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6 23:50:05

体育常识十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体育常识十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教育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过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体育常识十篇

2、体育运动的常识十篇

3、体育常识

  体育常识篇1

  关键词:体育常识;初中教学;意义

  对于体育常识的认知模糊,在一定的场合下肯定会闹出不少匪夷所思的笑话。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开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出知识结构层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体育常识理解现状

  就像足球菜鸟对“越位”的理解一样,对足球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的初中生,通常情况下对“越位”的讲解大概和菜鸟所表达的并无太大差别。应试体制下的中学教育,体育课程被主流课程霸占、侵蚀已经成了无可争辩的事实,一周下来能够正常上足一节体育课,对于学生和体育教师来说也算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考试大纲对体育成绩的考核流于形式,学校教研组将体育课程置于所有教学重点课程的最末端,家长认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表现,学生尽管十分喜爱,但由于注重主课学习的成绩,最后不得不将运动爱好搁浅。整个社会氛围对体育教育的忽略,直接导致了体育常识教育在中学阶段的缺位,出现“越位”菜鸟言论的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

  二、中学体育常识解读

  1.健康常识

  一切体育运动的核心前提都是健康,在中学户外体育课程开展之前,教师都会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程度的热身拉练,其目的是保证学生肢体机能活动开来,避免在体育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肌肉痉挛的状况。新课标体育教学原则包括以下方面: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直观可读、循序渐进、综合创新、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巩固提升原则。这些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课程指导,体育常识对健康型的体育活动作出了重要补充,如,运动前期热身准备,运动过程或运动停止过渡阶段的体能维持,运动结束后的机体状态和能量补充,涵盖了体育运动健康教学层面的所有基础知识点,对中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例如,人在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其原因是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身体内部的盐分会随着汗液大量排出,大量、急性饮水会迅速降低血液渗透压力,破坏身体机能内部的水盐代谢平衡状态,导致间歇性肌肉痉挛症状发生,影响人体生理运动机能。同时,由于人在运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通过增加呼吸、心跳频率来增加供氧量和供血量,以保证运动有效开展,大量、急性饮水会使胃部短时间膨胀,身体血液循环流量急剧增加,阻碍膈肌正常工作,加重心脏负荷,不仅对运动继续开展不利,甚至会给生命安全带来不堪设想的直接后果。这种缺乏常识、伤害身体的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不予提倡的。

  2.竞技常识

  一切体育专项活动都有其竞技的规则,缺乏了基本规矩,竞技比赛就会在毫无公信力的条件下失去所有观众。竞技比赛的基本规则在中学体育课堂上是需要完善和补充的,近些年来,体育项目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种类越来越多,逐一去认知了解对时间限制异常苛刻的中学体育教学而言是极不现实的,因此,大体上了解常见体育项目的竞技规则,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如,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跳水、游泳、帆船、赛艇、龙舟等水上运动,以及体操、射击、赛车、冰壶、高尔夫、击剑、举重、围棋等关注度相对较少的路上运动。这些运动项目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都有可能会接触到,中学阶段对基本运动常识的讲解示范,对于学生将来融入正常的文化生活是很有必

  要的。

  三、普及体育常识的教学意义

  体育常识,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关乎学生今后健康的运动生活。饭后进行剧烈运动,将本该流向胃部、增强胃动力的血液强行牵引到身体的运动器官上,阻碍胃肠正常消化工作,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倘若学生并不知晓这种基本的运动常识,长期坚持饭后立即运动,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目标追求就只能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口号了。

  体育常识存在于运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掌握良好的体育健康常识和体育竞技规则常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文献:

  [1]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体育常识篇2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系,北京100009)

  摘 要:“首席培训师”的出现是教师培训专业化的重要标志,“首席培训师”主要负责教师培训项目的策划、管理和具体实施。结合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展,在分析“首席培训师”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基础上,提出“首席培训师”应该具备的五种意识:质量意识、引领意识、整合意识、沟通意识和研究意识。

  关键词:教师培训;首席培训师;中小学;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807.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78-04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师培训工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化推进,规范对教师培训从业者的职业标准与资格认定等要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北京教育学院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院校,先后承担了大量“国培计划”、省市委托培训和北京市的校长教师培训工作,并以高质量的培训实效在全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2014年,我院率先在培训项目管理中实行“首席培训师”负责制,由“首席培训师”负责学科项目的策划、管理和具体实施。本文结合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实施,围绕“首席培训师”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分析“首席培训师”应该具备的五种意识,以此探索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途径,旨在科学推进专业化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1 首席培训师的职责和任务

  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使用指南”中指出“‘国培计划’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组织集体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借鉴这一岗位设置的具体说明,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首席培训师”应该担负以下几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根据需求调研确定培训主题;总体设计学科项目的实施方案;构建培训课程与师资队伍;引领、组织、监控实施过程;主持围绕培训主题开展系列教学活动;进行项目绩效自评,跟踪检验培训效果等。总之,“首席培训师”履行职责的情况和效果,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和实效。

  2“首席培训师”应具备的意识

  2.1质量意识

  教师培训的实效如何,质量是关键。因此,作为掌控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核心,“首席培训师”首先应该树立的就是质量意识,且这种意识要贯穿于培训过程的始终,具体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2.1.1培训前的充分调研

  培训需求是培训的出发点,也是培训的归宿所在。培训需求调研是否充分,分析是否到位,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培训需求是多层次的,不仅有学员个体的人员需求和工作需求,还要考虑所在学校的组织需求,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和文件要求。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项目的“首席培训师”不仅要能够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挖掘,分析其在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专项技能、教学能力或是体育科研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还要思考国家、政府关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各类文件精神,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综合考虑确定培训主题。

  2.1.2 培训中的严密监控

  决定培训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培训过程组织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为此,“首席培训师”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及时了解、全面掌控学员对于培训实施的反馈,在“业务班主任”的协助下,要努力做到“三要”:一要随班听课,及时关注课堂效果,把握授课教师与学员的教学状态;二要组织学员随堂填写《研修日志》与《课堂评价表》,对评价表进行汇总分析,从中把握学员的收获、问题与需求,为及时调整培训提供依据;三要经常组织座谈、访谈,与授课教师、主管领导沟通,及时完善研修计划。

  2.1.3 培训后的绩效评估

  “首席培训师”对自己主持的培训项目和组织的培训活动负责,其中的一项标志性行为就是能够“衡量和辨明白己的培训工作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工作改进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培训后的绩效评估,特别是基于培训成果的客观的自我评估,是“首席培训师”质量意识的具体体现。此外,培训质量和实效性还体现在教师回到工作岗位中对于培训所得的迁移和运用。因此,作为“首席培训师”,在培训结束后,还应深入到学员所在的中小学校,深入到其执教的体育课堂中,观察学员教学行为是否产生积极的转变,并思考结果(产生或未产生转变)产生的原因,结合培训追根溯源,积累培训经验。

  2.2引领意识

  “首席培训师”要有在思维上和行动中引领培训项目实施的能力,要具备在专业领域和培训过程中“双重”引领的意识,即既要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还要熟悉成人教育培训规律与培训方法,能够对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流程有全面的掌控和把握。

  2. 2.1培训主题领域的专业引领

  主题式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其优点在于培训目标着眼于“点”的突破,对教师某一方面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避免以往很多教师培训项目力求面面俱到实而蜻蜓点水的弊端。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培训对象需求,分别为学科项目确定了“教学微案例创新”、“体育学法指导”、“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体能增强指导”、“体操教学能力提升”以及“体育游戏的开发创编”等不同的培训主题,相应的每位“首席培训师”也都是长期关注、研究这些领域并积累了一定的学科基础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对其有效地主持和深入地参与培训活动,能够提供专业能力上的保障。

  2.2.2培训实施全程的环节引领

  如果说“培训师”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培训任务的方案设计、人员组织与活动实施的专门人员,则“首席培训师”应该是具备激励和引领能力,并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关键环节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人员。首先,“首席培训师”应该对自己设计的培训目标与培训流程非常清晰,引导培训向预设目标有序进行;其次,还要能够前瞻性地预见各种主客观因素可能对培训实施产生的影响,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培训的进程进行微调,以保证培训活动顺利地开展。在培训实施过程中,“首席培训师”应该能够对个体研修、分组研修和集体研修多种环节科学组合,定期组织学科项目范围的研修阶段汇报和成果交流,做到“及时了解、全面掌握、收放结合”。因此,我们选定的“首席培训师”都是具有三年以上参加过“国培计划”和北京市体育教师培训项目学科培训管理的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有清晰的目标导向,同时具备调控培训进程的能力。

  2.3整合意识

  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顺利实施,必然涉及教师教育的各种关键要素,需要在课程系统、培训模式与教学团队之间做出做合理的配置。因此,统筹和整合各种有利于培训项目实施的资源,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为培训活动的开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样是“首席培训师”不可缺少的专业意识。

  2. 3.1 培训课程的整合

  课程是教师培训项目的核心,任何形式的教师培训都必须以课程为载体来开展。在教师培训日益系统化和标准化的今天,作为“首席培训师”,固然要有根据教师发展需要开发新课程的能力,更要具备根据培训主题整合培训课程的意识。一位成熟的教师培训师,应该能够根据培训对象的特征和需要,科学地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的培训课程整合成为一个系统。

  表1是2014年针对北京市郊区小学暑假期间体育教师设计的培训课程。从中可以看到,围绕“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的培训主题,培训师进行了精心的课程整合:在内容分布上,考虑了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主要运动项目与游戏的对接;在层次分布上,兼顾了体育游戏的内涵理解、方法拓展、创编开发以及问题诊断的不同需求;在类型分布上,既有传统的以集中面授为主的课程,又有强调学员参与的实践研修型课程,兼之任务驱动式的课题研究和成果形成类课程,并在此过程中辅以网络指导类课程,以多样化的形式保障课程的吸引力。

  2.3.2 培训师资的整合

  北京作为首都,具备特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在组建各学科项目的培训师资时,各位“首席培训师”充分发挥了整合意识,选择和构建了一支包括学校体育领域的学者、教授,体育教研员以及一线优秀体育教师等组成的培训师资。以“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的专业修炼”学科项目为例,“首席培训师”聘请了首都乃至全国在体育学法指导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构成培训师资,包括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东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教师研修中心(学院)的学者,以及多位来自一线学校的体育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等,力争做到专业突出、结构合理。可以预见,随着各种社会培训机构“入侵”教师培训领域,在竞争加剧的同时,也为教师培训课程和师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3.3 培训方式的整合

  随着教师培训专业化的日益深入,传统的以单一的专家讲座为主的培训方式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培训方式的有机整合。对于体育教师培训项目的“首席培训师”而言,正视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坚持“理论学习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的原则,将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更科学地进行组合,用于培训活动的开展之中,是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解决一线教师参与培训主体积极性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培训中的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运动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开展。总之,只有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整合多种培训方式,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培训实效。

  2.4沟通意识

  “首席培训师”是一个既不同于部门负责人,又在项目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性岗位。一方面,他作为学科项目的管理者,对涉及培训的人、财、物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另一方面,这种管理者的行政权限只局限于学科项目范围内,而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要依赖于培训项目之外的各级行政机构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因此,“首席培训师”的沟通意识至关重要,他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外能处理好各种关系,为培训搭建顺利实施的平台,对内则要有清晰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项目内部各种人群的关系,使培训工作运转有序。

  2.4.1 内部的沟通

  内部的沟通首先体现在“首席培训师”和“业务班主任”之间的有效沟通之中,作为学科培训团队的主要角色,二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协同配合至关重要。其次,作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关系,“首席培训师”还应该特别注意与学员之问的沟通。培训活动的实施离不开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的贯彻,但同时需要进行人文化的管理,努力做到严格与灵活相济、制度与情感相融。除了各种显性管理手段以外,还要注重发挥隐性管理的作用,创设人与文化和谐的培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被培训者,这些都是“首席培训师”工作中沟通的重要内容。

  2.4.2 外部的沟通

  培训项目方案确定后,从组班招生、建章立制到开班典礼,从日常管理到授课教师的上课安排、进度调整,从随堂听课、调查反馈到培训建议的提出,从下校观摩、考核结业到成果展示,从学员用餐到交通用车,“首席培训师”均要逐一落实,做到环环相扣,培训过程才能不出纰漏。为了减少“首席培训师”的这些“计划外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引领中,北京教育学院通过制订各种制度规范,规定了财务、后勤、行政等各方面在教师培训活动的工作职责和对培训活动的支持。尽管如此,“首席培训师”的外部沟通能力仍然非常重要,这种沟通包括与二级学院、系室领导的工作汇报,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学员所在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员以及学校的情况反馈等。

  2.5研究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新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使教师培训者、培训机构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而应对这种挑战的最佳途径就是教师培训者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学习和研究意识。对于“首席培训师”,只有强化自身研究意识,以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做终身教育的传道者和践行者,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于教师培训者素质的更高要求。

  2. 5.1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

  作为培训者中的领军者,“首席培训师”通过教师培训活动的组织,担负着为教师“送炭”的艰巨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在具备较为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关注体育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与此同时,“首席培训师”一定要走进学校,走进体育课堂,走进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中,了解体育教师,探索教学规律,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一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才能设计和提供一线教师最满意的培训。

  2.5.2体育教师发展规律研究的意识

  教师培训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首席培训师”应该通过系室统一组织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和个人的学术研究,认真研读“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从中了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规律,探索“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骨干期和卓越期”等不同阶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体育教师的成长搭建培训平台。

