤的情绪等等。只有听众的精神活动拥有了审美愉快,才是他们所获得的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感受,只有当歌唱者对于听众的审美感受是有知的,他的歌唱才可能有效地作用于听众的思想。从艺术影响的有效性来讲,一个出色的歌唱者,不但有着极好的歌唱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而且具有极高的歌唱审美与欣赏水平,他既是一个歌唱家,又是一个审美家。

  五、歌唱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

  歌唱者在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时,主要应以人为表现主体来塑造歌唱艺术形象。因此,必须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充满强烈的审美感受。人既有理智,又富有感情,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为核心,要注意把人的情感与理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歌唱在表现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象时,无论是反映什么主题和什么内容的声乐作品,实际上都是在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

  笔者认为,在歌唱艺术形象审美方面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这是因为,歌唱者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个性特征越突出,其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就越具有独特性,它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就更加强烈,展现给听众的艺术形象就越动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感情,但在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中,其内心活动和感情的表现方式大不相同,而歌唱者的情感表现则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生动,对待生活的爱憎情感更加分明、强烈。他们能在歌唱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艺术形象中去,使表现的艺术形象有血有肉,鲜活逼真,生动感人,更具美感。可以说,在歌唱家的心中始终都燃烧着炽烈的感情火焰,一直都在注意着艺术形象的内心活动和内在性格,并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刻画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因此,声乐作品的表现,一定要注意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要特别注意在对比中突出地刻画不同形象和不同个性。

  二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因为,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形象并不等于是典型的歌唱艺术形象。只有当独特鲜明的个性充分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时,它才具有典型性,才能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相比而言,典型的艺术形象比一般的艺术形象有着更高的概括性,因而,它反映社会生活会更集中、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普遍性。

  三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别林斯基认为:“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所有的形象都是新鲜的、独创的,每一个形象都凭自己的独有的生命活着。”歌唱艺术形象也如此。这就要求歌唱者不仅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要有内心的独特感受,感受越独特,情感的个性就越鲜明、生动。歌唱者对歌唱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和独特感受,与本人的音乐、文化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唱者必须借助对人和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去突破一般人的心理定势,在声乐作品情感的激发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使自己的歌唱独放异彩。歌唱者在塑造美的歌唱艺术形象时,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表演意识,善于表现歌唱艺术形象的独特个性,揭示歌唱艺术形象的内在活动特点,克服歌唱艺术形象表现的雷同化现象。

  四是要突出艺术形象的美感性。歌唱者要用美的观念去塑造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按照歌唱艺术美的要求进行性格变化和情绪发展,依照美的法则进行歌唱表演,运用外形美的艺术表现,揭示形象的内在美,使塑造出来的声乐作品艺术形象符合美感的要求,让听众最终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歌唱的审美认识,审美观念,审美感受,以及对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声音的审美、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这些都是歌唱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奇妙的审美感受,只要我们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寻,潜心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歌唱感觉更好,声音更漂亮,表现的情感更丰富,塑造的形象更典型、更完美、更动人。

  参考文献: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管建华著:《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田丁著:《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中国音乐》编辑部,2002年7月。

  赵梅博著:《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

  审美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1.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可以引领教师不断学习和深入领会有关幼儿美术、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教育,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科学、有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为逐步培养一支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2.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使得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进幼儿艺术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建构,为幼儿园幼儿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

  二、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阶段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完善研究方案的主要构想,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子课题的研究内容,起动课题研究文献检索工作,学习课题相关的研究操作方法,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回顾。

  2.实施阶段(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

  有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清晰的研究思路,课题组成员就主题的选择、建构和实施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我们认为:

  (1)主题的选择。既要细致分析主题内容所包含的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又要深入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审美需要。只有价值和需要相吻合,主题的选择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2)主题的构建。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审美认知经验(包括感受)的丰富,又要考虑幼儿审美表达(包括技能)能力的提高。

  (3)主题的实施。既能关注预成计划的有效实施,又能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自然、合理、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和不断地思考,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使其更加全面、合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多。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对主题的类型、构建的主要路径、实施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并将结果分发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构建和实施主题的能力。在此期间我园教师有四十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在全国、省、市、区获奖。多次接待幼教同行来园进行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还将我们的经典教学案例,如“美丽的螺旋画”、“猴子商店”、“面跳舞”等与幼教同行进行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大大激发了我们研究的热情,使得我们更加精益求精,更加关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3.激励教育理念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本阶段主要是完善、提炼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四年多以来,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的原始材料。课题组对照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要求,整理了适合小、中、大班开展的美术主题式课程、主题式音乐课程;整理了丰富而鲜活的过程性资料;整理了一节节成功的教学案例、一次次深入而有效的研讨记录,还有厚厚的获奖论文和案例、幼儿创作的生动的绘画、手工作品及再现的一个个精彩的音乐作品等。每一份资料都凝聚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汗水和喜悦。

  经过课题组长期认真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原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本课题组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结论:

  1.艺术审美课程内容,突出了学习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审美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以审美认知(包括感受)经验为显性线索,审美表达(技能)能力为隐性线索的主题构建思路,很好地实现了审美认知、感受和表达的完美统一。

  3.幼儿的审美创造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因此,适宜而有层次的内容,能有效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4.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关注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为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思考、清楚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5.艺术审美课程研究,不仅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而且提高了艺术课程建构的水平和质量,对主题设计和实施的不断反思,促使教师持续地思考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创作,音乐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表现,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收益。

  6.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具有审美价值的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可以提高主题实施的效益,增进教师、孩子、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原教材比较重视内容的有机联系,多领域的整合,但对于幼儿创造性表达过程中的技能支撑有所忽视。在深入研究阶段有所改善,使得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层次更加分明。《幼儿园教师课题论文汇编》———课题研究的大量阶段性成果在这里得到呈现,此本汇编中,幼儿教师、幼儿保健教师、保育员、园长等各类人员都有自己的收获,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教育行为方面的提升和转变。《课题研讨实录汇编》———这本汇编选取了课题组长期以来形成课题研究的实况记录。包括课题组核心成员关于主题建构的思考,课题实施过程中有关课例的观摩和研讨,课题组研究中期和结束后的交流,从中可以看到课题组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是如何建构主题、实施主题、反思和调整主题的。

  三、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讨论

  在四年多的研究中,我们反复学习《纲要》,并对照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审视我们的主题内容、核心价值、设计理念,并对我们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调整。教育内容构建流程:我们分别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1)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取丰富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解作品丰富情感和创造性表达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方式包括想象、比较和归纳三个方面。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比较,可以加深幼儿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感受,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积累丰富的审美创作经验。归纳,可以将零散的审美经验按线索整理,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思路。

  (3)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的表达分为两个阶段:审美认识感受阶段和审美创造阶段,审美认识感受阶段要关注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审美创造阶段要关注的是幼儿的创造过程。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技能的熟练、教育行为的适宜以及不断发展丰富的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把握幼儿学的能力。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四、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问题的思考

  开展课题研究是幼儿园科研兴园的极好途径,但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精细的事情,需要十分严谨、十分科学的态度,在我们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才能把课题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层次上来。

  1.艺术课程的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们的艺术活动内容虽然相对以前而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精彩得多,但是还不能涵盖所有的艺术教学内容,现在的状况是两者并存,教师自由把握。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中,如何融合、全覆盖,是我们要深入研究、逐步合理解决的。

  2.活动过程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虽然我们一直在做,并对欣赏材料的选择、图片的呈现等相关问题也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是,教育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关于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问题指向是否明确,工具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创作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认为,只有细致而严谨的研究,才能带来高效的教学。

  3.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发展是每个领域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而且针对现阶段的孩子而言,它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指南》精神,我们把它提出来,去深入地研究为幼儿健康人格奠基。

  4.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发展的研究  艺术的审美性例1

  现实审美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艺术审美在审美关系中却有着最突出、最特殊的位置。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是美学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对人性的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我们今天来研究它,具有深刻的意义。

  人创造了艺术,艺术对人的价值不但体现在认识作用、审美的愉悦作用上,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灵魂的哺育和铸造,使人性走向完善。艺术是人类灵魂净化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亚里多德在《政治学》中充分肯定了音乐的美育作用,指出学习音乐的目的在于:一、教育;二、净化;三、精神享受。他认为所有艺术都有美育的作用,都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我们经常提到的“寓教于乐”的观点,便来源于古罗马的贺加斯。他曾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作品应该给人以……德国剧作家、浪漫主义诗人席勒却说,美育是人性解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弥合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鸿沟,使受自然支配的“感性的人”变成充分发挥自由意志的“理性的人”,从而使人性得到完善发展。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指出“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精辟的见解为中国古代“乐教”、“诗教”的美育理论奠定了基础。近代的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认为,美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完美人物的重要手段。美学家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美学观念》等美学论著中,对美育思想作了精辟的阐述。提倡以乐育人,以美育人,而美育的中心是情感的教育。将美学推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首先,艺术审美可以丰富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即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也即是人的本质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日益丰富多彩的“人化的自然”,使越来越多的客体转化为审美对象,另一方面也使人的本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艺术审美是丰富人的本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艺术审美还可以促进人的其他各种能力。如想象、联想、感觉、知觉等。因为,不仅有五官感觉,而且有精神感觉、实践感觉。马克思说:“通过审美,特别是艺术审美,能‘生产’出懂得美的规律,并且有‘按美的规律’进行自己创造的主体。”这是对艺术审美丰富人的本质的最深刻的说明。其次,艺术审美可以陶冶情操。著名作家巴金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拉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蔡元培先生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的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得以损人之思想,以渐消沮者。……破人之我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它的观点,将艺术对人性的影响提到人生价值的最高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诗人领导人们追求对于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的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人习惯于对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感到厌恶,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可见,艺术作品的魅力无穷。因为,它是通过艺术形象唤起人的情感进而去抚摸人的灵魂的。艺术审美就是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心灵对话。优秀的艺术作品是通过这一方式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它对人性的影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听不厌那已经十分熟悉的歌曲,看不够那演绎了多少个世纪的传统剧目?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仍津津乐道于唐诗宋词,元曲风韵?那是因为,那些作品闪烁着高度提炼了的异常精粹的艺术美的耀眼光芒。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起到美感愉悦,精神怡养的作用,惑人心者,莫先于情,移人情者,颇富于趣!

  我们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时空综合艺术包括舞蹈、戏剧、影视等。文化艺术部门是这个综合艺术的管理部门,它可以带动千千万万的文艺爱好者涉足审美艺术的大门,培养高尚的完美情趣,为美学教育大范围的渗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追根溯源,从周代统治阶级设置的春宫(大宗伯)以“掌礼部”至秦代的“秦常”,汉代的“乐府”,唐朝的“广文馆”,宋朝的“太常寺卿”等这些文化机构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当时的群众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它实际与现今的文化(艺术)馆的功能是基本相似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记述:“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之歌”。可见,乐府有采集各类民间诗歌和乐曲,为宫庭文人的诗谱曲、编舞和训练乐工等任务,是集音乐、舞蹈、文学、表演等多种文艺于一身的源于民间、立于民间、影响和指导民间的综合性文化机构。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它与当今文化(艺术)馆的功能是没有本质区别的。综上所述,足可以说明,审美艺术在历朝历代都对人性有极大影响。它有力地推进了全民对艺术审美价值的认同,对提高全人类的审美艺术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上,尤以我国的古典戏曲最为突出。从京剧、越剧、湘剧、昆曲、黄梅戏等几大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中不难看出它的魅力所在。不论是唱、做、念、打,还是服装、道具、化装、舞美,无一不体现出一个“美”字,特别是脸谱与水袖的夸张设计与运用更升华了这一艺术美。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深深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可见,审美艺术对人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它的重要性,关心、支持、扶助它的发展。使之更好、更突出地为全民审美教育服务,将艺术审美这一话题推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

  艺术的审美性例2

  关键词:艺术语言;审美性

  艺术语言学是由骆小所教授创立的一门学科。语言是达意传情的工具。但是,达意传情有两种境界:一是表达者通过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明白地传达出来,接受者了解了表达者的情意,但表达者所表达的情意是否为接受者愉快地接受或接受者是否最终能与表达者达成思想情感的共鸣,则未可逆料;另一是表达者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不仅清楚地向接受者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令接受者的接受有一种愉悦之情,接受者乐意接受表达者所传达的情意,并迅速与表达者达成思想情感的共鸣。这是两种迥异的运用语言的境界。如果我们将前一境界名之为“普通语言的境界”,后者则是“艺术语言的境界”。明显,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两者的表达效果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意识与情感活动,是由主体对客体的认同而产生的精神愉悦,是两相撞击而生发的情感火花。张弓先生认为修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旨意,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的各因素以美化语言,但我们认为真正好的修辞不仅运用修辞格来表达旨意,更在于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体验。深层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突破词法、句法的常规,采用一种临时的特殊的组合,使其产生形象生动、具有创新意味的表达效果,使说写者与听读者产生共鸣进而体验到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艺术语言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性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特有的魅力,以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艺术语言的审美性。

  艺术语言是一种特殊变异的表达方式。艺术语言借助于深层修辞来实现的,深层修辞反映了作者十分复杂的意识活动及审美过程,它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想象、追忆、情感。艺术语言的独特功能表现为:情式的统一美;整体的意境美;内在的动态美。

  一般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表象、表情、意志、称谓、美学等。但它的基本功能是表述功能。而艺术语言的功能不同,它的基本功能是表情功能。艺术语言对基本信息的传递不是靠表述,而是靠对情感的描述来反映。要把情感表现出来,就一定要抓住使情感产生的具休

  形象,使情感对象形象化和客观化。深层修辞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它不只是具有一般语言的特点,更是一种美感语言,它所输出的是一种审美信息,它所交流的是一种审美情感。

  从使用艺术语言形成的的心理来看,艺术语言的形成是心象的反映。在艺术语言中,它不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和摹拟,更是人们想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现。由于强烈的情感,往往会使人们产生幻觉。情感所产生的幻觉是审美活动中不可离开的巨大的创造力,有巨大的能量和无限的指向。这种创造力有时会歪曲、改变客观事物。

  艺术语言,其实是主体情感的外化。它是从包含着情感的心灵里飞出来的。深层修辞是感知世界的反映,而不是认识世界的记录。在情感强烈时,主体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要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只能处在固定关系中的。客体与之相反,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联系都是流动的,因此,感知世界总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如以对江水的感知为例,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江水,由于人们每次都是在不同的心情、心境下来感知它,因而有时感知到它在欢笑,有时感知到它在挥泪,同一物象便产生了不同的深层修辞,这种不同的深层修辞印记着主体不同的情感,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机制的制约下产生了艺术语言,也因此艺术语言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情式的统一美。人们在表达某种感情的时候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这种情感就是负载在具象之上的,离开了具象情感将无从表达。人们抽象的情感借助于这种具象来表达,才淋漓尽致的将情感表达出来。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诗。就是利用具象来表达作者无限的哀愁,把抽象的哀愁比作具体的东流水,形象生动。

  在修辞格中,拟人这一辞格就是情式统一美的完美体现。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论中“移情说”的理论,表现了客体与主体的完美地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外征标志就是“拟人”辞格的适时运用。人在聚精会神地面对一物象时,就会把人的情趣移注到对象里,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致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与有生命和情趣的主体交融,此时便“一切景语皆情语”了,在深层修辞中,既不纯粹体现客体对主体的刺激作用,也不仅仅揭示主体情感被客体激活的能动作用,它反映的是一系列高级的精神活动。这时的语言建立起一种只有通过字词的整体才显露出来的自然美。也就是说,此时的语言是情感体验与形象这两种物质交会而产生的另一种功力更大的新质,揭示出形象和情感之间的内在,增强了画面感染力与情感冲击力。这也正是艺术语言的独特审美性。

  整体的意境美。深层修辞是通过形象蕴含的深刻含意来传达情意的。马致远的《天净沙》中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丙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通过意想对接体现整体意境美的。单个“镜头”不足以表现,而组合起来,来表现作者自由驰骋的情感表现域。“枯藤”“老树”“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具象联在一起就能表现出单个具象表现不出来的内心感受,以及作者一个人流落在天涯的那种忧愁。借助于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来表述独特的情感体验。

  内在的动态美。作者在观照具象时,长期被搁置了的记忆、印象、感受,被特定的具象激活,出现了源源不断的、起伏动荡的模糊心态。随着这种心态的被过滤,人生体验与具象的“同质”就逐渐地明朗起来,逐渐地找到它们应有的那种联系。因而我们说深层修辞表达的,是一串流动的情感流,是流动的事件与符号的组合。在这重新改造组合而成的新形象中,体现出一种引人想象的动态美。也就是说,语表与语里的关系在深层修辞中表现为一种空灵的、动态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剪刀叉造成了有着丰富内蕴的审美空间。这种内在的动态美,在诗歌中也经常体现。正是这种美才使深层修辞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艺术语言是中国文化追求含蓄美、意蕴美的重要表现,对艺术语言的运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表现一些难以用规范语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艺术语言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

  相较于规范的语言,艺术语言能更好地表情达意,让人更为深刻的感受说写者要表达的情感。这使得我们对于较为抽象的东西有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对艺术语言的解读需要大量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内容,这就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审美范围、提高了审美品位。艺术语言经常表现为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无穷,要想从本质上理解某种含义,就必须要求听读者深入挖掘和体会,这就使得我们能从更多的维度来思考何为美,审美的角度更广。

  最后,艺术语言的内在审美特点使我们在能更好地感受美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表达美。(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J]商务印书馆,2004.