  2.5.3教师培训活动创新研究的意识

  专业化的教师培训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培训人才,专业化的教师培训人才的核心特征之一在于其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和理念。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首席培训师”,除了要具备热爱培训事业、坚守培训信念、追求培训理想的职业操守之外,加强对教师培训活动内在规律和培训模式的创新研究意识也同样重要。这不仅要求“首席培训师”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培训经验,更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展对培训工作的创新实验,开发更加丰富的培训资源,探索更为科学和高效的培训模式,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不断发展。

  体育常识篇3

  一、防止课堂伤害事故发生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的体育活动展开的,学生在教师给予相应指导的前提下,借助有关体育器材进行身体训练。学生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的相关活动进行有关体育内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完成身体锻炼。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因为理论知识不完备、经验储备不足或是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而造成身体伤害等意外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造成身体残疾。严格的体育课程课堂常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此类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在课堂常规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硬性规定与安全教育及相关的意外预防措施,使学生牢记并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的课堂常规。严格的体育课课堂常规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河北某所初中学校的建校地址与某繁华地段距离较近,该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时,将严禁私出校门列入课堂常规管理条例中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就有效防止了学生因好奇偷出校门而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了课程的正常进行,对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二、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与理论

  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明确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有关体育知识,以提高身体素质。严格实施课堂常规,能够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并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迅速并且深刻掌握和理解教师课上传授的技能等。若教师没有按照体育课堂常规安排课程,例如在教学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时,教师没有事先按照课程与课堂常规的要求做好上课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安排,并对课上将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准备,就会导致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课堂讲解时经常出现停顿或是现场处理课堂常规问题,耗费了大量时间,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而课堂常规的设置与实施,对于提高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三、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活动能力,一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必须有正常并且稳定的课堂教学秩序。尤其是对于体育课这一类较为开放和自由的学科,就更加需要设置合理并且严格的课堂常规保证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当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课堂常规的认知模块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就得以顺利实施与开展,教学过程将趋向稳固。例如有的体育教师课上制定了严格的课堂常规,如上课不许窃窃私语,有问题要向老师提问等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在课上根据课堂常规井然有序地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不喧杂、不吵闹,使课堂教学秩序得到维护,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质量随之提高。课堂常规对于维护与维持体育课堂的教学秩序有极大作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不可估量且无法替代的积极影响。

  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体育常识篇4

  一、高职院校体育素养与体育个性

  高职院校体育素养的内涵。一般而言,素质往往是内在的与相对稳定的身心特性及其伴随的基本品质结构,偏重强调静态方面的结果。但是,我们所说的素养主要是经过后天的修习涵养与培养,侧重强调的是特有素质逐步养成的动态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是一个逐步养成的动态过程。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每个人心灵中,可以比喻为在微睡着的体育智慧女神的高度统辖下,存在一座体育超级矿藏掩埋着体育潜能,实用型培养过程就是把这种人类潜能体育素质进行系统开发。高职院校体育素养对身体产生作用表现为育体,培养体质与健康;如果针对育心方面,则体现为精神品质方面的塑造。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个性的内涵。学生的体育个性通常是指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经常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具有某种比较稳定和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总体反应。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个性是先天的和经过培养以后的个性所反映出来的学生日常体育行为与独特的体育思想等特征。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个性一般包括体育兴趣与体育爱好以及体育性格与体育能力多个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个性如果表现在道德层面,通常可具体表现为公平与公正,诚实与文明,积极进取与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与顾全大局等体育精神衍生的道德风貌等。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目前尽管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为旧的体育教育思想往往根深蒂固,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不能够正确评价,终身体育意识与实用型体育观念尚未养成。

  二、高职院校体育素养实用型培养的内容要素

  高职院校显性实用型体育素养的构成。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养主要应该包括身心素质与人文素质两个方面,在学术界前者通常称之为显性体育素养,后者则往往称之为隐性体育素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显性体育素养通常是指表露其外的容易为人所掌握和评价的体育素养,一般包括学生本身的人体素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多个方面的体育素养。而且学生的人体素质通常又叫体质,一般是指人的身体形态与生理机能与特殊的身体素质以及各种不同的心理素质,很多是在遗传变异以及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系统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身体与心理特征。很多情况下的锻炼运动,往往可以改善与提高人体素质。学生的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与体育保健知识以及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和众多的体育人文知识等。

  高职院校隐性实用型体育素养的构成。高职学生的隐性体育素养往往难以为人所掌握与评价的体育素养,主要包括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以及体育个性与体育品德等方面的体育素养。高职学生的体育意识通常是指体育这一强烈的客观存在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高职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具体过程中自然而然所产生的思想观念与特殊心理活动的总和。高职学生的体育意识通常包括体育价值判断与相应的体育情感体验等两个核心要素。高职学生的体育价值判断通常就是对体育的正确认识与理解。高职学生的体育情感体验包括体育参与意识,相关参与社会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相关的奉献与效率意识以及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等。高职学生的体育行为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僵化固定的模式与表现。

  三、高职院校体育素养实用型培养的途径

  高职院校体育素养实用型培养要准确掌握用人市场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体育素养实用型培养可以和用人单位建立稳定而长期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体育素养的未来期望与现实评价,根据学校自身以及学生自身的体育素养的综合现状,不断及时地调整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方向与内容等,并力求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不断改革高职体育教学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法等。相应地对高职学生而言,自身通过研究用人单位对急需的高职毕业生所应该具备的体育素养的具体要求,自觉开展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体育素养的自我设计与锻炼自我培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体育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体育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在学习期间就能够与社会进行很好的对接。

  高职院校体育素养实用型培养要有科学的操作办法。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养实用型培养可以多注重操作层面的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力求从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在大一新生时候就增强健康意识与知识储备。二是尽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实用型的体育运动技能。三是尽量丰富课外体育趣味活动的内容,科学地建立起与高职体育课相配套的实用型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四是建设并渗透高职体育文化,逐步形成实用型的高职校园特殊的体育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高职大学生特殊的体育锻炼浓厚兴趣。五是完善学校应有的体育设施的建设,多开展竞技活动与比赛,在竞争中提升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常识篇5

  1 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身体乃健康之本。运动健身有助于睡眠,可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缓衰老。中国有句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也如此,经常运动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器官调和、代谢正常、健康长寿。据报道,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原因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保健,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说明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2 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兴趣会激发人的情感。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他的感情也就越激烈,情感越强烈和越投入,则对事物的兴趣越浓。体育兴趣就是对体育活动的喜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意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一环。

  少儿时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可能是受广播、电视等有关各种运动的宣传的影响,可能是受家庭、社会成员的带动,可能是受学校体育课的推动。最初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有健康或竞技的含义,主要还是对一些运动器械、运动场所等感到新奇,受兴趣和从众心理的驱动开始体育运动的。而人们正式接触体育运动应该是从学校体育开始的。在这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体育教师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最初阶段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出示阶段给其一个良好的开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入手。

  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改变以运动技术训练为主的做法,大量引入社会、生活体育段的内容,使其与将来的大众体育接轨,使体育真正做到经常化、生活化、乐趣化和终身化。

  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循循诱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去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的体育兴趣,主动积极的走向终身体育。

  3 终身体育锻炼的自我体育意识的培养

  “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由此引申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待体育在思想。

  情感、行为、个性以及有关体育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等各方面的认知。

  感觉、评价和调控等心理过程。“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呢?

  首先,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中学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要了解自我,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

  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水平。特别是要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第三,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在反复不间断地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体育的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活动的主体。

  4 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终身体育习惯是经过反复联系形成的不需要一直努力和监督就能维持锻炼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如果人们经过体育实践之后,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积极性的体育动机一一终身体育动机也就形成了。而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加速这个过程,使学生及早的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体育常识篇6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在教育方面逐渐进行改革。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对幼儿园进行常识教学。文章主要针对现在的幼儿园常识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掌握多媒体教学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很好的增加幼儿教学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幼儿园常识教育

  现在的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视,并且对幼儿教育质量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导致幼儿教育发展受到非常大的挑战。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很好的改善幼儿常识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将枯燥的教学环境变的更加生动活跃,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知识便的生动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常识性教学的改善。

  1多媒体教学提升幼儿常识教学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动力之一,特别是对幼儿时期的教学,学习兴趣更是非常重要。在这段时期,幼儿的学习控制力比较差,并且不能将注意力进行集中,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等都不够强,加上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手段比较呆板,孩子们在学习中更加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进行幼儿教育创新之前对于学前教育上不够重视,所以导致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幼儿教学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逐渐融入常识教育,提升幼儿在基本生活中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教育,将传统幼儿常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解决,将生活中的各种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现,例如,在冰箱中拿出的冰果不能第一时间就放在嘴里,因为冰果在冰箱中形成冰状,温度比较低,直接放在口中容易将舌头站在冰果上。这样的生活常识怎样想学生传递,生动的表达。需要结合多媒体的形式,将其中的原理制作成视频,播放给幼儿观看,教师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经历或是语言将多媒体中的观点进行介绍,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充分的理解其中的原理。

  2加强幼儿学习的理解能力

  因为幼儿在学习期间年龄比较小,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所以在进行教育中不能对直接的事物进行逻辑性的思维,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面。某幼儿园在对植物生长进行普及教育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果生长在什么地方等孩子们并不知情,在他们的接触中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于超市或是商场。教师向他们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我们平时吃的水果都是怎样来的吗?幼儿们基本上回答不上来[1]。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水果的生长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幼儿在直接看到的基础上对其形成一种常识性的概念,增加幼儿对生活常识的掌握。这种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明显的提升了幼儿教学的质量,非常受到家长与教师的欢迎。信息化的发展将人们带入电子时代,幼儿们相对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对于电子教学更感兴趣,利用这种教学很好的将幼儿的注意力进行集中,比如教师想想学生介绍遵守交通规则,若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单单语言的形式根本不能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但是利用电子设备,将红绿灯、以及交通规则等制作成PPT的形式进行播放,这样就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在将不准收交通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危险体现在里面,收集一些生活中的交通事故的视频,播放给幼儿们,让他们知道红绿灯在交通中多么的重要,准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从平时的幼儿教育中就能体现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多媒体技术教学提升幼儿教学效果

  因为幼儿年龄比较小,所以在教学期间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更加细心的对其进行教导,才能集中他们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并且在生活常识方面他们也掌握的比较少,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习的知识也是比较简单、浅显的东西。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幼儿常识教学,不仅能够很好的集中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还能提高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学习期间能够将知识全面的掌握,熟练的知道生活中的常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向幼儿介绍蜜蜂在采集花蜜期间非常的不容易,我们所见到的蜂蜜是蜜蜂经过艰辛的努力才取得的[2]。虽然幼儿们觉得教师说的是正确的,但是没有真正的看到蜜蜂采集蜂蜜,不能体会到蜜蜂在采集花蜜期间付出的艰辛。教师用语言的形式也不能将其生动的描绘出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制作成生动的视频或是图片,并且在播放期间教师在一旁进行详细的讲述,这样幼儿们就能真正的理解到蜜蜂在采集蜜蜂的艰辛,才能知道蜂蜜的珍贵。

  4加强幼儿教学质量

  对于幼儿园教学来讲,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不仅包含幼儿教育过程中知识含量介绍比价少,教师在知识教学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传统幼儿园教学认为在进行幼儿教学期间,对于孩子们知识点的教育与传授只需要根据平时游戏与教师讲解即可,在教学逻辑上比较混乱。但是在教育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于幼儿园教学质量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现在的知识点教学需要具有专业逻辑性,针对幼儿自身年龄以及接受能力为根据进行教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幼儿园教学层次划分非常明显,孩子们在不同阶段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教育。例如在进行生活常识教育方面,小班的学生与大班的学生在学习深浅上存在很多区别,小班学生在进行常识方面学习期间,学习内容主要在于基本常识,马路上红路灯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需要遵守交通规则等,但是随着年龄与班级级别的增长,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在不断上升,这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为什么冬天会下雪,水会在零下变成什么、为什么冰棒不能在冰箱里刚拿出来便放在嘴里,同时这期间的孩子们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结合孩子们本能的变化与发展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丰富,更好的保证教育的知识点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随着孩子们能力的提升逐渐深入,保证孩子们能够在步入小学期间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充分的掌握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在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的同时需要我们熟练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作者:崔国花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幼儿园

  参考文献

  体育常识篇7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幼儿成长中的闪光点,并把幼儿的闪光点进行无限放大,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幼儿犯错误不可避免,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不要大声斥责,要艺术地进行随机处理,运用赏识教育既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又能使之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会收到比批评和惩罚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在一次上课铃响后,有一位小朋友来晚了,这位小朋友内心非常忐忑,老师发现他满头大汗,很显然,他是跑着来的。聪明的老师并没有对这个迟到的幼儿进行批评,反而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来晚了,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迟到而放弃,从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以看出他是非常不想迟到的。”通过这种忽略错误、放大优点的赏识教育,使这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很少出现迟到现象。由此可见,只要老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贯彻赏识教育,不但能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学其行”的教育目的。

  二、尊重个体,提高赏识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天资禀赋等方面存在不同,造成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也应注意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活泼开朗,有的幼儿内向怯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充分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在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优点进行及时鼓励、赞赏,对幼儿的不足要尽量淡化,尽量避免幼儿出现心理上的巨大波动,影响其健康成长。如在日常中有的幼儿喜欢将自己的东西与别的小朋友分享,有的小朋友把自己的东西看得非常重,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触。这种现象在幼儿管理过程中司空见惯。针对这种现象,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既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分享的行为,也要艺术地处理不喜欢分享的行为,使之逐渐意识到分享的快乐,并付诸实践。

  三、实事求是,避免赏识教育的形式化

  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手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管理者和家长重视。在日常管理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你真棒”、“好样的”等诸如此类的赏识性语言,但是赏识教育的过度泛滥也会影响到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会使其走向反面,背离赏识教育的初衷。因此,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既要注意赏识的对象,又要注意实事求是,对幼儿进行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注意赏识的度。过度的赏识就是浮夸,容易导致幼儿虚荣心增强,甚至造成幼儿的反感,也使得赏识教育形式化、庸俗化。如在绘画课上,许多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也有一部分幼儿画得不够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表扬、鼓励,要实事求是地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对画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要不吝赞美之词;对画得不好的幼儿要淡化不足,努力挖掘其优点并予以肯定、鼓励。通过这种实事求是的赏识教育,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兴趣,也避免赏识教育流于形式。

  四、面向全体,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

  赏识是每个幼儿都渴望的,但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赏识教育的阳光却很少照耀到他们的身上,从而使得这些幼儿更加自卑,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赏识教育要注意面向全体,不但对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幼儿给予赏识,而且对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也更要关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幼儿都有得到赏识的机会,使赏识教育雨露均沾,提高赏识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教师通过举行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特长的机会,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地进行点评、鼓励。通过这些活动,为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幼儿感受到赏识教育,享受老师的关爱,使之在赞赏中健康快乐成长,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并逐渐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世界。

  五、结语

  体育常识篇8

  【关键词】缄默知识;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缄默知识对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时间以来一直被忽略。自大学入学以来就缺乏对掌握理论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尤其缺乏对缄默知识的认识,没有认识到理论知识、缄默知识和实践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观念上还是停留在提高技能为主上。在提高实践综合能力方面缺乏对缄默知识的合理运用。体育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在体育运动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中,缄默的特征能够适应于体育运动本身,看到缄默知识的巨大作用,合理运用并提高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1]

  1缄默知识的界定

  缄默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s(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他在书里是这样写的:“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不能通过言语、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上的说明或证明,二是不能以正常的形式传递。[2]那么到底什么是缄默知识?简单一点来说,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我们平时所意识不到的却又深刻影响着我们行动的那一类知识,缄默知识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它存在于我们的经验和行动之中。譬如说:在体操课中的骑撑前回环动作中,老师强调当自己在杆上把自己撑起最高点时抓准时机顺势完成动作,但当我们问那个时机到底是什么时机的时候却无从回答。它很难通过言语具体描述,但是又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它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引导我们行动,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利用缄默知识的作用使缄默知识显性化、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们拥有更多的缄默知识促进实践能力仍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

  2缄默知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2.1缄默知识对学生个体体育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的差异性影响

  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人“内在于行动的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者直接传递的知识”。[3]缄默知识具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个体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技术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对各个体育项目内容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必须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项目的理解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例如,某个学生大学前打过排球,在大学期间再进行排球项目的学习,只要老师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他便能较快的理解并且经过练习后明显比其他同学掌握的更快。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有选择的进行学习。这就是他们各自所掌握的缄默知识在起作用。

  2.2缄默知识有利于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

  我们从缄默知识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是个体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定程度的缄默知识。因而,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就运用到缄默知识。而对于那些具有良好“缄默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进步的相对较快一些。他们可以通过“内在于行动的知识”提高对体育运动项目规律的理解,增强对运动技能的认知。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2.3缄默知识能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发展和巩固

  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和现行知识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两种知识存在着一种谱系现象,在谱系的一端是完全缄默知识,而在另一端则是完全显性的,但是大多数的知识是存在于这两端之间。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会建立一个对某个运动项目的知识体系。[4]比如羽毛球中的正手高远球技术动作中,教师会交给学生基本的动作技术要领,侧身引拍、倒拍、转腰伸臂全身协调用力击球,随挥等技术环节,这样学生对正手高远球动作技术的显性知识就已有所掌握,但是往往击球不准确,老师经常会说动作不到位,对于击球的高度角度以及球飞行的路线与弧度等等,都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增加“球感”和“手感”来慢慢地调整高远球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完整的正手高远球动作技术的知识体系,使高远球技术动作做得更加规范协调。而“球感”和“手感”正式属于缄默知识。

  3运用缄默知识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3.1提高对掌握理论知识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知识观念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体育师资力量最重要的后备基地。学生的缄默知识常常内化为行为与行动,实践是促进缄默知识积累的保证,又是使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手段。[5]因此,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还要有熟练的教学实践能力。而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是缄默知识,并且缄默知识对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缄默知识的在提高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什么是缄默知识。这就要求在学生入学初始老师就要教育学生要想更好地掌握教学实践能力,首先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是条件之一,其次,在老师给他们上课期间不仅要学会技能还要有意识地学习、观看、模仿老师是如何教学的,例如在细微的肢体动作或者特殊的教学词汇上等等,这一点往往被忽略,在学生的观念中把技能学好就结束了课程,其实不然,教师的教学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但是上完课后如果叫学生去当“老师”给别的同学上课却无法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别人,这就是缺乏课中观察、课后总结所导致的后果。第二,转变学生观念,由于外显性特征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得十分强烈,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时候会过于强调动作技能、技巧等外显性技术知识体系,忽略学生本身拥有的缄默知识。必须帮助学生树立理论是教学实践的根基的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到了一定时期它将会内化为我们的缄默知识,比如说:在多年前我们曾经学过篮球,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再接触它。上课前强调不仅要学技能,还要注意观察教师的上课方式与方法。

  3.2组织各类型听课,撰写听课记录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发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样地,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听老师上课是直接学习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等的重要形式。因此,听课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的实践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大一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础后可以多组织各种类型的听课活动。如听专家型教师上课;听篮球、排球、田径等不同项目的专业教师上课;听中小学体育教师上课,实时撰写听课报告、课后总结与反思,对比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听课的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做到有“备”而听,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如何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通过听课、撰写听课总结等,将他人的实践经验、他人的缄默知识经过消化筛选内化转移为自己的缄默知识,从而为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储备下坚固的缄默知识基础。[7]

  3.3创设多样化的理论与实践交流会

  理论与实践交流会是指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举办书写教案和组织教学实践技能比赛等形式以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的一种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离不开理论知识支撑与实践的累积,然而要使缄默知识显性化必须通过对日常化生活的不断重复。[8]根据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目前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开始较专业地进行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一般在大四教育实习前一个学期,时间上略显仓促。为了更好得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可以组织有关专业知识竞赛、定期组织交流会。学院组织以班级为单位派代表队参与、班级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方式可多变,使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各自的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3.4教育实习

  通过教育实习,学生不仅能够印证、检验、巩固和提高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促进缄默知识的积累,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检查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反馈教育培养过程差距与不足,等等。教育实习是大学期间学生个体对缄默知识运用最为系统、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对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实习阶段有固定的指导教师,教育实习过程中有固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充分了利用了缄默知识传递的最佳方式“学徒制”的形式。“学徒制”是一种从缄默知识到缄默知识的转换形式,即师傅与徒弟共享缄默知识。[9]作为“徒弟”的实习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以及潜移默化的实践可以学会指导老师“师傅”的技巧,这种技巧依然是缄默知识。包括一些方法和经验,甚至包括连指导老师自己也未意识到的技巧。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模仿,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连自己也不太清楚的实践知识和个体之后是。这样,指导老师的基本教学风格就传递给了学生。[10]学生从中学习到的相关的缄默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的实践,从而增加并强化个体缄默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在较系统地接受教学实践训练,可适当的延长教育实习的期限。

  4结语

  缄默知识的的确确存在于个体知识库中,一方面通反复过实践促进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另一方面,利用缄默知识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其控制难度较大,不易于掌控。因此,在运用过程中,我们非常有必要增加对缄默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充分挖掘其作用,探寻多方途径更加有效地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魏小妹 李静亚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阮永福,杨勇杰.对“缄默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9:82-85.

  [2]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01—105.

  [3]吴耘.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四川体育科学,2006(9):126—128.

  [4]阮永福,杨勇杰.对“缄默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9:82-85.

  [5]侯建斌.体育缄默知识的转化及显性策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03:48-50

  [6]郑金洲.听课的技能与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2,02:35-39.

  [7]石江年,张建华,张惠珍.论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存在与传递[J].体育学刊,2014,01:86-90.

  [8]罗勇.论缄默知识与大学生实践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156,160.

  体育常识篇9

  (一)高中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长期地进行体育锻炼,而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维持身体性能的稳定,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

  (二)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保证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最终养成终身的体育意识。

  (三)保证学生锻炼的科学性

  当前许多人认为只要每天坚持锻炼,就一定会对身体产生好处。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只有科学的运动习惯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的成长。高中的体育教学可以教会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中体育教学课可以很好地通过日常的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体育锻炼

  当人们进行一项难以坚持的任务时,动机是促使人类进行这种任务的唯一条件,而高中的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保证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体育锻炼,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需求,最终保证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

  二、当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志力不强

  意志力是指学生参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帮助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的体育意志力不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深,很难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二)高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体上的成熟导致了异性之间的差别很大。在很多体育活动中,学生由于怕在异性面前出丑而拒绝进行体育锻炼,很多女性学生害怕吃苦,甚至不喜欢男教师的教导。

  (三)高中学生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由于高考的存在,高中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存在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家长和教师对文化课的看重程度远远大于体育课,这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忽略体育锻炼,部分学校一味地注重文化成绩,减少甚至取消体育课,学生很少有体育锻炼的机会,参加锻炼的实践也不多,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三、帮助学生形成终身的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锻炼的方法也不够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讲解有关体育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二)体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外表很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着重突出体育的健美性,从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三)经常组织体育比赛

  高中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学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一定会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比赛向学生们展示正确的体育精神,保证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常识篇10

  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看,教师是“知识人”,主要以教、学、研三种方式参与到教育知识①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当中。教师教育是教师参与知识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知识消费活动,它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教师职前培训,又称师范教育,二是教师职后培训,又称继续教育。在这两种形式的教师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把教师作为被动的知识消费者来看待,认为只要把系统的、“先进的”教育知识传授给接受培训的教师,就可以使教师建构起合理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事实上这种认识忽视了教师个体在教育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殊不知教育知识消费也是教师教育知识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方面。

  一、教育知识在教师教育中的窘境

  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谁来选择培训的教育知识,谁来实施培训的行动,谁有权力解释这些教育知识,这些问题是知识社会学的问题。我们先不分析这些问题,让我们从具体的教师教育情境切入。现象A:一些教师常常抱怨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学到的教育知识没有多大的用处,他们在有意识地将这些教育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教育能力的时候,往往感到束手无措,一些自认为不错的教学技能与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们就认为这种教育知识是一种死知识,只是一种资格和学历的证明,对实际的教学并没有真正的价值。现象B:在师范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并不满意。主要因为:在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知识后,一旦进入到真实的教育情境后,并不能很快地适应,还要重新学习,另外,这些教育知识制约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学计算机的转行从事管理工作是可能的,而学教育的如果想转行则很困难。现象C:教育技术受到人们青睐,教育基本理论受到冷落。有些人认为教学无非就是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技术,向学生传递一定的知识罢了。于是,有关教育技术的知识受到推崇,教师教育成了“教育术”的训练。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是我们在教师教育过程当中,没有考虑接受培训的教师已有的教育知识结构,没有考虑他们是在一定的教育知识的贮备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没有认识到培训过程是对以往教育知识的整理与改进。培训内容代表了专家的教育知识系统,而受培训者还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知识系统,两种不同的教育知识系统不能很好地结合与优化,这势必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效果。通常,“外授的教学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并指导教师自己的日常的言论与行动时,才会产生指导实践、改造实践的力量。”[1]二是“行话”现象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专家常常运用专业的术语表达教育的思想与理论,好像没有这些“行话”,就不足以证明传授知识的“高深”,就不能证明他是“权威”和“专家”。而受培训的教师,听得云里雾里,好像懂了,又好像还不大明白。这种状况,已经与教师教育的初衷相悖离。教师教育要想提高其效果,必须在“可理解性”上下功夫。三是在师范教育中,学生带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来到课堂上,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教育者只关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至于考试,只要能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正确“复制”,就算完事大吉了。学生教育知识的发展,只有在经验知识与外界知识的有机结合中才能更好地达到,正如吉罗克斯(H.Giroux)所言:“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使知识在学生带入教室的经验背景中被理解。”[2]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知识背景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以上三种原因的分析,包含了知识与权力、个人教育知识与专家教育知识之间两对矛盾。谁有参与培训的机会、谁能够以专家身份实施培训、何种教育知识能够作为培训的内容,也就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3]。事实上,不同教育知识涉入教师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教育知识的交锋,这势必影响到教育权力的再分配,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在培训过程中如何维护知识主体的既得利益,如何使教育知识摆脱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种种窘境。