  艺术的审美性例3

  皮影戏的美,在于皮影的操纵演出过程性与美术设计直观性的高度统一。如果说过程性艺术是展示主观内情,那么直观性艺术则是显示客观外相。主观内情包含了演员对剧本的理解以其在皮影操纵上的技巧表现,而客观外相包含的是皮影造型、皮影布景设计等。这就要求演员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涵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表演艺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模拟的招式,它是长期的生活体验、价值取向、人生阅历在艺术上的聚焦。

  谈到皮影的美,人们一定会很快捕捉到它的印象,俊俏大方的造型,挺拔概括的轮廓,精细流畅的镌刻,又似剪纸,又似年画,总之用今天的语汇来说,它属平面设计,多以牛皮或驴皮镂空雕刻而成,有阴有阳,或透光或透明,具有穿透性、装饰性、概括性、民俗性的特征。要做到“形神兼备”,光靠演员是远远不够的,这与雕刻者的审美情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只有当这两类艺术贯通和融合时,才能在皮影戏的表演中产生一种完整的美感。

  二、浓缩舞台拓展无限时空

  传统的戏剧因受到镜框式舞台局限的原因,表演的内容受到极大限制,表演不易突破,随着现代舞台样式的多元变化,其它戏剧门类才有了更多的自由,而皮影戏则不然,它具有舞台精小的独特优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舞台同样是一个浓缩的世界,突破舞台的限制,自由创作,是这种艺术形式最大的优势,上可揽月下可捉鳖,海陆空各种故事情节,无一不在皮影戏的影窗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忽而空中飞鹤,忽而鱼翔水底,忽而骏马奔驰,万千景象活灵活现,可谓浓缩舞台拓展无限时空。

  三、透光材质工艺显现奇异舞台气氛

  皮影戏舞台的气氛,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首先,皮影戏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表演艺术,人造的皮影角色,它的运动是机械的动作,是夸张的,皮影的色彩也是很夸张的。此外,皮影美术的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一个方面则是皮影的雕刻,因为皮影的雕刻是透光艺术,在银幕上那些镂空了的透着银光的雕线,总是效果最强烈,最显眼的,而且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雕琢美与装饰美,是任何其它颜色的画线无法比拟的,而且采用的材质是牛皮或驴皮手工雕刻,其本身的原色加上水性颜料渲染,斑斑驳驳,红红绿绿,煞是好看。同时,皮影的布景不同于其它舞台布景,主要在于皮影的人物和景物都是透光的,观众是通过白布观灯影。如《龟与鹤》中的布景中,一株苍劲的古松,一片平静的湖水和水中的一块石头……构成一个幽美清静的环境,精细、真实,不仅使观众如临其境,而且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染,预感到这种气氛似乎会被某一事情打破,于是观众带着特定的感彩密切注意事态的发展。这种特殊材料与工艺的运用,为皮影戏的奇异气氛带来与生俱来的奥妙。

  四、无形注意力构成有力艺术辅助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件不容易的事,虽然观众是专程来看皮影戏的,但是观众厅本身也是一个世界,特别是少年儿童观众,在这一群体中充满了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呢?这就需要我们皮影艺术家花费许多精力来与观众的注意力周旋。如用洗练的手法设计好皮影戏的布景,在戏中通过生动有趣的细节,优美动听的唱段、出色的表演、非常精彩的特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强化观众的感知,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审美兴趣,从而使观众对皮影舞台产生兴趣,这样观众就愿意跟着剧情往前走,于是,观众的审美心理活动开始对剧情产生积极的指向和集中,这样就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皮影戏一定要有这种吸引力,才能使不同的观众摆脱种种干扰,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吸引力尽可能早地发挥出来,既力求在戏一开幕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戏开幕后,观众的注意力如果多耗散一分钟,该戏就多失败一分钟。因此,无形的注意力也构成了一种有力的艺术辅助,使满台演出生辉增彩。

  艺术的审美性例4

  【摘 要】 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审美刺激性,对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考验,它需要艺术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细腻的事物感知力;对于我们社会大众来说这是一场全身心的视听新体验,在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图像与信息爆炸的特殊时代,审美刺激性是人们所迫切需要的。

  人的眼睛总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有选择性的看,缺乏刺激性的事物是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看不代表看见,听也不代表听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耳朵和眼睛经常高频率地接收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视觉和听觉在大量的信息冲斥下会显得十分疲软。熟视无睹的人们内心深处一如既往地追求着理想中的美,可是真正能在人们脑海中留下记忆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人之所以会“熟视无睹”,这并不是人们体验美感的能力在下降,而是该事物对大脑的刺激性不够。给麻木的神经一点刺激,这种刺激不仅仅只是简单而短暂地停留在人的视网膜上,更应该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引起共震。

  刺激性按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性刺激和社会心理性刺激。艺术作品中的刺激性主要是社会心理性刺激,如情绪激动、社会变革等,它是激发活动的因素或者行动的动因。艺术作品中的审美刺激性具备了一种给人以收益和乐趣的功效,它能给人以阵阵惊奇感,能引起思考,并能快速在人的脑子里留下一段持久的记忆。这种审美刺激性对我们这个数字图像等符号信息漫天飞舞的立体传媒时代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从社会群体对艺术审美刺激性需求来讲,他们是非常渴望这种审美刺激性的。尤其是在现代都市化的社会中大多数人整天与高密度、高速度、高效率等彰显高压力的词汇打交道,再加上在许多的“被听”、“被看”等“被”状态下,对于敏感度越来越弱甚至产生了“抗体”的大众来说,审美刺激性也许是一味唤醒麻木神经的良方,能够为人们带来活力因子。无论是历史的传统的与当下的现代的艺术较量,还是东方的与西方的文化矛盾冲突,或是主流艺术与边缘艺术的话语权争夺,时时都在诱发刺激性与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刺激不仅仅是视听觉上的,更是心灵与思想上的。当许多新的艺术形态作品呈现的时候,或许观者会感到茫然,对作品中的符号语言不能完全理解,或是感到一种莫名其妙与不知所云,甚至不少前卫作品需要借助于作者自己的大量解说才能让观众明白个中用意,但是我们当代的艺术受众群体却能拿出一种超常的耐心去仔细阅读或聆听以达到共通,这种对艺术的大度与包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大众对新的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审美刺激性的渴求亦是显而易见的,这对艺术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当然,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择用要慎重,各种形态的艺术提供的审美刺激既要在审美感受形式上有强烈的刺激性,但又不乏平和之感;在审美感受内容上要让人们感觉熟悉、现实、严肃,又不乏陌生、神奇与愉悦。因此,超现实主义的那种怪诞与幽默最起作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这种情境设计正是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惯用伎俩,各种角色在剧情、表情和动作上都不时地体现出一种打破常规的惯性与逻辑性思维。所以,无论是表述严肃的、还是愉悦神情的、还是调侃思辨的艺术作品,人们总会寄于期望,希望它能提供人们一个崭新的视角,一种异样的视听感受。

  从艺术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无论是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演变,还是一个创作时代的终结都伴随着一种艺术观念在情与理上的反叛,这种反叛伴有一种审美刺激性,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世纪30年代摄影术的诞生挖掉了摹仿与再现艺术的墙脚,高超的绘画技艺不再是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唯一对象,快速而高效的摄影技术使平民大众也能享受艺术之美;对“新之崇拜”的执着追求使现代主义艺术领域里掀起了一场 “占位运动”,现代艺术风格百花齐放,竞相实现对艺术的表现形式的超越,对表现题材的超越,以及实现艺术经典化与生活化的高度融合;当现代艺术貌似黔驴技穷之际,后现代艺术犹如一个顽童般悄悄到来,并以一种异常的混沌状态出场。混沌具备的内在随机性、非线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非规则的有序性等特征,正好符合后现代艺术的状态特征,为艺术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自后现代艺术之父杜尚用他的“小便池”为现成品在艺术作品中的大量运用谱写了艺术史的新篇章,大量新材料、新媒介在艺术领域里不断得以拓展,艺术进入了一个艺术媒材的新纪元。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们都无时无刻不在努力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丰富着人们的视觉体验,开拓着人们的审美领域,审美刺激性在后现代艺术时期再一次立下赫赫战功。打着混沌的旗号,艺术家们像是被禁锢已久的脱缰野马,进行着突破一切禁忌和界限的尝试。后现代艺术亦貌似一位患上了间歇性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有时高唱回归,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时表述无力,文化意韵萎缩;也有时会进行着歇斯底里的嚎叫,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在后现代艺术国度里弥漫着渗透着,审美刺激性在后现代艺术世界中大方异彩,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搅动着人们的视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近年来人们也不乏看到一些装置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前卫艺术作品频繁登场,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日渐呈现跨媒体艺术趋势,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坚守阵地的同时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当代的各种艺术形态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实验、创新与发展,审美刺激性在艺术自身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家们在他们的艺术之路上走的更深远更需要它起到酶化作用;而我们当下的社会大众更是渴望有它来刺激那业已麻木的末梢神经。在艺术的长河中已经有那么多具有历史性地位的艺术经典之作,折射出太阳般的耀眼光芒,当代的艺术家们也许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在艺术的历史上增添辉煌的一笔。

  艺术的审美性例5

  美籍华人夏志清曾称赞在《围城》小说中有很多幽默和讽刺,语言描写出奇制胜,妙趣横生,他称:“《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的《围城》中,通过使用不同的词语,把小说语言的艺术性的运用和审美性的表现,展示的非常好,所以小说的语言充满艺术性和审美性,给人一种精神的陶冶。

  钱钟书的妻子杨绛说《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已广为流传。《围城》中大量的修辞运用和高超的讽刺幽默批判手法以及深刻的心理刻画描写也早已被世人所称道和模仿,给人带来艺术和审美的感受。本文就对《围城》小说中的艺术和审美方面的独特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妙趣横生的修辞艺术