  二、教师的教育知识发展过程

  理解教师教育是理解教育知识发展过程的前提。以往对教师教育存在四点认识不足,下面试分析之:一是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不够完善。将教育实践理解为单一的主体———客体的关系,对教育实践中的主体———主体或主体间的关系不够重视。事实上,教育活动(或曰教育实践)并不单纯是在主体(教师与学生)———客体(教材或知识)之间展开的,它还包括了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交往(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重的交叉网络式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知识的积累与学习,不单是通过单一的课堂与教材的学习而得到的,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往对于教师教育知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是对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重视不够。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对于教师教育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师教育中,仅仅关注接受培训的教师如何掌握所授教育知识,而对他们经历的教育实践关注不够,不重视在教师接受这些新的教育理论与观念的同时,创造条件使他们将这些新知识与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起有机联系。正如波兰尼所言:“一门本领的规则可以是有用的,但这些规则并不决定一门本领的实践。它们是准则,只有跟一门本领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时才能作为这门本领的指导。”[4]特别是体现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的教育知识更是如此,“它们只能通过实践上的示范而绝不能只通过技术规条来传授。”[5]事实上,忽视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就是对教师主体知识地位和知识价值的否认。三是对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分析不够充分。教师作为主体,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其认识结构受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和决定。如果仅仅将认知结构视为由几个要素构成的闭合性结构,就会极大地限制对认知结构的多元、开放性特征的认识。教师是具体的、现实的、多样的主体,抽象的主体是不存在的。所以,对教师主体的考察必须放到具体的文化情境中,在具体的文化要素的分析下分析教师主体的独特性和文化多样性。在考察教师发展的过程中,要将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纳入考察视野,在社会因素的分析中具体地把握教师主体的具体特质,并以此摆脱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分析教师认知结构的模式。四是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人们只是关注教育学科知识的传授,关注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教师本人也是具有一定的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的。教师的教育知识有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理论性知识”,指通过个人学习获得的有关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一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运用和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6]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的知识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并且,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理论性知识学习与运用,对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都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事实上“,教师本身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确实知道他们的情境,他们并不是仅仅把别人的意愿和意识形态转化为实践的屏幕。教师的知识是改进教学实践的根本因素。”[7]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生产线终端的被动消费者,他们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着自己的实践性知识。”[8]这些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但是,问题并不完全在于教师是否是知识的生产者,关键的是教师生产的实践性知识在现存知识制度框架下,有多大的地位、声音和权利,如果这些微乎其微,那么,无论教师生产多少实践性知识,教师的被动、无助的知识生活的地位很难彻底改观,而“赋权”在这个层面上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教育知识的消费不单纯是个人的行为,它是社会实现教育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在这个途径中,教师作为培训者需要接受种种规范的引导,他要受制于社会对教育知识的设计,接受体现社会主导教育价值的教育知识,而不是任何教育知识都可以被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了教师教育过程中被动的个体,教育知识的消费过程不单纯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教育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作为知识消费的主体,教师不断地通过对自己知识发展经历的反省,通过对现有知识传递机制的反抗,逐渐地在改变着自己作为知识消费主体的社会地位。那么,教师如何在教育知识的消费过程中实现教育知识的发展呢?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1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任。但2006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反过来再检查一下体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公共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具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质量。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的教材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教材体系不科学、教材的内容陈旧。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重点应该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上。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些年,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各异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从所了解到的资料和文件中,全国各地高校大都还在延用过去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体育课程的名称改变了,但授课的内容没有变化。这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对加大;教材的专业性过强,公共体育的普及性削弱,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材的难度加大,公共体育课程竞收录了体育院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其中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是以体育运动项目的体系为主,以体育学为编教材的主导思想,主要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为基本教学手段。但这些教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没有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更好地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教材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本质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它用以指导学校教学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课程体系是由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等组成的,培养目标规定了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是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是学习者自身去创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反映体育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另外,体育健康课程的形式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教学,更要加强隐性课程的训练。如:校园卫生环境的维护、校园活动的组织、体育锻炼中的人际关系等。再有就是,体育学科教育中,健康知识、医学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例及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2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应该是一名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独立健康生活的人。他们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了解基本医疗常识和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运用所学运动知识指导日常健身活动,能够在运动中得到乐趣,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

  2.3对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初步构想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知识:健康的概念、分类;健康的意识;性健康卫生常识

  第三章医学常识:自诊与自救;基本的常规检查;常见的急救措施

  第四章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第五章体育教育的任务:体育的概述;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

  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各个项目的简述、规则;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易受伤部位的处理;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健身锻炼的方法学

  第七章娱乐体育:体育欣赏;时尚体育;传统体育该教材的篇幅字数不宜太多,使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容易理解,并且要突出高校公共体育的师范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及内容特色

  3.1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创新性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创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密切联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是该教材创新的关键。如由于现代行为观念的不断改变,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把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健康理论充实到新教材之中。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的教师,体育教师的创新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手段和全面的医疗健康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师范能力,这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3.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学会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如: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常见的急救措施。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3.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综合。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在公共体育健康课上,就是涉及到体育健康课的各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伦理、哲学、艺术、环保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的体育健康课中得到综合训练。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刚毅的意志,团结协作的能力,良好的思想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以适应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

  3.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实践性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作为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仅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学是不够的,体育学有它的特殊方式,就是理论课和实践课,而且实践课的比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大的。在新课程体系形成后,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理论课的内容有所加大,我们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体育课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为指导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另一重要特性就是实用性。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强促进功能,同时也是体育健康教材在实用性上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教材的实用性,还要体现在与过去体育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将此书作为健身和医学常识手册永久伴随读者。

  4.1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体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但学会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只要有了正确健康的体育观,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就更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具有了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够合理地设计体育锻炼计划,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和锻炼,从中获得自我发展。

  4.2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运动项目,但前提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另外,运动技能的掌握也是促进终身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期间学会并掌握了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那将终身受益,并且还要将该技能传播。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在体育项目方面具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教师,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分析;预防对策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多动的年级,平时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从事户外活动,这就使得他们在参加体育课的运动时非常兴奋,也非常愿意多进行运动,而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非常容易导致他们受到伤害。而经常发生的运动损伤通常都是一些扭伤、挫伤、擦伤之类的轻微伤害,但是这些都可以应该尽量避免的。

  一、小学体育运动损伤的特点

  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特点,导致了他们经常受到的运动伤害也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们的运动损伤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小学体育损伤产生的原因多样化小学生体育损伤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候是体育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做好充分你的准备运动,导致学生因此受。有的是因为运动场地设施不合理,使得学生在运动过程发生意外磕碰而受伤。还有的是因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相互打闹过程中产生了意外伤害。小学生因为对于安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保护意识,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伤害。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实际监护者,要对这些问题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学生因为教师的保护不到位而受伤。

  (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伤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体育课上非常愿意运动,也渴望有机会能够多进行体育运动。但是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们对于运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并没有注意听见,而是只想着自己活动玩耍。正是因为这种不认真,自由性强的特点使得他们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而小学生在面对突况时,很难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甚至因为害怕被老师和家长教育而不敢告诉他们,这就使得一些小伤害容易因为救治发展成大伤,也为他们后期的成长和事故的后期处理埋下隐患。

  二、小学生发生体育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在引进体育设施时,往往并不是很注意这些设施是否适合小学生运动,这就使得很多只适合成年人进行运动的设施走进了小学校园。而在很多设施安装之后,学校方面常年不进行安全检查,忽视了对安全隐含的排查。同时学校方面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运动行为,没有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也没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安全,缺乏对于学生运动行为的保护和监管,这就会使得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二)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或不够负责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准备活动练习,到体育课堂的指导,到最后的体育运动过程的监护,都需要体育教师主导完成。很多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体育损害预防和处理知识,对于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预防和保护并不注意,例如一些教师在开始体育教学之前并没有带领学生做好准备运动就开始了体育课的教学,这种情况下学生非常受伤。而有一些体育教师并不是非常负责,在学生开始自由活动后就不再进行监管,这也是非常错误的。

  (三)学生自身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学生自己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对安全问题并不重视,很多时候教师在讲解技术要领和强调安全时学生并没有注意听讲,而是只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自由活动,这就使得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把握技术要点和安全要求,在实际运动过程也非常容易产生意外伤害。而且运动损伤在很多时候是难以避免的,即使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也会因为失误受伤,但是出现了问题如何及时处理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三、小学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一)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从多方面入手研究如何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安全,这其中包括了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检修、也包括了安全制度建立、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必要时可以进行案例讲解,使得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加强体育教师和学生监护人的责任心建设体育教师和学生监护人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建设,使得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使得他们可以在体育课授课过程中充分保护学生的安全,做好各项相关工作。而监护人也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经常教导学生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体育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受到损伤时要即使告诉老师和家长,避免损伤的加重。

  四、总结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3

  摘 要 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动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而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重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关于高校学生体育运动防护的几点策略,即:重视运动防护教育、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等三点,以期对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防护的强化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运动防护 体育运动 高校体育 防护现状 防护策略

  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动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而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重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在开展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通过运动防护的强化来提高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性,降低体育运动中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

  一、 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现状

  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并不到位。概括来说,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运动防护意识薄弱,运动防护能力偏低。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不但忽视了体育运动中潜在的安全风险,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且还因为对自身体育运动能力的过高估计,常常出现在超出自身运动水平和自身运动极限的情况下完成某项危险动作的情况,以至于因为自身的运动防护意识薄弱而导致意外伤害事故。而一旦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多数学生由于运动伤害急救处理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也很难做出及时、科学的应对,这无疑是高校学生运动防护能力偏低的表现。

  其次,学校的运动防护教育不到位。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很少涉及关于体育理论知识,尤其是关于运动防护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一方面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育运动的特点、原理和技能形成规律,从而减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盲目性,降低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运动防护教学的开展,则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运动防护教育,丰富学生的运动防护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防护能力。因此,由于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重技能,轻理论”而造成的运动防护教育不到位,是现阶段高校学生体育运动防护中的一大问题。

  最后,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在开展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也是较为普遍的。例如:在组织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时,没有对活动场地和器材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排除,以至于为学生体育活动留下了安全隐患;再如,教师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能力较低,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相互之间的干扰比较大,也很容易导致运动中运动伤害事故的l生。而以上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防护的不足。

  二、 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强化。因此,下文就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实际,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关于高校学生的运动防护策略:

  首先,重视运动防护教育,提高学生的运动防护意识。重视运动防护教育,提高学生的运动防护意识,是降低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伤害事故出现几率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可参考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适时渗透相应的运动防护知识,将运动防护教育渗透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广播台、宣传栏等宣传关于运动防护的知识,以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防护意识;三是,开设专门的运动防护课程,通过运动防护课程集中教授关于运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运动防护意识和运动损伤事故出现后的应对能力。

  其次,针对体育运动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体育运动开始之前,要对运动中所用到场地和器材设施进行仔细的安全排查,并进行合理的布置;第二,对学生的服装、鞋子等进行检查,摘掉不必要的钥匙挂件、配饰等,以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第三,根据所要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尽快的进入运动状态之中;第四,要注意根据自身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第五,如果所开展的体育运动为户外体育运动,如,登山、骑行等,则一方面要做好水、食品、应急药品等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配备好必要的运动装备,例如:护膝、护腕、护肘、防风镜等等。

  最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可能性。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学校常用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学生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要注意做好体育运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确保体育活动的严密性和纪律性,来确保体育运动的安全有序开展,避免因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或者是相互影响而导致运动伤害事故的情况。

  参考文献: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4

  活动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具有强烈的运动学习动机,是学习运动技术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使他们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有成功与进步的喜悦,也有失败与退步的痛楚,他们对此有很直接、很具体、很深刻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直接体验,逐渐认识体育运动中成败得失与情绪的关系,体验到体育运动中情绪体验的深刻性、易变性、两极性,知道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依据新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学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次

  教学内容1

  阅读性内容——体育常识:课堂常规2

  运动参与——游戏:快快集合3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4

  运动参与——游戏:老鹰和小鸡5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6

  延伸性内容——韵律活动:基本舞步7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自然走、直线走、对准目标走8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各种姿势的走9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10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11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12

  运动参与——游戏:老鹰和小鸡13

  体验性内容——跳跃:单脚和双脚连续跳14

  体验性内容——投掷:掷轻物15

  运动参与——游戏:换物赛跑16

  运动参与——游戏:拍球比多17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听各种信号跑18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自然快跑19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垫上活动20

  运动参与——游戏:单脚跳接力21

  体验性内容——投掷:投准22

  体验性内容——跳跃:兔跳、青蛙跳23

  运动参与——游戏:钻“山洞”24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25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30米跑26

  延伸性内容——韵律活动:基本舞步27

  体验性内容——跳跃:立定跳远28

  运动参与——游戏:换物赛跑29

  体验性内容——投掷:各种方法的投掷30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31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32

  延伸性内容——韵律活动:律动组合33

  体验性内容——跳绳:跳短绳34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30米快速跑测评35

  运动参与——游戏:看谁投得准36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37

  体验性内容——跳跃:立定跳远测评38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39

  体验性内容——投掷:轻物掷远40

  体验性内容——跳绳:跳短绳41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42

  体验性内容——跳绳:跳短绳43

  运动参与——游戏:钻“山洞”44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健康常识:坐、立、行45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体育常识:做操好处多46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健康常识:个人卫生47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5

  关键词: 终身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意识 运动兴趣

  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现“学生主体性”,特别是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1.终身体育的概念和主要范围

  1.1终身体育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地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满足精神需求。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可分为3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体育:主要是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一些简单活动,其目的是保育和培育。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社会体育:主要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反映锻炼结果或进行强身健体。

  假如没有在学校体育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就不可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获得科学锻炼方法运用的能力及健康的体魄,更不可能把一切知识才识发挥出来,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生命在于运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1.2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

  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包括:第一,长期不懈地坚持体育锻炼。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毕业后,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每次30分钟。锻炼者能积极地、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第二,体育兴趣浓厚并稳固持久。在校期间,学生表现出对体育有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走上工作岗位,表现出对一个或几个体育项目感兴趣,并长期坚持锻炼。第三,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学校通过体育教学懂得体育锻炼的价值、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接受闲暇体育教育、竞技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第四,参加体育活动时总体感觉好,并伴随快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学产生快乐体育的情感体验;进入社会,在身体活动中消除忧郁、烦闷等不良心境,产生愉悦、爽快的情绪感受。第五,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校内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离开学校能够继续经常从事有益的体育活动,将体育看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学校体育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的培养