  在语言的修辞活动中,普通词语的艺术化运用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表情达意、写景状物,说明叙事中时常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钱钟书先生在小说词语的选择方面,往往能抓住词语的新意,在语言的变换中,使小说语言产生一种新奇和陌生感,从而给读者带来可以无穷想象的审美感受。《围城》中展现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想象力的语言魅力,真是趣味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曾经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在《礼记・学记》中,也有“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的说法。博依,就是广泛的引类取譬意。用钱钟书自己的话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有人统计,在《围城》这部长篇小说中,所用的比喻就有数百条之多。中国的长篇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而在《围城》中就如夜空繁星。《围城》中的比喻,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落前人案子,形象而又巧妙,也就是说,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是新鲜而新奇的。试举二例:

  (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

  (王美玉)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这两段中把撒谎比作玻璃以及把牙根肉比作侠客块垒不平的胸襟,这新奇的比喻让人觉得非常新鲜别致。这也非常符合钱钟书在《读》中说的:“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这是需要遵循的,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需相比。在文章中,如果不同处愈多愈大,这相同处就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这是非常独特新鲜的,也是富有艺术魅力的。

  再举个例子。赵辛楣初遇方鸿渐:

  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浙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

  在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分得不能再开,比喻富有独特性,因此才产生了让人吃惊不已的修辞艺术效果,从而把赵辛媚既轻蔑又嫉妒的复杂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让人赞叹不已。

  试再举一例:

  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这吻的份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在这段话中,一口气连用了三个比喻,气势宏大,富有文采。相似的例子在书中是非常多的,它们构成了《围城》博喻的一大特色,同时也给了我们审美的感受。

  其实在写作中手段并非目的。作家们都知道。比喻仅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围城》的描写里,它的目的便是为整部作品的叙述进行讽刺艺术的服务,对写作进行修饰。而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小说的讽刺与批判效果增强。比如前文中引用过的对沈太太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再举例子:

  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公用事业的工人一再罢工,电车和汽车只恨不能像戏院子和旅馆挂牌客满。……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政治性的恐怖事件,几乎天天发生,有志之士被压迫得隆漫像西洋大都市的交通路线,向地下发展。

  面对这一连串形象且具体的奇妙比喻,使得讽刺的对象升华,那些事件总是令人触目、惊心。《围城》中纷繁复杂的比喻不仅仅只有例举的这些段落,更多的语言句式还与其他修辞手法融于一炉,使这部小说的比喻手法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高松年)把表情整理了一下,脸上堆的尊严厚得可以用刀利。

  细细品味,可以看出,不同的例子可以夹杂不同的修辞手法,有夹杂着拟人手法的,有融进夸张的修辞艺术方法的。辅助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这里增添了另一番风味,更重要的是,它们大大加强了比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强烈。《围城》中还大量采用了反衬、对仗、象征、排比等其它修辞手法,使得显出独创的特点,更容易与那些平庸的比喻句区分开来。使得《围城》的描写更具艺术性和审美性,给人感受天空的语言魅力。

  二、幽默的讽刺语言

  读《围城》这部小说,总是给人一种机智的讽刺与幽默的感受,让人时时感受到一种幽默的快意,在潜意识里常常随着作者的笔触,萌发出情愫,精神上得到极大的震撼和满足。钱钟书先生写《围城》主要是通过暴露人们的缺点来表现他们的生活态度,反应他们的人生态度。通过用讽刺的笔触,幽默的语言,描写种种生活事实。

  学者艾青曾经说过:“讽刺是人类的理性向他的破坏者的一种反击。”钱钟书先生对当时社会上很多虚伪的知识分子的堕落极为蔑视和仇恨,慨然擎起冷嘲热讽这把理性之剑,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对他们进行讽刺和批判,从而更深层次体验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如描写高松年:

  三间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假使一个犯校规的女学生长得非常漂亮,高校长只要她向自己求情认错,也许会不尽本于教育精神地从宽处分。这证明这位科学家还不老。

  这里钱钟书先生对高松年假道学的无情讽刺,也许真的可以暗示他后来与汪太太利通之实。虽然作家犀利的讽刺笔触所及的都是些上层的虚伪知识分子,但却是有区别的对待,隐含着作者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接着下面再举褚慎明和方鸿渐两个例子,便可以很大家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他心里装满女人,研究数理逻辑的时候,看见a户万tenon‘(从后果推测前因)那个名词会联想到泌terlor(后臀),看见x记号会联想到kiss(接吻),亏得他没读柏拉图的太米蔼斯对话。

  这一段充满讽刺的叙述,真切的将大哲学家褚慎明的道貌岸然和虚伪心理无情的揭露出来了,充满了辛辣的讽刺与无情的批判。文中也有一段叙述是与这段形成鲜明对比的,那就是对方鸿渐上大

  学时想和女生接近又害怕的心理挣扎的描绘,并且它是借助于苏文纨之口说出来的。

  他老远看见我们脸就涨红,愈走近愈脸红,红得我们瞧着都身上发热难过。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

  通过对上面两段话一比较,心中的爱憎同情、讽刺批判便清晰可见。在钱钟书先生的身上,气质、才华、个性,都能找得见方鸿渐的影子和气味。所以作者显然会对主人公充满同情。钱钟书本人机智、幽默、诙谐的个性以及学贯中西的才华,毫无疑问地决定着小说讽刺艺术的基本特点。

  三、深刻的心理刻画

  唐艘说:“我认为《围城》最大的成功是他的心理描写,钱钟书的主要风格也建立在这上面。”作者钱钟书紧紧抓住对旧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进行剖析,从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中,从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以及心理变化上,来进行微妙而形象的心理描写和深层次的心理刻画。

  但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时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心理描法。比如,

  其一是人物心态描写。在这种描写中,会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直接对准人物心理。其中最大、最好的一个“技巧”,就是作者走进笔下人物心灵的深处,把主人公当做自己,感同身受,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中的矛盾和斗争,从而更好的书写文章。比如

  “唐小姐跟苏小姐的来往比从前减少了。可是方鸿渐迫于苏小姐的恩威并施,还不得不常向苏家走动。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并不爱,他恨自己的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苏文纨,这个清高的女人,一直心中都想着要追求方鸿渐,不过方鸿渐此时却已喜欢上了唐小姐,就是因为他碍于面子,性格犹豫,就是不愿先去表白,先去说明自己的态度。而苏小姐呢,却一直做着美梦,想入非非!两个人都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自己谋算着自己的情感方向。因此,这里的心态描写,不仅写出了方鸿渐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而且也充满了方鸿渐矛盾的心理活动,也展现出了苏文纨矜持自负,洋洋得意,自恃清高的心理。

  其二人物言传心声。清・李渔《闲情偶寄》中有这样一句话,“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比如,苏小姐在方鸿渐面前说赵辛楣:

  “三天两天写信给我,信上的话我也不必说,可是每封信都说他失眠,看了讨厌!谁叫他失眠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医生r

  大家试想,在自己情人面前,说~个男人给自己写信,并告诉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是不是女人故意的卖乖装傻。

  其三是人物的借形写神。从人物的外貌上、表情上、神态上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因此,钱钟书先生在很多地方都是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以致达到其写人物心理的目的。比如,

  “褚哲学家害馋疹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的突破眼眶,进碎眼眼镜。”

  这段话就刻画了一个一向“最讨厌女人”,并且对雌雄最有研究的褚大哲学家,大知识分子,此时面对楚楚动人的苏文纨心中萌生出的龌龊心理。这正深刻的批判了哲学家的道貌岸然和虚伪性。这种对心理的刻画描写,也深刻的体现出了语言的无穷魅力,展现了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例6

  本文试以《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与《谈美》为例,对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观与朱光潜的审美主张进行互观,在创作和欣赏、实践与审美的不同语境下,探究两位大师对于艺术创作与审美过程中必备态度和可贵品质的主张,寻找他们在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上的精神共鸣。

  一.儿童“纯净”的眼光与无功利性的“赤子之心”

  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步,“观看”被马蒂斯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这里的“创造性”更侧重于“破旧立新”中的“破旧”之义,即抛除“养成的习惯”,忘掉“记忆中的柱头”、“一切画出过的玫瑰花”,摆脱“电影广告和杂志每天提供的现成的形象”。马蒂斯认为,只有废除一切对于心灵的“偏见”之后,美术家才能以儿童“头一次看东西时”的眼光看出事物的真实面目。

  马蒂斯提及的遮蔽艺术家“纯净眼光”的因素如社会习惯、固有经验等,正与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着作《谈美》第一章定义的“实用态度”[1]、“科学态度”[2]之“实用”与“科学”相近。不过,朱光潜进一步对前者加以补充、概括和分类,并在审美语境下对此破坏性因素的破坏过程予以具体展现和分析。朱光潜指出,观看者在面对被观看对象时,对实用“意义”、“利害”的联想和对科学“因果”、“关系”的无限推理使得观看主体耗费大量时间与心力,从而影响美感世界所要求的“绝缘意象”[3]的生成,导致建立在独立的、无目的前提下的真正“审美态度”消失,最终导致审美之境的消失。在《文艺心理学》的“作者自白”里,朱光潜明确提到:“我的美学思想受到从康德到克罗齐的形式派美学的影响。”[4]此处先生所言“时间与心力”实质上也是借鉴了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席勒关于“游戏说”中“过剩精力”[5]的观点。作为艺术起源学说之一的“游戏说”受到康德等人的大力推崇和深入研究,席勒更在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游戏”[6]的理论基础上,指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但是,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的“游戏说”也因忽略了社会因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关于后者,朱光潜先生在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进行了选择和再造,他将儿童在做游戏时心理、精神上的“自由”状态引入艺术欣赏的层面,提出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进入审美之境的一大必备品质——“赤子之心”。在将“赤子之心”的重要性进一步延伸至艺术创作领域时,朱光潜解释道,艺术家作为“大人”,正是因为有“赤子”所没有的老练和严肃,而很难进入艺术的无功利性情境,从而难以创造出好的、新的作品。

  朱老在这里提及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7]的“很难”与马蒂斯主张的“用儿童的眼光”时所需要的“努力”、“勇气”存在很大一致性。可见,在涉及艺术领域的纯洁性、独立性问题时,中西两位人文艺术家均表现出对待孩童一般爱惜、维护的珍视态度。较之马蒂斯言简意赅的理论阐释,在结合“游戏说”且详细揭示了“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对于“审美态度”的破坏性后,朱光潜的“赤子之心”显得更为具体和清晰。

  二.儿童“专注”的眼光与凝神之境下的“主客同构”

  拥有儿童纯洁、无功利的眼光后,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便拥有了理想意义上的“过剩精力”,进而像做游戏时专心、认真、郑重的孩童那样,进入到艺术过程中的“主客同构”状态。

  对于欣赏与审美语境下的“主客同构”,朱光潜首先以观察一棵古松为例进行论述:“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我们每个人所直觉的物象并非是固定的,对同一物象的直觉实际上感受到的它显现于我们的‘形象’,这个形象就带有了很大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的二重创造”。[8]从“天生”、“人为”到“物象”和 “直觉形象”,在对具象化的例子加以抽象化时,朱光潜引入美学领域的“直觉形象”和“美感经验”概念,进而指出“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9]。基于“意象的物我一气”这一“直觉形象”特点,朱光潜再次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主客同构”的主要特征。

  同样,画家马蒂斯在谈及绘画创作时也流露出对“直觉形象”的类似物——“知觉的永久形象”的肯定与亲睐:“绘画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把知觉变成为一种永久的形象。”随着1908年马蒂斯《画家笔记》的公开发表,“永久形象”在“来源于自然”的前提下,又被画家明确表达成“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的“形象”。直至逝世前,画家还结合自身的实践感受,将“自然”与“我的精神”的这种融入过程,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里予以具体描述:“美术家同外部世界联合、进而渐渐地使自我与外部世界同化,直到素描表现的客观对象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直到他把它溶入自身中,能把它作为自己的创造物表现在油画上”,“当美术家画的对象出现在其构图中时,直接或类推地,他从周围的环境中捕捉一切能滋养他内心所看到的东西”。

  透过“进而”、“渐渐”、“直到”、“从而”等一系列时间副词,我们发现马蒂斯所认为的艺术创作中的“主客同构”过程含有了与实际创作本身相似的特点,同样充满了分明的层次感和时间的动态感。从周围世界获得的绘画“材料”与美术家脑中的“构图”,外在环境与自我,按照时间顺序,互不干涉、有条不紊地配合,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这里,主客体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作为单独个体的同时存在,是两个个体的统一。马蒂斯的这一观点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在对“经验的某种特殊态度和看法”[10]即“心理距离”进行系统论述时,所提出的关于创作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前后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颇为类似。

  相比之下,朱光潜审美过程中的“主客同一”则因审美主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主客双方真正具有了“交流”与“融合”之意。仍以“赏松”为例,朱光潜在《谈美》中这样谈道:“……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11]朱老的“移情作用”不仅把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审美客体,同时也将审美客体的姿态吸收于审美主体。所谓“物我同一”的境界“不单是由我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12]

  针对“主客同一”状态下的艺术主客体,马蒂斯所主张的“前后”、“因果”关系在朱光潜这里转变为关于主客两者并列、甚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的观点阐发。朱光潜这种将广义上的两个独立事件转变为一个事件两个方面的理论方法,某种程度上含有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色彩。

  尽管美学家朱光潜和画家马蒂斯分别就“欣赏”和“创造”两方面谈论“主客同构”的立足点不同,但以接受美学理论家伊泽尔提出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与美”来论,在艺术主体凝神创作或是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创造便成了欣赏”,“欣赏也就是在创造”。[13]于是,儿童“聚精会神”所至的“凝神之境”就为我们对读马蒂斯、朱光潜的理论学说带来可能性和意义性。而马蒂斯、朱光潜对“主客同构”具体涵义的阐释也因中西文化土壤和社会话语的差异为探索艺术领域的“凝神之境”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和发现空间。

  朱光潜关于主客体“融合”、“转化”的观点生成,一方面鉴于“审美”的“移情”特点,一方面也受当时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广泛流传的影响。其所采取的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述方法,在符合东方人思维习惯的同时,更有利于国内读者的理解及作品思想的交流与传播。

  马蒂斯在绘画创作时提及的主客“层次”、“顺序”关系,也具有其特定的语境义和文化义。作为画家,除了保持审美之心还需要具备实际创作时的清醒与理性,否则艺术作品便只存在于主体意识活跃的“构图”里而缺少现于纸上的井然和清晰。此外,马蒂斯“观点先行、论述从约”的西式思维也与中国传统的具象化表达方式颇为不同。西方文化的另一产物——基督教同样给马蒂斯的绘画创作带来启示。画家曾在《画家笔记》中对“洞察客观实体和重建时空”的艺术创作过程产生“虔诚”、“投入”等“宗教状态”和“宗教意义”的联想。

  摒弃覆盖在理论表面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因素,我们发现两位大师有关艺术“凝神之境”的共同关注。在对创作和欣赏两个领域“主客同构”的不同阐释中,他们之于认真、专注的“儿童眼光”的渴求和呼喊同样急切而真诚。

  三.儿童“创造”的眼光:练习“观看”与“想象”的“心理距离”

  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文末,生命即将枯竭的画家马蒂斯发出对“一切创造本源”的“爱”的呼唤:“需要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爱、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伴随一件美术品诞生的强烈热情和分析的深刻的爱”。这种“不懈”、“强烈”、“深刻”的“爱”再次指向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的“创造”主题:创造是美术家真正的职责,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

  艺术的审美性例7

  本文试以《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与《谈美》为例,对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观与朱光潜的审美主张进行互观,在创作和欣赏、实践与审美的不同语境下,探究两位大师对于艺术创作与审美过程中必备态度和可贵品质的主张,寻找他们在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上的精神共鸣。

  一.儿童“纯净”的眼光与无功利性的“赤子之心”

  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步,“观看”被马蒂斯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里的“创造性”更侧重于“破旧立新”中的“破旧”之义,即抛除“养成的习惯”,忘掉“记忆中的柱头”、“一切画出过的玫瑰花”,摆脱“电影广告和杂志每天提供的现成的形象”。马蒂斯认为,只有废除一切对于心灵的“偏见”之后,美术家才能以儿童“头一次看东西时”的眼光看出事物的真实面目。

  马蒂斯提及的遮蔽艺术家“纯净眼光”的因素如社会习惯、固有经验等,正与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着作《谈美》第一章定义的“实用态度”[1]、“科学态度”[2]之“实用”与“科学”相近。不过,朱光潜进一步对前者加以补充、概括和分类,并在审美语境下对此破坏性因素的破坏过程予以具体展现和分析。朱光潜指出,观看者在面对被观看对象时,对实用“意义”、“利害”的联想和对科学“因果”、“关系”的无限推理使得观看主体耗费大量时间与心力,从而影响美感世界所要求的“绝缘意象”[3]的生成,导致建立在独立的、无目的前提下的真正“审美态度”消失,最终导致审美之境的消失。在《文艺心理学》的“作者自白”里,朱光潜明确提到:“我的美学思想受到从康德到克罗齐的形式派美学的影响。”[4]此处先生所言“时间与心力”实质上也是借鉴了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席勒关于“游戏说”中“过剩精力”[5]的观点。作为艺术起源学说之一的“游戏说”受到康德等人的大力推崇和深入研究,席勒更在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游戏”[6]的理论基础上,指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但是,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的“游戏说”也因忽略了社会因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关于后者,朱光潜先生在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进行了选择和再造,他将儿童在做游戏时心理、精神上的“自由”状态引入艺术欣赏的层面,提出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进入审美之境的一大必备品质——“赤子之心”。在将“赤子之心”的重要性进一步延伸至艺术创作领域时,朱光潜解释道,艺术家作为“大人”,正是因为有“赤子”所没有的老练和严肃,而很难进入艺术的无功利性情境,从而难以创造出好的、新的作品。