  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由此看来,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1重视“终身体育”理论的教育与宣传。

  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终身体育”理论的教育与宣传,特别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理论基础。

  2.2开设“专项选修课”。

  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合实际,开设“专项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一个从实际需要出发的运动机遇,学生在运动中会全身心地投入,身心健康水平和运动机能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3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项技术技能都有它的基础部分,青春发育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人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抓紧这一时期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到了成年以后,时过境迁,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往往是事倍功半。

  2.4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但是兴趣需要去挖掘和培养。体育教师就担当着这样的责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让学生渴望参与,成为孩子们运动乐园。多增设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其次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使其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5引导学生将终身体育的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终身体育当然也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把终身体育的思想引导到现实生活当中,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各种体育项目和体育技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联系在一起,让体育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回现实生活中去。

  2.6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6

  1.陕西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外部因素的影响

  (1)教育领导部门思想认识不足

  虽然近年来,领导部门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升学、就业才是根本,认为文化课学习是重中之重,对体育运动的开展漠不关心,甚至认为体育课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可有可无,将体育课压缩到最少学时,偶尔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表面文章,将体育运动摆在及其次要的位置上,领导部门缺乏重视,就使的教师缺少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身体锻炼,大方面,严重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开展。

  (2)体育师资力量匮乏

  随着对体育运动的不断重视,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强,这就使得原本就匮乏的体育教师队伍更加捉襟见肘,体育课在不同级别学校中一直在弱势地位上,对体育课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偏执,认为体育课容易教学,一个教师可以带十几个班级,在教师配备上,首先考虑其他学科,体育学科名额极少,甚至几年才招聘一人,体育教师人数得不到有力的补充,造成体育教师短缺,使得体育教师课时较多,又要组织大型活动,维护器材设施,工作压力大。

  (3)体育运动氛围不浓

  体育氛围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比赛,体育征文等多种体育相关的群体文化活动;高校浓厚的体育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运动,提高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有利于学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通过调查发现,我省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氛围较差,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在体育教的监督下进行练习,在课余时间,学生很少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1.2内部因素的影响

  (1)学生自身缺乏运动意识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最关键阶段,形成终身锻炼习惯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形成了自觉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实现和社会体育的衔接,走出学校,终身受益;进入大学校园,没了体育考试的压力,离开了中学教师家长式的管理与监督,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对自由,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许多学生的锻炼是被动的,经常性参加运动的学生不多,更不用说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大部分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缺乏体育锻炼必然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堪忧。

  (2)学生缺乏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目前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从运动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体验快乐,所以兴趣至关重要,在当今大学校园,体育课时基本维持一周一节课(两个学时),仅仅一节课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常常找各种原因不到课堂上课,许多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是可有可无,无所谓的态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太差;体育课枯燥乏味等,兴趣可以使学生积极而主动的参与喜欢的事情,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学生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可以增进体质健康,缓解压力,愉悦心情,热当今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其的不健康,学生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相对自由,大学的制度相对宽松,进入大学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经常熬夜、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严重缺少体育锻炼,长期下来,造成了学生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免疫力下降等,身体各项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严重阻碍着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

  2.1完善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

  场地、设施、器材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如果,场地设施不足,必然会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长久下去,就会使学生逐步丧失锻炼的兴趣,所以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适应学生需要的场地,改善单一的设施项目,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不同项目的需求,调整项目结构,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而不是只考虑传统的篮球,羽毛球等,充分合理的布局学校场地设施,为学生提供运动的场所,进而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充分服务。

  2.2资金投入充分到位、合理利用

  资金投入是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运行的物质保障,除了国家的相关资金政策支持外,作为西部地区的陕西省,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各高校也应该重发发挥主管能动性,充分申请额外拨款,或者自己筹备资金,并能使资金合理充分的运用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上。

  2.3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与范围

  从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至今,各个高校开展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影响与多方面的,其中宣传的力度不够是重要的一方面,高校资源丰富,如广播站,橱窗、宣传栏等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舆论氛围差,所以我们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资源,如定期广播有关运动健康知识,举行阳光体育运动橱窗设计比赛、运动摄影等相关的体育文化竞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灌输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学校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教师学生齐参与,全方位的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2.4充足体育教师数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体质,而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起到教育、引导、组织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着体育教师缺口,所以要加强对体育学科重视程度,树立体育学课的重要性,按合理的比例来配备体育教师的人数,另外要定期的派教师参加培训班,提高学历,科研水平,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3.结论

  (1)陕西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学生不理解阳光体育的内涵,甚至根本没听过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7

  1.1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滞后

  1.1.1家庭对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在中国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也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因此,许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导致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难于与他人沟通,一旦生活中出现挫折,往往不能客观对待,或用极端手段对待自己和他人。

  1.1.2学校对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升学率与就业率的现实压力让学校的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或表现在应付上级的检查上,正是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对人文教育的忽视,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一些学生只重视学业,忽视其他能力的学习与培养,高智商、低能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处理问题时容易偏激,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而且,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安全教育仅仅当作一般的宣传教育,没有上升到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必需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大学生意识、民族情感和国家安全意识日趋淡化,心态上出现的躁动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功利化倾向认识不足。

  1.2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形式极为少见

  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是以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熟练领会、掌握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以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形成较好的运动安全意识与遇险应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是拟开设的一门公共体育新课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这种课程形式是比较少见的。然而就目前高校现状来看,学生由于缺乏预防损伤常识和遇险急救基本技能而不能很好的规避运动损伤或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致不能挽救生命。一份对全国普通高校600余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0.7%的学生认为现有运动防护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需求,证明学生对于生命安全教育是有需求的。结合频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对于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1.3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生命安全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是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轻视。一些大学生心理脆弱,无法正确的面对得失,一旦生活面临逆境,就选择用极端方式处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2013年4月,复旦大学学生投毒案,令人震惊、惋惜。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如紧急避险能力、正当防卫的能力的普遍缺失。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因违规使用电器致使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除此之外,校园内部及周边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宿舍楼的灭火器超使用多年不更新,应急通道形同虚设等问题。这些频发的校园生命安全事件与安全隐患,提示对于大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普及与运动防护技能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1.4增进大学生生存技能的需要

  在高等院校中推行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是学习实践技能,特别是关键危急时刻的求生技能,通过学习这些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使学生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可以更好的保护好自己,同时,在自助基础上也可以更为有效救助他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1.5培养适应时展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

  高等院校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石,而当今社会频发的自然灾害、复杂的社会治安环境以及在残酷职场竞争下扭曲的人性等隐患都给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与挑战。而通过体育运动防护课程能有效传递健康、安全、尊重珍惜生命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切实提高安全防范灾害、自救互助的技能,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高素质、健康职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生命安全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2.1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全面身体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与热情,以及掌握科学锻炼身体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其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生命安全教育目的是唤醒学生安全与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通过运动锻炼培养学生坚强、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身体质,掌握有效锻炼的方法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与救助技能,并能应付各种危机情况的发生。并使学生最终达到增强社会责任感,遇到困难危险时处乱不惊,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救与救助。二者都是以运动锻炼为主要手段,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从教学目的上看是统一的。因此,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对于强化大学生的运动安全、乃至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2.2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它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体育课程将体育的内容和安全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强抵抗各种伤害的能力,而且可以磨练和强化意志。生命教育与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并且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是对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在教学方法上也都是既可以进行理论教学,也可进行实践教学,还可利用电影、电视等多媒体手段加深理解认识,增加教学方式、内容的灵活多样性。

  2.3教学作用的统一性

  二者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等方面均具有统一作用。通过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通过生命教育学习,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通过急救技能与灾害应急措施的学习、掌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2.4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要

  体育课程实施离不开场馆和经费的依托,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高校的体育运动场馆、设备及器材占全社会总量的67%,基本可以满足教学。我国《体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就未来发展来看,体育场馆的投入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在不断加大,能够保证运动防护课的实施。

  2.5符合社会需求

  中国目前面临新的安全事故高发期。2008年初的大雪和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玉树大地震,2014年初的云南香格里拉古城四方街大火,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从体育运动本身而言,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闲暇时间增多,这一时期健身娱乐成为人们工作以外的主要休闲方式,社区体育健身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的发展日趋蓬勃,而运动损伤、甚至运动性猝死等事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如何在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同时有效提高群众体育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社会提出新需求。而体育运动防护课程,着眼于生命安全大理念下,以运动安全为指导思想,是完全符合社会需求的。

  3将课程纳入高等教育常态化的对策

  3.1专业的师资队伍

  频发的学校生命安全事件,已经使高校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其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社会性价值的重要意义。本门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是医学和体育学有机结合一门课程。目前,现有师资有限的条件下,涉及医学部分课程可以由高校具有医学、运动医学背景教师承担,涉及体育学部分课程可以由体育教师讲授。同时应逐步培养医学与体育学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有针对性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选拔培养,以充填到体育运动防护课程的师资队伍中。

  3.2完善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以体育运动安全为基本教学内容,并拓展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如心肺复苏术、绷带包扎、止血、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模拟环境,不仅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应急避险等安全技能,并培养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积极、健康、乐观态度,启发他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4结语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8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终身;意识

  一、概念界定

  1.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董翠香教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质状况及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而开发的体育课程方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根据社区和学校的体育资源,为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满足学生的实际体育需要,以体育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体育课程开发策略。

  2.终身体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人从生命开始至结束的一生中,都不断地学习和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终身体育锻炼有明确的目的性,并真正使体育成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的强身健体的思想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科学化为目标和手段,为人生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人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是终身体育的基本出发点,体育锻炼的经常化、整体化、系统化与科学化,是终身体育的基本要求。通俗地说,终身体育就是终身不间断地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和主动接受体育教育的行为。

  二、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作用

  1.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动机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崔允漷老师说,“兴趣体育成为学校体育的核心理念,其中兴趣是贯彻始终的动因,成功和快乐是关键要素,而终身体育是指归”。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据主要是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与兴趣以及需求与要求,参照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的课程行为。在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故此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和常规的体育课程比较,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内部影响。

  2.为更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杨国庆教授认为,光凭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满足不了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需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项标准或目标均是一种“普适性”要求,换句话说,应该是最低标准。要想实现课程的基本理念“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地补充了体育课常规的不足。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学生在自身需求的引导下,更加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技术与技能。在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成功和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动因。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出的课程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深化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常规的体育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传授多种运动技术,为学生广泛的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深入学习提供了机会。但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学而无获,什么运动技术都学了,什么运动技术掌握得都不好,不足以达到受用终身。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生从学习了某项基础的运动技术过渡到真正掌握某项运动技术,并且最终达到对某项运动技术的自动化掌握,或者说是真正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了从多项运动技术到选项运动技术良好教学过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强化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动机,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季 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9

  关键词:毽球运动 新疆普通高校 必要性

  1、丰富课外锻炼项目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1.1师生对“毽球运动可以丰富课外锻炼项目”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推广毽球可以丰富课外锻炼项目” 表示“非常赞同”和 “赞同”的总和分别占到88.05%和79.56%;而对“推广毽球有利于丰富课外锻炼项目”,表示“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总和分别占到2.93%和4,58%。从而说明新疆普通高校的师生对“推广毽球可以丰富课外锻炼项目”的同意程度是比较高的,因此,毽球运动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通过实地调查访问,新疆普通高校的学生课余锻炼喜欢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运动量适中、并且大众化动作技术要求不高的运动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由于毽球运动对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也具有娱乐性、趣味性,而且运动量可由自己控制、安全系数又高、动作技术也易掌握,同时又能达到健身目的,从而毽球运动就可以被作为师生课外锻炼的项目,不但能丰富学校的课外锻炼项目,而且也能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

  1.2师生对“毽球运动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体育兴趣”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 “推广毽球运动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的总和分别占到4.54%和4.43%;而对“推广毽球运动能提高您的体育学习兴趣”表示“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总和分别占到80.42%和82.79%。从而可以看出,新疆普通高校的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表示“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比例远远大于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的比例,因而更加有力的说明毽球运动值得在新疆普通高校的推广。通过调查发现,有64%的学生曾有过踢毽子的经历,因而通过推广毽球运动,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毽球的感兴趣程度,同时,也会使得学生们对体育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可以在新疆普通高校进行毽球运动的推广。

  2、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识

  2.1师生对“毽球运动不利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师生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的比例总和分别为4.02%和19.15%,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得知,他们对毽球的认识还不全面,也没有认识到踢毽子是起源于我国,它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而,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毽球运动迫在眉睫,努力使得更多的师生意识到毽球运动是我国优秀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并使其得到更好地推广,从而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2.2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民族体育文化意识”的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有74.68%的老师和74.55%的学生对“推广毽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民族体育文化意识表示赞同,而表示不赞同的比例分别为:13.50%和12.17%。从而进一步说明在新疆普通高校通过推广毽球运动,也可以增强学生民族体育文化意识。目前毽球已经流传至国外许多国家,毽球运动的推广,也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再像龙舟项目一样,为其起源地而与它国进行争论,因而我们不但要大力推广毽球运动,而且也要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识。

  3、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和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实施

  3.1 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可以促使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的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可以促使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表示赞同的比例远远高于不赞同的比例,从而,可以有力的证明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毽球运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毽球运动中,有助于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昌吉学院都曾开展过毽球比赛,深得学生们的喜爱,收到了很好的健身、强体和娱乐效果。因此,通过大力推广毽球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长期的简单实用的体育锻炼方法,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3.2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实施”的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不利于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的比例比表示“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比例低,因而,毽球运动在新疆普通高校的推广就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简单、实用、易行的运动项目是可行的。

  4、顺应新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有利于“阳光体育”政策的实施

  4.1 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顺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的同意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表示赞同的比例远远高于不赞同的比例,说明推广毽球运动可以顺应新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因而,根据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我们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应向大众化、兴趣化、娱乐化、健身化、民族化、终身化等方面发展。为此,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易于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势在必行,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4.2 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有利于“阳光体育”政策的实施”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对“推广毽球运动有利于阳光体育政策实施”,表示“非常赞同”的占到44.36%和52.76%,表示“赞同”的占到42.35%和37.17%,而表示“不赞同”的占到3.28%和2.26%, 表示“非常不赞同”的占到1.32%和1.89%;说明推广毽球运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阳光体育政策” 的实施。结合“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出课堂和网吧,走进大自然,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我们就可以利用毽球的易组织性和场地器材要求的简便性等特点,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也更好地落实了“阳光体育”政策。

  结论

  毽球运动在新疆普通高校的推广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新疆普通高校各民族师生之间的紧密团结。作为中华民族继承人的我们,应努力将我们优秀的文化传承、推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毽球竞赛规则裁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国学校体育[J].2002(6):4-6.

  [3]姚柱.毽球运动引入高等学校体育课堂探析[J].荷泽学院学报,2006,3.

  [4中国毽球协会网.花毽天地网huajiantiandi.eom.

  [5〕《中国毽盟》.网址为省略.

  体育运动的常识篇10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选择对象学校。在闽北地区选择独立高中、二级达标校、三级达标校各一所,农村初中学校三所作为对象学校。

  1.1.2确定研究对象。先在对象校的独立高中、二级达标校、三级达标校的高一、高二、高三年段,以及农村三所初中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的每个年段中随机选择一个班。按照比例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将学生们的体育课成绩分成好、中、差3个等级。在三个等级中按照3:4:3的比例,分别随机选取男女生10人,组成360个样本(20×3×6)。他们为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因素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采用比例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并当面填答的形式,被试者在班主任和体育科任教师的指导下,同一时间进行集体施测。被试做完问卷后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1份(有效问卷率97.5%)。

  1.2.2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类。

  1.2.3比较法。对各类统计的结果进行细化分析。

  2.调查设计与分析

  2.1调查因素设计

  终身体育比较抽象。为便于叙述,笔者采用“学生对未来体育运动的期待程度”作为终身教育的预测重要指标。有可能促进或阻碍中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因素很多,涉及多方面,比较复杂。笔者主要从闽北地区中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及参与层次作为研究着眼点和切入点,并依据认知及参与层次设计测评体系。相关指标内容和专家的内容效度认定率如下:

  2.2调查数据分析

  2.2.1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程度。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1%认为体育有价值,占绝对多数,有0.72%认为无价值者,比例较小。中学生因学年不同和性别差异而对体育评价的差异并不明显。

  2.2.2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程度。从整体上看,闽北中学生中喜欢上体育课者占绝大多数(男女合计309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8%),从性别方面比较,男生更喜欢上体育课,喜欢率比女生约高14%。从学年方面看,中学生尤其是女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程度随着学年升高而递减,其中高二女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最低。

  2.2.3学生是否擅长某项体育项目。设定项目、标准及擅长的内容,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是否擅长某几项体育项目。从受调查学生的整体看,学生擅长某一项或多项体育项目者约占62.28%,高于无擅长体育项目的比例(22.73%),但明显的低于前两项(对体育价值认知程度、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从性别方面分析,各年级没有任何擅长的体育项目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从年级差别方面分析,高中二、三年级女生多没有任何擅长的体育项目,在各年级中比例最高。经过X2检验,擅长体育项目程度与爱好体育课程度的关系强度居中偏下(X2=64.63,P

  2.2.4学生对运动实践的爱好度。男女生对运动实践的爱好度都选择“喜欢”的非常多(男女生合计318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0.6%)。经X2检验,学生对运动实践的爱好度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强度如下表:

  2.2.5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程度。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校内活动(不包括学校法定课间操和学校运动队专业训练)和校外活动(不包括各业余体校的专业训练)。每周3次以上可以界定为“经常参加”。经笔者深入调查,闽北地区的中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有151人,占总数的43%。从性别方面分析,女生占39人(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26%)非常明显地低于男生112人(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6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中:为了锻炼身体的为91人(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51人的60%);为了娱乐的为45人(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51人的30%);为了比赛的为15人(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51人的10%)。对不同年级的分析表明,因为锻炼身体或娱乐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数年级越高人数越多。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有150人,占总数的42.8%。从性别差异方面分析,女生有108人(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62%)非常明显地高于男生42人(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29%)。在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想参加但参加不了的最多,共121人,占81%;其次是对体育不感兴趣,共24人,占16%;最后是讨厌体育的有4人,占2.7%。其中,想参加但参加不了的原因为: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有103人,在想参加但参加不了的121人中占85%;没有伙伴而无法参加体育活动的有27人,在想参加但参加不了的121人中占22%;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有24人,在想参加但参加不了的121人中占20%。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女生有18人,在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51人中占12%;与之相比,男生中对体育不感兴趣的仅有5人,在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51人中仅占3.3%。经X2检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相关因素关系强度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擅长体育项目的程度外,其它影响因素都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有显著关系。也就是说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有否擅长体育项目关系不大。

  2.2.6学生将来参与体育运动的期待度。将来打算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在被调查者中占42%(147人),说不准的在被调查者中占34.5%(121人),不打算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3.5%(82人)。男生打算终身参与体育活动者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减少,不想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主要为高中二、三年级的女生,与之相联系,高中二、三年级的女生爱好体育课的程度、擅长体育的程度、参与运动的程度与其它群体相比都最低。在接受调查的39名学校体育代表队队员中,计划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约占77%(30人),不一定的占21%(8人),不想参与体育活动的仅占3%(1人)。说明喜欢并擅长某一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

  经X2检验,学生期待参加体育运动的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强度如下表:

  3结果与建议

  调查表明:闽北地区中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终身体育意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明显差异;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认知感、对运动实践的爱好度和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喜欢运动并且擅长运动者参与运动的频率较高,并容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决定学生课外是否会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生个人对体育的价值认知感、对运动实践的爱好程度和体育课的兴趣爱好程度;女生在这些指标上均十分明显地低于男生;在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学生中,因为锻炼身体而参加运动的学生占多数,因为娱乐或竞技比赛而参加运动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因为娱乐而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绝大多数学都在主观意识上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等客观原因而无法参加。考虑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培养学生对体育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和对体育的价值认知感,要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和运动实践的爱好度,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实践能力。

  3.2随着学年的逐步升高,特别是在课业任务较重的高中阶段,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会逐步减弱。教师应认真选择运动项目,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多选择适合学生个人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充分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快乐。

  3.3改革体育授课的模式。教师应根据男女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差异,以及男女学生对体育兴趣度的不同,擅长度的不同,体育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采用男女分班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4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可采用选项教学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常识范文第1篇

  摘要体育公开课和体育常态课其实都是体育课,只是由于上课目的不同,从而造成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对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认知。

  关键词体育公开课体育常态课

  一、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开展目的不同

  体育公开课指的是在特定人群面前开展的,较为正式、规范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会邀请相关的教学专家观看并进行教学工作指导,体育公开课开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不同学校之间进行教学方式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于体育公开课,体育常态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开展相关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体育技能。

  (二)开展次数不同

  体育公开课是展示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般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但次数往往较少;体育常态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固定的次数要求,次数往往较多。

  (三)计划安排程度不同

  体育公开课往往会提前告知学生上课内容,或者进行课程的提前演练,在课堂的学生问答环节也会提前安排好表现较好的学生,所以体育公开课往往是提前计划安排好的;而体育常态课虽然也有教师组织编写的教学计划,但是没有对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详细具体的安排,学生一般不会知晓课堂的具体内容,也不存在提前被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也不会花时间进行课程的提前演练。

  (四)体育公_课与常态课之间的相同点

  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都是体育课,上课的主要内容也都是体育活动相关内容的教学。

  二、如何促进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相互融合

  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都各有弊端。体育公开课由于其提前进行了组织安排,较为正式,但往往上课的实质不在于内容的教学而是教学方式的展示,使得整个公开课过于形式化,没有太大的实用意义。体育常态课更多注重于内容的教学,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也享受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乐趣,但由于教师对体育常态课的重视程度较弱,教学方式过于随意,不能充分发挥体育常态课的作用。现阶段下,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体育课的作用,应该促进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相互融合,进行优劣势互补。

  (一)师生之间应进行和谐自然的合作

  体育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都是提前被安排好的,只是为了在除了学生以外的观看者面前营造一种很好的上课氛围,凸显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在体育常态课的课程中,教师往往不会重视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大多教师抱着一种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可以的心态开展体育常态课。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将师生间的合作造成了一个两级分化的局面,公开课的合作虚假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常态课基本上很少出现师生间的合作,这两种极端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进行和谐自然的合作。体育公开课不应进行虚假的安排,常态课下教师不应不重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应像公开课一样,增加师生合作的机会,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应相互补充,达到课堂上师生间和谐自然合作的状态。

  (二)场地器材的选择应符合实际

  体育课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器材的选择。在体育公开课上,教师往往为了彰显其高超的教学水平,而特意选取较好的场地及种类丰富的器材;在体育常态课上,教师并不会特意选取较好的场地,场地的选择较为随意,而且在课堂上使用到的器材种类较少、数量较少,没有办法满足学生课上的需求。体育课的开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及充足的教学器材,现阶段在体育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开课选取的场地是常态课上很少使用的,公开课器材充足,但由于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很多器材并没有在课堂上使用,常态课上提供的器材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体育课的开展过程中,应合理的选择场地和器材,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进行场地和器材的选择。

  (三)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公开课往往是提前计划安排好的,所以相当于在教学专家的面前表演了一遍,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学习不到新知识。体育常态课不像公开课那样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所以对于课堂上学生开小差的行为,教师一般不会去管,教师的授课内容也是较为随意,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什么知识,也缺少能力培养的机会。课堂开展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不管是体育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本质上都是课堂,所以为了达到课堂开展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都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然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本质上都是体育课,所以不可能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更不需要人为的进行隔离。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为了进行更好的体育教学,应将两者进行融合,将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互补,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促进体育课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庞燕.追求自然真实的体育课堂――我对体育公开课效应的一点看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

  体育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常识;教育常识;幼儿园教师;基本特性;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3-0028-04

  一次,笔者在一所幼儿园观摩一个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之前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一名男孩大声说“不想听”,其他幼儿则说“想听”。随后,教师很“自然”地开始讲故事。活动结束后,我问这位教师:“既然即使有幼儿说‘不想听’,你也会继续讲故事,那为什么还要提‘想不想听’这个问题呢?”不想,这位教师和现场的教师们都感觉我的问题很奇怪,然后纷纷说:“那只不过是一个习惯用语,没有什么的。”是的,在许多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都经常用类似的“习惯用语”。既然是“习惯用语”,自然也就鲜有人去“刨根究底”了。除了这些“习惯用语”,幼儿园教师还有许多“习惯做法”,同样鲜有人会对其进行深入思考。

  这些“习惯用语”“习惯做法”,实质上就是所谓的“教育常识”。何谓“常识”?Sophia曾说,人们经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常识:一是个体在真实世界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基础判断(elemental judgments)的一种基本能力;二是通过这种基本能力获得被广泛共享并似乎不证自明的结论,这些结论为所有人同意且无任何争论或讨论。〔1〕Livi基于后一种说法,认为常识是建立在每个人最初的经验基础之上,并作为之后一切知识基础的那些最初的必然之事(primary certainties)。〔2〕但是,实践中的“常识”逐渐远离了其最初的意义,即“个体的原初经验以及基于此的基础判断”,而逐渐演变为“在一定群体内被广泛认可与共享且不证自明的知识”。

  国内已有学者对教育常识进行过探讨,如李正涛在《教育常识》一书中,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提醒人们要对常识怀有敬畏之心,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常识,如“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人始终是未完成的”等。〔3〕毋庸置疑,许多教育常识是正确的并且得到广泛传播的。本研究不对教育常识本身正确与否进行探讨,而是从教育常识的基本特性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潜在的消极影响。

  一、优先性

  Livi从人类认识发生的角度探讨了常识的原初性与优先性,认为常识直接源于主体的经验,构成了最初的关于现实的知识,进而具有不容置疑性,是之后一切知识的基础,在本质上优于一切在其基础上由处于特定文化群体中的主体利用一些研究工具经过推理反思而形成的、系统的、暂时性的、不可靠的科学知识(假说)。因此,常识具有作为论证任何假说合理性的终极标准(ultimate criterion)的功能,哲学以及其他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应在逻辑上与常识具有相容性或一致性。〔4〕Livi所说的常识的优先性,是指常识在人类认识发生过程中具有原初性与优先性特点并且未受任何文化、价值观等的“干扰”或“污染”。但实践中,一方面因为浸润和生活于一定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主体的感知觉能力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性,另一方面因为在知识量急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主体获得的知识已逐渐脱离最初的基础,即直接经验性,也就是说,常识逐渐程度不同地脱离了其最初的基础判断,而仅保留了其优先性的特点。