  朱老在这里提及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7]的“很难”与马蒂斯主张的“用儿童的眼光”时所需要的“努力”、“勇气”存在很大一致性。可见,在涉及艺术领域的纯洁性、独立性问题时,中西两位人文艺术家均表现出对待孩童一般爱惜、维护的珍视态度。较之马蒂斯言简意赅的理论阐释,在结合“游戏说”且详细揭示了“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对于“审美态度”的破坏性后,朱光潜的“赤子之心”显得更为具体和清晰。

  二.儿童“专注”的眼光与凝神之境下的“主客同构”

  拥有儿童纯洁、无功利的眼光后,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便拥有了理想意义上的“过剩精力”,进而像做游戏时专心、认真、郑重的孩童那样,进入到艺术过程中的“主客同构”状态。

  对于欣赏与审美语境下的“主客同构”,朱光潜首先以观察一棵古松为例进行论述:“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我们每个人所直觉的物象并非是固定的,对同一物象的直觉实际上感受到的它显现于我们的‘形象’,这个形象就带有了很大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的二重创造”。[8]从“天生”、“人为”到“物象”和 “直觉形象”,在对具象化的例子加以抽象化时,朱光潜引入美学领域的“直觉形象”和“美感经验”概念,进而指出“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9]。基于“意象的物我一气”这一“直觉形象”特点,朱光潜再次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主客同构”的主要特征。

  同样,画家马蒂斯在谈及绘画创作时也流露出对“直觉形象”的类似物——“知觉的永久形象”的肯定与亲睐:“绘画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把知觉变成为一种永久的形象。”随着1908年马蒂斯《画家笔记》的公开发表,“永久形象”在“来源于自然”的前提下,又被画家明确表达成“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的“形象”。直至逝世前,画家还结合自身的实践感受,将“自然”与“我的精神”的这种融入过程,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里予以具体描述:“美术家同外部世界联合、进而渐渐地使自我与外部世界同化,直到素描表现的客观对象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直到他把它溶入自身中,能把它作为自己的创造物表现在油画上”,“当美术家画的对象出现在其构图中时,直接或类推地,他从周围的环境中捕捉一切能滋养他内心所看到的东西”。

  透过“进而”、“渐渐”、“直到”、“从而”等一系列时间副词,我们发现马蒂斯所认为的艺术创作中的“主客同构”过程含有了与实际创作本身相似的特点,同样充满了分明的层次感和时间的动态感。从周围世界获得的绘画“材料”与美术家脑中的“构图”,外在环境与自我,按照时间顺序,互不干涉、有条不紊地配合,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这里,主客体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作为单独个体的同时存在,是两个个体的统一。马蒂斯的这一观点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在对“经验的某种特殊态度和看法”[10]即“心理距离”进行系统论述时,所提出的关于创作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前后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颇为类似。

  相比之下,朱光潜审美过程中的“主客同一”则因审美主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主客双方真正具有了“交流”与“融合”之意。仍以“赏松”为例,朱光潜在《谈美》中这样谈道:“……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11]朱老的“移情作用”不仅把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审美客体,同时也将审美客体的姿态吸收于审美主体。所谓“物我同一”的境界“不单是由我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12]

  针对“主客同一”状态下的艺术主客体,马蒂斯所主张的“前后”、“因果”关系在朱光潜这里转变为关于主客两者并列、甚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的观点阐发。朱光潜这种将广义上的两个独立事件转变为一个事件两个方面的理论方法,某种程度上含有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色彩。

  尽管美学家朱光潜和画家马蒂斯分别就“欣赏”和“创造”两方面谈论“主客同构”的立足点不同,但以接受美学理论家伊泽尔提出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与美”来论,在艺术主体凝神创作或是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创造便成了欣赏”,“欣赏也就是在创造”。[13]于是,儿童“聚精会神”所至的“凝神之境”就为我们对读马蒂斯、朱光潜的理论学说带来可能性和意义性。而马蒂斯、朱光潜对“主客同构”具体涵义的阐释也因中西文化土壤和社会话语的差异为探索艺术领域的“凝神之境”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和发现空间。

  朱光潜关于主客体“融合”、“转化”的观点生成,一方面鉴于“审美”的“移情”特点,一方面也受当时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广泛流传的影响。其所采取的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述方法,在符合东方人思维习惯的同时,更有利于国内读者的理解及作品思想的交流与传播。

  马蒂斯在绘画创作时提及的主客“层次”、“顺序”关系,也具有其特定的语境义和文化义。作为画家,除了保持审美之心还需要具备实际创作时的清醒与理性,否则艺术作品便只存在于主体意识活跃的“构图”里而缺少现于纸上的井然和清晰。此外,马蒂斯“观点先行、论述从约”的西式思维也与中国传统的具象化表达方式颇为不同。西方文化的另一产物——基督教同样给马蒂斯的绘画创作带来启示。画家曾在《画家笔记》中对“洞察客观实体和重建时空”的艺术创作过程产生“虔诚”、“投入”等“宗教状态”和“宗教意义”的联想。

  摒弃覆盖在理论表面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因素,我们发现两位大师有关艺术“凝神之境”的共同关注。在对创作和欣赏两个领域“主客同构”的不同阐释中,他们之于认真、专注的“儿童眼光”的渴求和呼喊同样急切而真诚。

  三.儿童“创造”的眼光:练习“观看”与“想象”的“心理距离”

  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文末,生命即将枯竭的画家马蒂斯发出对“一切创造本源”的“爱”的呼唤:“需要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爱、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伴随一件美术品诞生的强烈热情和分析的深刻的爱”。这种“不懈”、“强烈”、“深刻”的“爱”再次指向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的“创造”主题:创造是美术家真正的职责,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

  然而此时的“创造”已穿透儿童“无功利”、“凝神”的眼光,超越“破旧”之义,近于“立新”之旨。对此,画家马蒂斯一改之前的“惜字如金”,结合自身绘画实践具体阐释这一新的“创造”之义:

  当我画一幅肖像时,我一次次回到草图上,每次我都是在画一幅新的肖像:这不是一幅修改的肖像,而是重新开始的完全不同的一幅肖像;每次我都从同一人物中提取出一个不同的生命。

  为了使我的研究更圆满,我时常借助于同一人物不同年龄时的照片:最终使肖像可能会显示出一个更年轻或有一种不同神态动作的人物,这个人物形象同他或她当模特儿时显示的样子不太相同,原因是我觉得这种神态动作最真实,最好地揭示了模特儿真正的个性。

  在第一阶段儿童眼光无功利性”的基础上,马蒂斯借助“一次次回到草图”、“重新开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神态动作”的阐释,给凝神的“观看”融入方法论的指导。他强调在不厌其烦的方法尝试与反复练习中见出“创造”的新意。这样的“观看”理论,早在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达·芬奇《微笑的蒙娜丽莎》等一系列名画的诞生过程中已产生积极作用。幼年达·芬奇画鸡蛋的有趣故事里也颇有这种练习式“观看”的影子。正是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和练习,达·芬奇才画出富于新意的各式“鸡蛋”,创作出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艺术精品。

  同是强调“创造”的重要意义,朱光潜美学中的审美创造在结合心理学之后,已脱离马蒂斯的“创作实践”,更多地显出主观“想象力”的成分。

  《谈美》第二章开篇,朱光潜以“心理距离”的提出,解释了 “家花不比野花香”、“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14]等日常生活现象。朱光潜认为,欣赏过程中产生的美和新意,在于欣赏者的“心理距离”。此处的“心理距离”,某种程度上可与儿童观看事物时所具有的想象力、联想力相联系。但是,心理距离又不完全等同于想象力,心理距离之“距离”是“适当”的。只有在创作者既摆脱了实用的目的性,又未远离凝神之境时,在两者的中间地带,想象力才会获得大展身手的机会。因而,朱光潜此处的“创造”虽然脱离了马蒂斯“观看”的实践和操作性,却也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意味。尽管如此,在创作者的梦境和幻境下,仍多有不俗的音乐、文学作品问世。弗洛伊德在其着作《作家与白日梦》中对此亦多有提及。这些以想象力为最初源头的作品,同样以一种梦幻的方式展现了艺术的“创造”力量。

  无论是马蒂斯的“勤学苦练”,还是朱光潜的“天马行空”,作为艺术生命力的源泉,“创造”均被两位大师置于各自理论的重要位置,起着统摄全局的作用,其核心意义可见一斑。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艺术欣赏和创作实践两种语境下的“创造”之义并不相悖,二者具备融为一体的共通性,可共同服务于艺术世界。创作者在创作前的准备阶段,借助适当的心理距离进入一定的审美之境,继而发挥想象力,达到艺术内容上的创造;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又通过反复练习,寻得适当之法,再次达到形式之再造。由此完成的艺术作品便具有了真正意义上形神兼具、“美”“新”双收的创造之义。

  四.人生的艺术化:“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与“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15]在《谈美》完结之前,朱光潜以一则“车行阿尔卑斯山谷”的故事,将其对艺术理论的阐发推及生活态度、人生哲理领域,将美学中“无目的的目的性”、“物我两忘”的“凝神之境”以及适当的“心理距离”等抽象理论,浓缩为一句启示人们简单生活、认真生活、享受生活的人生箴言“慢慢走,欣赏啊!”充满了诗性韵味和浓厚的人文关怀。这种“人生的艺术化”之美,同样见于马蒂斯《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画家不仅以自身多年的创作经验,更是以生命的最后呼声,呼唤人们:用孩童的眼光看待生活,追寻“伟大的爱”、“对真理不懈的爱”。