  实践中,当外部提出的某一观点或理论与自身已有的教育常识相抵触时,幼儿园教师往往会自发地根据已有教育常识判断这一观点或理论的合理性。即使被迫接受这一观点或理论,在实践中教师还是会自发地仍然优先选择自己已有的教育常识开展教育活动。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已有教育常识的优先性,进而降低甚至排斥与此相佐的观点或理论进入教师视野的可能性。从波普尔的“证伪原则”可以推论,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原有理论不断受到威胁直至消亡进而被新的更好与更适合的理论所取代的过程。新的理论只有当其自身易于接受批判性评价与可能的淘汰时才具有科学性。〔5〕由此可知,教育常识的优先性、不容置疑性决定了其具有缺乏接受批判性评价与可能的淘汰的倾向或基因。这对幼儿园教师要以对自身的教育常识不断提出质疑、挑战与突破为核心的专业成长是不利的。

  二、渗透性

  Argyris等人认为,人会意识到哪些技能有效,哪些技能无效,越有效的技能越会向个体强化其有效性,个体也将通过识别与坚持利用这些有效的技能而使其合理化。这些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规范、规则、技能以及价值共同创造了一个无所不在、被认为理所当然并且不受挑战的现实。〔6〕具有优先性的教育常识会因其有效性而被不断强化,进而渗透于教师的言行、观念以及教育环境、课程设置等所有方面。

  在幼儿园实践中,教育常识虽然经常以各种“习惯性”的言行出现,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常识就等于这些习惯。事实上,除了这些习惯言行之外,教育常识还渗透于教师的观念之中,渗透于幼儿园环境、课程等方方面面。如前文所提教师讲故事前先征求幼儿意见但对反对意见听而不闻这一习惯言行,其实反映的是教师深层次的儿童观,而这深层次的儿童观又会渗透和弥漫于整个幼儿园教育之中,最终构成一个无所不在、不受挑战、具有自我强化机制和保守性的教育现实,这一教育现实又会强化与其一致的观念与行为,消弱甚至摒弃与其相佐的观念与行为,更有甚者会限制对这一教育现实进行研究与改变的努力与尝试。诚如Gitlin所指出的那样,以常识为对象的研究看起来很奇怪,因为常识经常和那些我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令人满意的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常识就是所有一切。然而,这也是一种假象。〔7〕处于某一教育现状中的被常识包围的教师,往往会作出本能的反应,即自己的言行与这一教育现状、教育常识保持一致,因为这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而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教育现状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师看待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反思教育问题等的视角与方式,进而进一步强化某些教育常识,也即形成一种自我强化机制。

  三、单向度性

  教育常识的优先性从根本上否认了其自反性(reflexivity),进而剥夺了个体对反思的内在需求性。Winter认为,在研究过程中,有助于个体意识到自身判断需要自反的反思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讨论中的双方包容不同观点,进而以一种比个体总是为自身观点辩护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推动讨论的深入。〔8〕而常识的优先性揭示的是其在时间与品质方面优先于一切知识的特性,即常识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经验或思想。Livi从人类认识发生角度定义的常识的确因其优先性与原初性而先于一切知识存在并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因此不具有自反性。但作为日益脱离了其最初基础而主要保留了不证自明性特点的教育常识,事实上内在应当具有自反性,但不证自明的特点又使其缺失了自反性的品质,更准确地说,是忽略了其原本内在具有的自反性,进而也就削弱了对其合理性进行反思的必要性,放弃了批判、否定与超越的可能性。马尔库塞在分析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时曾指出,人放弃了自己的“第二向度”,即否定性和批判性,〔9〕最终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借鉴马尔库塞的说法,笔者将教育常识放弃对自身合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特性称为单向度性。

  教育常识的单向度性实质反映了教师对待教育常识的一种态度,即教师放弃了对教育常识合理性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意味着,教师实质上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身的“第二向度”。当教师与教育常识两者都放弃了原本具有的“第二向度”并对此浑然不知还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就进入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异化的高级阶段。“当个体与强加在他们身上并出现于他们自己的发展和满足中的存在同一时,异化概念似乎令人可疑。这种同一不是幻觉而是现实。然而,这一现实却构成了异化的一个更为高级的阶段。现实已经变成完全客观的了,异化了的主体被它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10〕

  教师是通过对存在的和正在发展的传统背后的信念与理由进行合理性审视,通过指导与转变实践的方式,进而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转变的。因此,转变的实质是从不合理到合理,从忽视与习惯到知识与反思。〔11〕教育常识的单向度性在根本上消弥了教师将其作为反思与批判对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而使教师丧失了通过对教育常识合理性的反思与超越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机会与可能。

  四、流行性

  Livi认为常识在所有时空中存在,在所有不同的文化与条件中也是不变的。〔12〕Sophia明确指出,从定义上看,常识和历史无关。常识被认为是所有时空中的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财富。〔13〕总之,常识超越一切时空、文化、人种等条件,是人类共有的普遍财富。常识的这种跨情境性、跨时空性根源于其原初性和优先性。作为逐渐脱离了常识的核心而主要保留了常识的形式的教育常识,加之其具有的渗透性与单向度性,使其流行性“如虎添翼”。具体体现在,教师在某一情境中形成的教育常识会自发地扩大其应用情境与范围,并且有持续扩大其应用情境与范围的内在倾向。同时,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教师为了不被认为是“异类”,往往选择对教育常识“趋之若鹜”,而不会自觉加以批判和反思。换言之,受教育常识的“传染性”影响,许多业内人士因担心被笑话而自愿被“感染”。结果就是,一些教育常识快速流行。

  对于学校而言,接受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是“自然的”或“给定的”这一假设,意味着自我剥夺了教育的批判功能和学校的批判角色。〔14〕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如此。接受了“流行”的教育常识是不容置疑的、不证自明的这一假设,就意味着教师将主动放弃自身的“第二向度”,而强化自身的顺从性、被动性与依赖性。这与本质上强调教师主动性、反思性与批判性的专业成长背道而驰。

  五、社会建构性

  从政治历史的视角看,上文提到的常识是“所有时空中的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财富”,这里揭示的是常识的社会建构性。Sophia通过分析“一个家庭由异性父母及其子女构成”这一长期流行的常识,发现“没有什么是自然的和必然的,只有文化,通过熟悉感与教诲制造了一种感觉上的虚假常识”。〔15〕总之,“常识作为一种假定的知识,不能从权力或抗议中脱离出来”,〔16〕而是“倾向于被精英所界定与强化”。〔17〕现实中的常识经常是由具有一定话语权的群体,尤其是精英或强势群体共同建构,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传播方式,以及各种评价体系,不断推广与强化的。这和Livi所说的常识具有根本的区别。

  作为一定群体建构的结果,常识(经常以隐性的方式)主要体现了这一群体的利益和价值观,并因主要受制于这一群体的经验与智慧而使其合理性具有了相对性与局限性。在教育领域,教育常识更是经常以隐性的方式传递了大量的规范与价值观。换言之,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主导的教育常识所体现的规范与价值观主要为一定群体的利益服务,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合理性也必然具有相对性与局限性。

  六、历史性

  教育常识的社会建构性同时决定了其具有历史性,主要体现了处于一定历史背景中的一定群体的价值观、利益、经验与智慧。因此,即使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存在不同的教育常识。

  教育常识的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揭示了其富含规范性、价值性及其合理性的相对性与局限性,但教育常识的优先性、渗透性、单向度性、流行性等却不同程度地遮蔽了教育常识的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而将教育常识“美化”成完全普适的、跨文化的和永恒不变的,也就是说,教育常识内在包含的价值观、群体利益及其合理性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被遮蔽”“被忽视”了。换言之,那种对教育常识因其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而蕴含的规范、价值观不加怀疑与批判的态度,极有可能会背离某一国家教育的合理价值观与规范性,而且会强化教育常识的自我强化机制与保守性,其结果要么是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失控”,要么是导致教师的专业成长停滞不前。

  综上所述,教育常识所具有的优先性、渗透性、单向度性和流行性,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最大的潜在消极影响是在不同程度上培养乃至强化了教师对教育常识的顺从意识,削弱甚至剥夺了教师对教育常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意识与能力,易于使教师错过通过自觉地对自我(包括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常识)进行反思与超越进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契机,甚至会使教师成为教育常识的“奴隶”。这在根本上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Carr等人明确指出,“应该摒弃的是无反思的态度,进而采纳一种对已有教育信条更加富有批判性与科学性的态度”。〔18〕教育常识所具有的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虽然使教师对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及其合理性进行反思成为了可能,但教育常识所具有的其他四种特性却又使教师忽视了对教育常识的价值观及其合理性的反思。这最终可能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偏差与停滞不前。总之,化解教育常识潜在消极影响的核心与关键是帮助教师实现从对教育常识自发地顺从、无反思与无批判向自觉地以教育常识为对象进行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13〕〔15〕〔16〕〔17〕SOPHIA A mon sense: A political histor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2〕〔4〕〔12〕LIVI A.A philosophy of common sense: The modern discovery of the epistemic foundations of science and belief 〔M〕.WAYMEL P,译.Aurora,CO:The Davies Group,2013.

  〔3〕李正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11〕〔14〕〔18〕CARR W,KEMMIS S.Becoming critical: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M〕.New York:Falmer Press,1986.

  〔6〕HERR K,ANDERSON L G.The action research dissertation: A guide for students and faculty〔M〕.2nd ed.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2015.

  〔7〕GITLIN A.Cultivat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borderlands:Educational po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inclus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2008,(21):630.

  〔8〕WINTER R.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developing the self: Buddhism and action research〔M〕//NOFFKE S,SOMEKH B.The Sag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2013.

  〔9〕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0〕MARCUSE H.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M〕.Bostion,MA:Beacon Press,1991.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Commonsense and Their Potential Negative Influences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Qin Yuandong

  (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体育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庆皖河中学生 体育习惯 体育意识 调查分析

  前言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参与)体育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现在国家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为了使中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所以要培养中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因此了解目前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的现状等,对在体育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选题依据

  现在大多数中学都以重视文化课为主,对体育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生也缺乏体育方面的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对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方针造成了障碍,所以应加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所以学校体育肩负着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的重任,但是要把它真正变成实际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意识薄弱,没有良好的体育习惯,根据目前中学普遍存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性较差的现象,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第一步要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大观区皖河中学在校中学生,总计120人,其中初中学生74人,高中学生46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现状问卷》,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0%。

  (2)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的全部调查问卷的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综合采用了Excel等软件进行了相应统计处理和相关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和图表制作。

  (3)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大量资料。认真研读了体育期刊中关于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行为等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还查阅了与本论文有关的的专著,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为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分析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体育习惯的现状

  (1)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喜欢程度

  由表1可见,初中男生27.5%喜欢体育活动,3.4%不喜欢,初中女生13.7%喜欢体育活动,17.6%不喜欢,高中男生17.2%喜欢,高中女生17.2%喜欢,3.4%不喜欢,总体来看,男生44.7%喜欢体育活动,3.4%不喜欢;女生30.9%喜欢体育活动,21%不喜欢;总共75.6%的中学生喜欢体育活动,24.4%不喜欢。此表还显示出,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活动。表明了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活动都是喜欢的。

  (2)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

  由表2可见,除体育课外,初中男生3.4%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6.8%每周锻炼两次,10.3%每周锻炼三次以上;初中女生13.7%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3.4%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高中男生6.8%每周锻炼两次,10.3%每周锻炼三次以上;高中女生3.4%每周没有锻炼,6.9%每周锻炼一次,6.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总体来看,男生3.4%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13.6%每周锻炼两次,20.6%每周锻炼三次以上;女生17.1%每周没有锻炼,17.6%每周锻炼一次,10.2%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3.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总共20.5%的中学生每周没有锻炼,28.3%每周锻炼一次,23.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2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而且男生的锻炼次数大于女生,高中生的锻炼次数大于初中生。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每周都有不同次数的锻炼,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锻炼次数也相应加。

  (3)中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

  由表3可见,初中男生20.6%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6.8%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初中女生17.2%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3.4%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高中男生6.8%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10.3%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高中女生3.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10.3%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4.2%经常参与的是跑步;。总体来看,男生27.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6.8%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10.3%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女生3.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27.5%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3.4%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11.1%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总共有30.8%的中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34.3%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13.7%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17.8%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因此,篮足排和羽毛、乒乓球是中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表明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倾向于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

  (4)中学生对锻炼身体科学性的注意程度

  由表4可见,初中男生6.8%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24.1%不注意;初中女生10.3%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20.6%不注意;高中男生10.6%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不注意;高中女生3.6%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17.2%不注意,总体来看,男生17.4%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30.9%不注意;女生13.9%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37.8%不注意;总共31.3%的中学生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7%不注意。表明大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都不是很注意方法是否科学。

  (5)中学生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遇到困难时的反应

  由表5可见,初中男生13.7%会坚持到底17.2%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初中女生6.8%会坚持到底17.4%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高中男生6.8%会坚持到底3.6%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高中女生10.3%会坚持到底10.6%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总体来看,男生20.5%会坚持到底19.8%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女生17.1%会坚持到底18%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总共有37.6%的中学生会坚持到底,有48.8%的中学生认为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有13.6%的中学生会直接放弃,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6)中学生在同伴失误造成落后的反应

  由表6可见,初中男生3.4%会大声指责,3.4%会放弃比赛,24.1%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初中女生3.4%会大声指责,27.6%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高中男生3.4%会放弃比赛,13.9%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高中女生20.8%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总体来看,男生3.4%会大声指责,6.8%会放弃比赛,38%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女生3.4%会大声指责,48.4%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总共有6.8%的中学生会大声指责,有6.8%的中学生会放弃比赛,有86.4%的中学生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2.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