  五.结语

  法国画家马蒂斯和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尽管来自不同国家,涉足不同领域,两位人文大师关于创作和欣赏、艺术和美学两大领域的理论作品《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和《谈美》却为我们带来了同样的震撼和感动。

  画家马蒂斯立足绘画实践,从专业的角度,以漫谈却不失严谨的笔调阐释自己关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美学家朱光潜则结合心理学,以更为详细、更具系统性的理论着述展现“朱式”美学里的审美之义。在马蒂斯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朱光潜循循善诱、沉稳大气的理论论述中,读者既感受到西方民主氛围下艺术家的智慧之光,又领略到特殊时期中国学者的辽远之思。

  当然,《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和《谈美》这两部作品也因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前者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其过于抽象的思维方式和翻译后的语言文字,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而《谈美》在第一章中论及“实用态度”时对于“政治”因素的敏感和隐晦,整部作品中间“调和折中”[16]的论述方法以及凌空而起、“天马行空”的理论建构也让受众颇有“如鲠在喉”之感。

  透过理论文字及其背后的诸多外在因素,我们却能够发现在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上,马蒂斯和朱光潜这两位人文大师存在着难得的精神“共鸣”。他们均珍视艺术领域中“纯净”、“专注”、“创造”等类似儿童眼光般的可贵品质,他们同样对“简单”、“认真”、“诗意”的人生充满了亲近和向往之情。

  而这些,正指向艺术与美学的共通性,指向对读与比较《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和《谈美》这两部理论作品的可能性。在对马蒂斯艺术创作观和朱光潜美学主张的互观中,我们领略了朱光潜先生的学贯中西、马蒂斯先生关于绘画创 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在两位大师对于“人生艺术化”的论述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人生艺术与人生美学的迷人魅力。

  注释:

  [1][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谈美》[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9页。

  艺术的审美性例8

  一

  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凡是审美活动都具有功利性的一面,又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与文学、戏剧、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常常把思想教育、艺术教育等功利性的审美放在了重要地位。事实上,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所谓非功利性审美,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摆脱了私欲杂念、忘却了功利目的,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愉悦的审美状态。黑格尔曾经用一个生活事例生动地描述过这种状态。他说,“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喜的神色去看水中所见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件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黑格尔不仅浅显易懂地说明了什么是艺术创造,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非功利性的审美。影视艺术鉴赏不仅具备思想和艺术的教育价值,也具有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审美价值。

  首先,影视艺术是一种直觉审美的艺术。法国的柏格森认为,直觉是发自人的生命本能的心灵内省,是一种非理性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直觉是真正与鉴赏对象化成一体、打成一片的,可以达到从整体上直接抵达对象本质的感悟,它实际上是鉴赏者本能化的无意识反应。直觉性审美就是直接地把握或领悟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不通过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而在一刹那间完成的鉴赏活动。它常常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而聚精会神地观赏艺术形象,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所以,影视艺术的这种直觉性审美就处于一种忘却目的和杂念的非功利状态。

  影视艺术直观性的画面和镜头所展现不仅是曲折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瑰丽的社会画卷,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之美。当我们欣赏到画面上重峦叠嶂的青山、波涛汹涌的大海、白云和蓝天的镜头之时。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舒畅、精神的愉悦,我们没有必要去挖掘和品味其中的意蕴和思想。这就是一种非功利性审美。此外,影视艺术更多地展示给我们的是艺术之美。即便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场景,也包含着丰富的非功利性审美。比如人性之美,风俗之美同样也包含着精神愉悦的审美价值。在影视艺术鉴赏中,就色彩鉴赏而言,《黄土地》中那西北大地的土黄色,让我们直觉到农民的淳厚:《红高粱》那鲜红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就声音鉴赏而言,《生死时速》中的地铁大碰撞《龙卷风》中奇特的自然景观,都借音响再造了一个真实的时空,给人们带来如临其境的心理与情绪的审美体验。

  其次,影视艺术又是大众化的娱乐文化。绘画、雕塑、书法、舞蹈、诗歌等艺术,没有哪一个能像影视艺术那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审美基础。当今是文化发展的多元时代。是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大众文化是休闲化、娱乐化、时尚化而又广为传播的文化,这种文化一般内容浅显,直白通俗,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影视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大众文化,它所展示的直观视象,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即使是人的潜意识,它也能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理解而走近大众,甚至超越国界和民族。

  大众鉴赏者常常处于现实的人世关系中,受着现实中各种矛盾的牵涉,有着许多实用的、功利的事情要办,总是被无穷无尽的烦琐事务所包围着、压迫着。他们的精神和情感往往被这些世俗的欲望、功利和矛盾所压抑着,他们的思想也被社会的某些观念、传统和法规所束缚着。所以,在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道德的说教、思想的教育,也不是背上沉重的枷锁去审视人生的悲苦和思索社会的责任。他们最需要的是如何获得身心的放松、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这种非功利性的审美。影视艺术最能通过其直观的画面和镜头、深邃的艺术意境吸引大众鉴赏者。当鉴赏者进入审美的虚静状态之时,其实用的狭隘的功利观念就消失了,烦琐的世间各种矛盾已暂时忘却了,精神会变得格外明净、空灵、宁静和愉悦。

  二

  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要求鉴赏者摆脱功利束缚。追求精神愉悦。但是,这种精神愉悦不是简单的生理,而是一种从现实中升华上去的审美精神情绪。

  所谓生理就是肉体的,也即身体的。这种是一种低级的。它往往使我们注意到身体某个部分的。而且最惹人注意的是出现的器官。它只会使人局限于器官感觉之内,沉湎于肉体的之中。因此,它是一种粗鄙的、自私的。例如,观看是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的,它引起的只能是生理上的,唤起的是比较卑贱的联想,它最容易使人沉溺于追求自私的感官和的满足。所以。它绝不是艺术鉴赏,因为它摆脱不了肉体欲望的功利诱惑。这种也绝不是审美的精神愉悦。

  当然,审美的精神愉悦又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但它能够超越一般的生理。艺术鉴赏活动必须依赖无障碍的、机制健全的生理器官。美国当代美学家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人的感觉当然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进行的,但他们在审美经验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中,视觉和听觉起着主导作用。在黑格尔看来,视觉和听觉甚至可以认为是“认识性的感觉”,其他感觉则完全与艺术鉴赏无关。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之所以比其他器官更具有审美能力,是由于其社会化程度更高。所以,听觉和视觉所获得的美感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了,它超越了生理而进入了人的精神愉悦的层面。

  在影视艺术鉴赏中,我们的灵魂仿佛乐于忘记它与肉体的关系,忘记自己所置身的现实俗尘,从烦闷的现实与困顿中超脱,幻想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广袤的宇空。而这种超脱的幻觉使人感到无限的轻松与喜悦,享受到现实生活中任何时刻也不能享受的无限自由与美感。正因为处于超俗状态下的精神明净,世俗杂念就统统丢弃:正因为超越了生理器官的和观念,因而使精神纯粹,就不会掺入感官的欲念和的追求。影视艺术的审美与色情影视的观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获得的是精神愉悦的审美,后者获得的是只是肉体感官的刺激。所以,面对影视艺术中的情爱镜头或画面,真正的艺术鉴赏家绝不会带着荒淫好色的眼光去观看。也不会产生低级的联想。

  非功利的精神愉悦又是一种纯粹自然的、美的愉悦享受。在影视艺术鉴赏中。往往由于鉴赏主体自身的艺术爱好和鉴赏情趣,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于某一种风格的影 视作品之上。有人喜欢好莱坞战争大片,有人喜欢缠绵的言情片,有人喜欢虚幻的武打片。尽管他们欣赏的风格不同,但他们都是以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态度去对待艺术观赏对象的。这种选择仅仅是因为艺术作品本身的缘故,而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

  我们知道,影视艺术鉴赏和通常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在通常的认识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事物看作是实现自己意志、行为、观念的种种利益的工具,带有明显的思想行为目的和观念性。其动因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功利。而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就不为社会观念所约束与强制,不受功利主义的干扰。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事先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以某种固有的观念和意志力去强制自己鉴赏艺术作品,他不会获得真正的艺术美所带来的愉,甚至会将自己引入纷乱的痛苦之中。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要描写罗伊上尉和芭蕾舞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下邂逅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罗伊上了前线,很快传来了阵亡的死讯。玛拉在失望中又穷又饿为生活所迫,开始了卑贱的卖笑生涯。战争结束后,被误传阵亡的罗伊回到后方,这使玛拉悲喜交集。虽然罗伊情意绵绵,而玛拉却因曾经失足而感到羞愧难当,自卑自己不配享受巨大的爱情幸福,最终投身于隆隆开过的军车的巨轮底下。整个影片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一对青年的悲剧命运。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只会为罗伊和玛拉的爱情悲剧深深地打动。为这一对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而无限遗憾。如果我们不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于影片的情节本身。而用意志力去支配自己竭力思考影片表现的是什么、宣扬和歌颂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就会被功利和目的所纠缠而无法获得精神愉悦。