  (1)中学生节假日是否主动参加体育运动

  由表7可见,初中男生6.8%经常去,24.1%偶尔去,初中女生13.9%偶尔去17.2%从不去,高中男生6.8%经常去,10.5%偶尔去,高中女生3.4%经常去,13.9%偶尔去3.4%从不去,总体来看,男生13.6%经常去,34.6%偶尔去;女生3.4%经常去,27.8%偶尔去,20.6%从不去;总共有17%的中学生经常去,62.4%的中学生偶尔去,20.6%的中学生从不去,显示出,大部分学生都是偶尔去参加体育运动。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但缺乏持之以恒。

  (2)中学生对锻炼方法科学性的重要程度的认识

  由表8可见,初中男生20.6%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初中女生31.3%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高中男生17.2%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高中女生20.6%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总体来看,37.8%的男生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51.9%的女生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总共89.7%的中学生认为重要,10.3%认为不重要,表明有小部分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认识不够。

  (3)中学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

  由表9可见,初中男生17.2%听说过,13.6%从没听说过。初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听说过,10.3%从没听说过。高中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听说过,6.8%知道但不了解,高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3%从没听说过。总体来看,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知道但不了解,24%听说过,13.6%从没听说过。女生20.6%知道但不了解,10%听说过,20.6%从没听说过。总共有4.4%的中学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学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学生只是听说过,剩下34.2%的中学生是从没听说过。显示出,高中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尤其是女生更为薄弱。

  (4)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的了解程度

  由表10可见,初中男生24.1%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6.8%几乎不知道。初中女生13.7%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17.2%几乎不知道。高中男生17.2%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高中女生3.6%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17.4%知道一些,总体来看,男生41.3%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6.8%几乎不知道。女生3.6%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31.1%知道一些,17.2%几乎不知道;总共有3.6%的中学生是知道,72.4%的中学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学生几乎不知道。大部分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都只是知道一些,而且高中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了解不够,掌握不够。

  (5)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由表11可见,初中男生3.4%自己不感兴趣,23.6%学业负担太重,3.4%其他原因。初中女生17.2%自己不感兴趣,10.1%学业负担太重,6.6%其他原因。高中男生3.4%自己不感兴趣,6.2%学业负担太重,6.4%其他原因。高中女生3.4%自己不感兴趣,13.1%学业负担太重,3.2%其他原因。总体来看,男生6.8%自己不感兴趣,29.8%学业负担太重,9.8%其他原因。总共有27.4%的同学认为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自己不感兴趣,有53%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有19.6%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学业负担太重。

  (6)中学生关于体育运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认识

  由表12可见,初中男生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17.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女生17.2%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高中男生10.3%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6.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女生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6.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来看,男生14%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24.6%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女生20.9%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20.5%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共54.9%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45.1%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高中生认为能的大于初中生。表明有部分初中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不够到位,也表明了他们的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7)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

  由表13可见,初中男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20.6%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初中女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5.8%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高中男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高中女生17.2%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总体来看,男生20.6%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2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女生27.5%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9.2%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总共有48.1%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3.3%认为是娱乐,6%认为是交流12.6%认为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和娱乐,其中,初中生大部分认为是娱乐,高中生大部分认为是健身。说明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趋向于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8)中学生对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的认识

  由表14可见,初中男生24.1%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6.9%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初中女生27.5%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7%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高中男生13.7%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5%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高中女生20.6%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总体来看男生37.8%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0.4%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女生48.1%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7%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总共85.9%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4.1%的中学生认为不能。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比较到位,体育意识水平比较高。

  3.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现状的分析

  (1)中学生体育习惯现状的分析

  本调查结果表明,75.6%的中学生喜欢体育运动,24.4%不喜欢体育运动;除体育课外,20.5%的中学生每周没有锻炼,28.3%每周锻炼一次,23.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2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中学生一般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足排和羽毛、乒乓球,其中男生大部分是篮足排,女生大部分是羽毛、乒乓球;运动时,31.3%的中学生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7%不注意。在体育运动或比赛中遇到困难时,有37.6%的中学生会坚持到底,有48.8%的中学生认为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有13.6%的中学生会直接放弃,在体育比赛或游戏时,如果同伴的失误造成落后,6.8%的中学生会大声指责,有6.8%的中学生会放弃比赛,有86.4%的中学生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

  (2)中学生体育意识现状的分析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节假日,有17%的中学生经常主动去参加体育锻炼,62.4%的中学生偶尔去,20.6%的中学生从不去,有89.7%的中学生认为锻炼方法的科学性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通过对中学生关于“终身体育”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4.4%的中学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学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学生只是听说过,剩下34.2%的中学生是从没听说过。在关于中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3.6%的中学生是知道,72.4%的中学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学生几乎不知道。有27.4%的同学认为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自己不感兴趣,有53%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有19.6%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有54.9%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45.1%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对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调查中得出,有48.1%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3.3%认为是娱乐,6%认为是交流12.6%认为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85.9%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4.1%的中学生认为不能。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大部分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偏向于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运动,除体育课外,大部分中学生每周都会不同次数的参加体育运动,但缺乏持之以恒,而且在运动过程中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在遇到困难时,大部分中学生会坚持,但缺乏坚定的信念。

  (2)大部分中学生在节假日会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但大部分是偶尔去,缺乏持之以恒,大部分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的意义认识很明确,但对“终身体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科学的健身方法了较不够,掌握不够,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表明他们对体育意识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大部分中学生都是因为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从而影响体育锻炼。

  2.建议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要改善中学生的体育习惯,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加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体育法》的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同时,第十七条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要健全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善体育场地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

  (2)要加强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知识与健康意识,改善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增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激发其体育锻炼的动机,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

  (3)多开设一些趣味性、娱乐性强,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中学生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培养和完善健康体育教育队伍,有计划地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键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5)以学生为主体,多注意和采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要求来改善学校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清忠. 对北京高校体育学研究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P28).

  [2] 梁莉. 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以酒泉市城区高中学生为例[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11月(P41).

  [3] 赵燕. 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年4月(P3-P4).

  [4] 耿晓. 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2月(P10-P12).

  [5] 孙玲玲. 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6月(P34).

  [6] 马为民. 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P7-P9).

  [7] 李鸿. 终身体育思想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浅析[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5月(P8).

  [8] 刘娟. 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探讨[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6月(P3).

  [9] 胡群英. 试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6月(P2-P3).

  [10] 何锦辉.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做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J]. 宁夏教育,2006年07月(P100-P101).

  [11] 史鲜玲. 谈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P53-P54).

  [12] 王天毅. 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0,6(P89、P94).

  [13] 翟元、杜长亮、崔建. 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J]. 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P77-P78).

  [14] 丁亚军. 体育习惯的培养[J]. 体育师友,2005年2月(P26).

  体育常识范文第4篇

  1.1许多高校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视度不足经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高校体育类专业当中,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学时太时、设备不足,以及师资配置不合理体现出学校有关方面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要性的意识不到位。在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当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即侧重于学生的体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关注的则较少,这就导致了体育类学生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的不利。例如,某高校对于篮球专业的学生,所设置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篮球技能的训练课程,如何进球、扣篮等等,缺乏关于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遇到紧急意外伤害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暴露了忽视学生基本的自我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之培养体系上的缺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1.2体育保健与康复施教范围小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施教群体的乏味来看,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生理残疾的学生人群当中,这样的范围是非常的小的。其实在体育教育当中,不只是那些体弱病残的学生需要学习体育保健和康复的知识,生理健康的学生也需要。体育教育的更大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设置的学科。例如,营养卫生、急救常识以及合理运动科学健身等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的,如果只放眼于狭隘理解而忽略更大群体的需要,势必影响体育与健康教育目的之实现。

  1.3体育保健与康复心理课程较少综观当前高校所设置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大多是生理类课程,也就是说对规避身体伤害方面的教育较多,但关于心理方面的保健则做的较少。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为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因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达到标准而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所使用的方法不得当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排解的话,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容易使学生轻易就放弃自己所追求的梦想。例如,在短跑训练中,很容易就出现韧带拉伤的情况,而且因为亚洲人的体能特点,也很难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奔跑,所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灰心丧气。而在体育保健与康复的课程中却没有帮助学生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失落和挫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改进措施

  2.1加强认识,积极设立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没有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上的短板,所以加强这一课程的认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并着手工作使体育保健与康复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必学内容,以及体育保健康复学科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其次,校方和老师还要意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体育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认真考虑将课程列入到教学设计方案当中。最后,校方必须将此付诸行动,如果不能付诸于行动,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空想,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建立校方领导和老师对于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认识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组织研讨会,或者是在学术年会论坛,通过宣讲、实物展示等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使之在学校中就会与校方领导和老师探讨这个问题,从而掀起一股重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风气。

  2.2扩大范围,使这门课程惠及全体体育类学生时下高校所设立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惠及的学生范围还是十分有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体弱病残的学生固然需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的课程帮助、引导他们自信、顽强、健康的成长,难道身强体健的学生就不需要吗?难道他们在体育训练、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吗?答案当然是否。因为在体育训练当中,即使是身强体健的学生,也会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遭遇到许多的挫折,他们也需要指导和帮助。所以高校必须括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体育类学生当中的施教范围,必须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能够对每一个体育类高校学生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江集所有体育类高校学生的最佳方法就是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例如,高校在教学设置中,明确规定必须为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或者是直接向国家申报该课程专业,使其更加规范化。

  2.3增加内容,心理教育列入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以往的教育实践表明,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为当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态度等,才能够使他们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不仅有必要的体育卫生、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和康复体育等知识,更要有心理知识保持心态平衡面对挫折。所以,必须在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体育教育当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积极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坚强的个性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的帮助非常的大。例如,在羽毛球训练当中,学生必须自己单独的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这些训练通常使他们感觉到很焦躁,而且因为经常进行单独的训练,他们的团队意识就不及篮球和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学生强,所以在为学生教授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摆脱焦躁、烦闷的情绪。

  2.4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社团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信心提高自我发展潜能以及拓宽专业知识培训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效果。例如所在学校阿坝师专(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筹>),成立有“同一健道美道协会”、“心理协会”等学生团体,响应校方关于学生社团作出的“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的号召,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康复技能竞赛”、“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育保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保健康复知识方面,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好评,并在公共体育和专业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结语

  体育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专生;终身体育;能力

  一、培养中专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 提高认识,加大理论教学力度

  21世纪的人才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其中知识是基础。中专生的年龄、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求知、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的可塑性强,同时也反映出对体育与自身健康、健美、生长发育等的多种需求。在当今全方位体育中,从理论教学的时数和内容上来扩充对中专生全民健身的认识,适当增加理论课教材,目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递,产生认识的升华,形成体育生活化的现代文明意识。

  2. 积极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特别是参与体育对培养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竞赛的内容、方式、方法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可能发挥的效能也有很大区别。从近来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形式与内容来看,颇有正规化、大型化、专项化的发展趋势,学校正常的群体竞赛活动日趋向竞技体育靠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赛项目追求与竞技运动比赛项目对应;二是参赛人数的局限性,造成校园体育竞赛活动经常出现“全能选手”或“老面孔”现象;三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追求正规化,导致体育教学与课外群体活动的内容脱节,使广大学生失去了参与竞赛的机会,而少数学生运动员又极易脱离群众,较难发挥个体的作用;四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逐渐渗入商品意识,不少学生在参加各项运动竞赛取得名次的同时都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有些学校和单位还模仿国家参加世界大赛活动的方法,定指标、定奖金以刺激学生运动员。这种做法与强化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二、提高中职生的体育活动能力

  1. 确定中职生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

  中职生的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等,造成了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复杂性。体弱多病、运动能力较差者,自我锻炼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促进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以满足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体质状况与运动能量一般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应确定在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及格以上等级。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较好但缺乏运动基础与经验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应该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优秀等级,并从基础开始进行适合的专项运动训练。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与经验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确定应该是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二级以上的标准并在校内外运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2. 中职生自我身体锻炼的内容与方式

  (1)早操。对终身体育者特别是中职生来说,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身体锻炼是极其有效的方式、方法,早操锻炼效果主要取决于锻炼内容和强度。

  (2)健美、健身运动。中职生正处于人体最具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阶段,具有丰富的审美追求,健美操、健身运动能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中职生要加强自我终身运动,克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智轻体”片面追求文化知识的错误思想,做到锻炼身体的科学化、知识化、经常化。

  (3)娱乐体育。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科技、高效率的,节假日、闲暇之余,中职生将会更多地需要娱乐性体育活动,促进其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

  (4)运动康复与医疗性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深中职生对运动康复的认识和对医疗性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增加其对终身体育运动意义和作用的进一步认识与体验。

  三、中职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在生理学上已形成动力定型和生物钟节奏,坚持经常锻炼就会逐渐养成身体锻炼习惯。

  中职生毕业后能否继续进行有益的体育活动,虽然会受许多客观条件影响,但最根本的还取决于自身的体育素养。而一个人的体育素养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的体育。

  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它主要包含体育意识、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以及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与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中职生在长时期的学校体育熏陶中,能初步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素养的发展是随着学生体育实际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结合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体育实践活动给予科学、系统、卓有成效的指导,使之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中职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正是在意识、能力基础上形成的。

  参考文献:

  [1]田继红.对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探讨[J].新职教,1999(12).


体育常识十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教育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体育常识十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体育常识十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