  三

  艺术的审美性例9

  中学语文课本选进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创造了许多鲜明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源自现实生活,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具有典型性和审美特性,同时,艺术形象又典型体现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人格期待,它们的理想化特点比较符合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纯真,善良,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渴望远行,渴望走入成人世界,对世界还保持着一种特别清明的看法,但在这次远行中,却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自我与他人的困境。而这些都和我们学生身上的某些特点不谋而合,一样的渴望长大,一样的遭遇困惑和尴尬。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本、课堂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对这个艺术形象进行鉴赏时,会对这个人物的遭遇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共鸣,他们会不自觉的在“我”的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并把自己的喜好、思想感情投射到“我”身上,在“我”的身上寻找自己内心同样蕴涵的某些美的品质。也就是说,他们在体验人物美的同时,也发现了美的自我。

  文学作品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问,人们在阅读文本鉴赏文学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情节等,对文学形象进行反复地观照,然后对其做出评价。当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文学形象身上,比如余华笔下的“我”身上,发现了自我美的品质后,他们会对人物(形象)美反复进行品鉴、观照,并与现实中的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然后在强烈的审美愉悦中对某些美的品质产生温暖的认同,因而对具有这些品质的自我产生认同。这是情感上的认同。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审美范畴的另一类人物:“丑”的人物。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孤单的“我”相对峙的是一群人,司机,骑自行车的人,开拖拉机的大汉等等,他们的暴力,残酷,冷漠,与我的任侠仗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丑”的形象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细部上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炎与丑进行全方位的对比、观照,把情感认同上升为在理性认同,从而在实践上自觉的去追求美,抵制丑。这是对自我的理性认同。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学生的自我创造最终要通过写作来完成的。在审美体验和审美观照的过程中,学生被带入想像世界中,使想像力空前丰富和活跃起来,思维追溯过去,展望未来,调动表象储存,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全新意象。通过对意象快速转换和组合,就有可能获得令人向往的灵感或顿悟。当学生的个体体验、切身感受,独特的以至创造性的解读,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鼓励,就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就会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认同诉诸文字,在创作中完成对自我的审美期待,在创造美的形象过程中实现美的自我。

  由于各种原因,当代中学生是非观念淡薄,美丑界限模糊,特别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自私心态膨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席。语文美育在培养社会人方面有何特殊的作用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美育是侧重予情感的教育,语文美育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课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本能的情感:喜、怒、哀、乐、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事业情等等。在整个中学阶段,审美主体(学生)不断的进入审美客体(作品),一而再再而三的沉浸在这些丰富的情感中,反复的体验这些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他们会学会尊重、理解、善待他人,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表现社会美的名篇。它们中有表现毁灭之美的悲剧,也有寓庄于谐的喜剧。它们或揭示国人的劣根性、民族的苦难;或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病态;有的作品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有的则描写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读这些作品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社会人。

  艺术的审美性例10

  艺术创作的特征和当代审美要求的特性,都要求我们必须把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艺术家个人的独创性作为新的重要思想观念来研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审美活动的产物,各种艺术在审美艺术创作;审美特性;主体审美感;

  充分发挥艺术的审美特性,发挥其“优势”,将有利于我们提倡的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艺方针,使艺术更好地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于人民的审美要求。就如何能解释艺术创作的审美特性笔者认为:

  第一,单纯的视觉美――并不是美的感受之全部

  首先,绘画创作是属于视觉艺术,通过观赏展示给人以可视的美是它的重要特点,同时又能给人以美的联想。这如同音乐一样,从其旋律、节奏、音调、节拍、力度和声对位等表现手段就具有从情感上发生影响的感染力,并引起听众的无限联想,而艺术创作与欣赏也是如此。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把人的情感里最细腻、最高尚的、最美妙的东西表现出来。相反,那些让人一看作呕的绘画作品和形象以及画中糟粕精神思想内容是不会引起人们美的赞赏的,更不会令人以美的意境来评判和加以形象的描绘的。

  绘画最明显的特长,就是给人们和观者带来视觉上美的感受。然而,绘画上的美不仅仅来自于悦目,单纯这一点还是不够全面的,因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的绘画作品却不一定在形象上都是以周正的标准造型来取胜,但同样又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因为称其为美的创作内涵与绘画所表现的、深刻的、令人赞赏的思想是大众欣赏的,社会需求的一种公德,表现出了形象中存在的美与善的本质,是人纯洁心灵和美的行为组成的崇高境界。这就是绘画创作中独有的特性――即真正的审美价值,它比形象上的美更具有深层的含义。

  绘画创作是通过对正义和善良的颂扬,来赢得社会及人们的欢迎。这其中必然体现着作者对善良的赞美和爱慕。读者通过观赏绘画作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一幅绘画的美与不美,单从客观现象的如何描绘还只是一个方面,并且也是不够的。必须看到其创作的主题形式及作品对被描绘的事物的审美情感和角度的把握。这就验证了有些题材表现虽然形象是丑的,但作为一幅艺术作品仍能给人们美的享受,这即是艺术创作内在精神的成功表现与歌颂。通过题材的表现,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美的审美情感及对正义的申张,对邪恶的鞭挞。绘画创作中的唯题材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它错误的、片面的、并从表面来理解创作的内容,缺乏对创作主客观内容的统一及由表及里的正确审美方式的准确把握。也淡化了把作者心灵化的追求,并作为精神产品通过绘画所表现出来的这个重要过程。因为这里包含着艺术工作者鲜明的爱与憎及审美情感的判断和审美特性的全部流露。

  第二,直观性是艺术创作的优势,主体审美感的“真”是艺术之最美

  从绘画创作的发展过程来看,优秀的、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都创造了一系列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他们以“真”的直观性,使观者如身临其境,直面其人物一样,有许多东西看了往往是可以意会,但不可言传。绘画生动的“直观”是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以揭示本质的“真”为宗旨。由此说,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在再现生动具体的直观形像上,绘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而言建筑与装饰工艺美术虽说也是造型艺术,但其趋于抽象的外貌,就谈不上所表现的思想具有深刻性和宽泛性及真实性。

  在我们观赏历史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时,多少会给我们提供当时社会的政治、风土人情、生活景貌的。如当我们观赏唐代的仕女绘画时,就立刻会给我们展现了唐朝宫廷仕女生活具体的直观形象,无论是从人物形象、头式、服装、道具等等,都让读者获得了最真切的盛唐时期的生活原貌,不然我们何以能想象得到唐代生活该是什么模样呢?而现代优秀绘画作品《我的父亲》则从一个更真实更感人的农民形象给观赏过它的每位读者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由此说,绘画创作不仅是美的表现,更重要是一个时代各种信息记载,也是当时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传递,验证了“存形莫并于画”这句话含义。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摄影获得形像的手段高超,但并没有影响绘画的真实和直观性优势的存在,这是因为绘画创作依然能以特有的生动直观性、主客观审美内容的丰富性和表现复杂内涵及激发审美体验的多方面性,诸多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优秀绘画作品已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那就是仅仅依靠彩色胶片和镜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就充分体现了由形而神、由神而质的专业论述。留给观众这些强烈的观赏感受,向我们证实了绘画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是任何艺术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社会主义艺术创作之宗旨,要求我们要重视艺术作品的真实,但往往只注意被描绘的主观对象的真,忽略了艺术中的主观因素对主体审美感的真情美感也是不可以的。俗说,无真情亦无真相也。我们艺术创作提倡的就应是主观感情的真实,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重要特征。

  第三,去其低俗,倡导健康创作之情趣

  绘画作品具有真情实感,才能给人以享受。审美不能缺少情趣。人们的审美活动与感情、兴趣有着不解之缘。无情无趣何为美术作品,艺术创作中作者审美意识被称其为情感,这都是与动情、有兴趣紧密相关。艺术是传达感情思想的,一幅优秀感人的绘画作品,在打动读者之前,作者本身应首先被其所感动,连作者本人都无动于衷,何以去感动别人呢?独具的构图与章法不仅能使人充分领悟到绘画内容的动人之处,而且还能使读者领悟作者的艺术手段之高明而带来的审美和愉悦。优秀的绘画构图是作品审美特性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仅能以独特形式反映其中的内容,更能体现艺术创作者的聪明与才智。

  从审美观点上讲,没有情趣就缺乏内容。欣赏绘画是这样,艺术创作同样也是如此。空洞的手段,低俗的作品是不能给人们带来美感的。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或从一般人的审美观点来看,都说明美感是以情感上的爱好和浓厚的兴趣为出发点的。美学家们贯于把美感称之为“趣味”,不懂其中,就自然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富有趣味的作品。

  从艺术作品创作上讲,没有趣味的作品是乏味的,绘画创作趣味也有高低之别,要善于把握从审美特性角度认真去思考。

  第四,创意巧妙,独具匠心


艺术的审美性模板(10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因为它错误的、片面的、并从表面来理解创作的内容艺术的审美性模板(10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艺术的审美性模板(10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部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