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8 15:39:59

生产管理实践:十大制造成本降低的实战策略

今天给各位分享生产管理实践:十大制造成本降低的实战策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确保员工的技能与他们所分配到的任务更加匹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降低成本措施

2、降低成本措施十篇

3、生产管理实践:十大制造成本降低的实战策略

  降低成本措施范文第1篇

  一、降低直接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

  1、确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就是要根据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工艺条件和现场条件、装配情况、人员素质等,选择先进可行,经济合理,而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合同工期要求的施工方案,做到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和布置施工现场,保持施工的均衡性、连续性。

  2、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明确分工:由工程技术人员订措施,材料人员供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班组负责执行,财务成本员结算节约效果,最后由项目经理根据措施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3、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节约,但加快施工进度,资源的使用相对集中,往往会出现作业面太小,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以及物资供应脱节,造成施工间隙等现象。因此在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均衡施工,切实做到快而不乱,以免发生不必要损失。

  4、降低材料费用支出。材料消耗在工程成本中一般可达70%。节约材料费用,不单纯是从材料使用角度入手,还要求在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及回收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采取降低材料费用支出的措施。首先,要做好材料的采购决策,进料的价格、质量和时间,以及运输方案等,要在统筹项目施工的需要和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后做出选择,既要保证项目施工所需,又不要形成积压,结合场外和场内运输,减少二次搬运。其次,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合理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展材料的代用和综合利用,充分做到物尽其用。再次,加强材料管理,制定各种合理的材料定额,如消耗定额、仓储定额等,做到控制有标准。最后采用经济承包制,将材料消耗的定额指标,进行层层落实,并制定相应的材料消耗节超奖惩措施。

  5、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又取决于劳动组织、技术装备和劳动者的素质。因此,一方面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技术装备程度,劳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高项目全体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改善劳动组织,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再方面落实经济责任,合理处理分配问题,把施工人员的劳动成果与其收入紧密联系起来,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挖掘潜力,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6、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合理的进行机械施工的组织,以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对降低项目成本有直接影响。为此,必须做好下列三方面工作:(1)结合施工方案的制定,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机械设备,包括性能、数量、台班成本;(2)做好配合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使其机械作业能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有一定要求,这样可以提高机械利用率;(3)统筹考虑机械使用费的支出,督促设备管理人员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机械设备尽可能的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提高完好率。

  7、正确划分成本中心,使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划分成本中心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成本责任,有效的控制成本。每个成本中心只对其可控成本负责。因此,要有效地的控制成本,就必须正确的划分成本中心,落实各成本中心的成本责任,在合理确定其计算和考核办法。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成本目标的重要条件。成本是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项综合指标,因而一切利于成本降低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方法都应该采用,利于成本降低的各种措施都应得到严格执行。此外为了有效地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成本信息、收集、整理手段(如电子计算机)以缩短信息处理的延迟,实现有效的成本发生过程控制。

  8、从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好用活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例如:对关键工序施工的关键班组要实行重奖;对材料操作损耗特别大的工序,直接承包给生产班组;实行钢模零件和脚手螺丝有偿回收;实行班组对施工现场的落实清承包,实行奖罚制度,必然会引起班组对落手清的重视,从而可使建筑垃圾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降低间接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间接成本包括工作人员薪金、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产保险费、工程排污费及除以上费用外现场其他费用。这些费用按各种不同工程类别按费率计算的是没有定额可循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能超过标准。做好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实行责任制,节约有奖。最后,项目经理在组建项目经理班子时,要本着“精简、高效率”的原则,那种“人多好办事”的思想必须摒弃。

  降低成本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山企业 成本管理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各种矿产资源都很丰富,而且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矿产开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许多国营的和民营的矿山企业纷纷涌现出来。但是我国的矿山企业也面临着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由于技术不够先进,开采设备落后,导致矿山企业对矿产的开采存在很大的浪费,这样粗放的发展模式对于矿山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资源稳定。因此矿山企业一定要从国家资源安全的大局出发,对自身做必要的成本管理,加强相关措施的落实,同时国家能源局和资源局要对矿山企业加强整顿,对于不符要求的进行整顿甚至关停,促进矿山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的措施。

  二、矿山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

  和发达国家的采矿企业相比,我国的矿山企业依然是粗放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因此必须加强对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那么矿山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要领是什么?以下几点是笔者对矿山企业成本管理提出的一些措施。

  (一)制定成本管理的目标

  一些矿山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还有一些矿老板怀有“捞一把”的思想,只顾赚钱,丝毫不顾企业高昂的成本投入,换来的却是微薄的利润。因此要在矿山企业内部严格制定降低成本的管理目标,并且在矿山企业的财务部门、销售部门、采矿部门以及后勤等几个部门中大力推广,让各个部门相互协助配合做好成本管理。

  (二)抓住矿山企业的生产关键点进而做好成本管理

  矿山企业最严重的浪费集中在开采环节,在开采环节,由于粗放的采矿模式和落后的处理工艺,导致所采的矿产利用率低,而且回收率也低,存在极其浪费的问题,因此,矿山企业要在采挖的环节上做好技术的升级,不断引进新的设备,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降低采挖成本,提高矿山企业的效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的效益。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去开辟海外市场,进而在全球形成竞争力。

  (三)矿山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离不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矿山企业进行采矿竞标、开采决策大都是依靠领导的个人经验,缺少科学的数据支撑。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企业在进行成本的核算、利润的评估方面有了更加科学的工具,尤其是矿山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企业各项预算和决策中的作用。在采矿前,首先运用计算机数据进行演算,提前做好更加科学的成本管理,成本合适,那么采矿企业就可以放心地进行采矿活动,如果测算出开采有诸多的风险,企业完全可以放弃,从而促进企业的成本管理科学化。

  三、矿山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矿山企业只有大力降低成本才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一个基本保障。但是很多矿山企业的管理者文化程度低,只对赚钱感兴趣,而对降低成本这些看不到的环节不重视,因此在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的同时,也要通过有关部门的监督,让矿山企业把成本控制措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以下是降低矿山企业成本的几点措施。

  (一)严把勘探环节,大力勘探可开采性强的矿山资源

  矿山企业主要的经济收入和利润是依靠矿山资源的开采以及后续的销售而来的,可以说资源决定了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矿山企业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所开采的资源一定要有市场需求,如果开采的矿产市场上根本不需要,那么企业的生产不仅是徒劳无功的,还会因为矿产的滞销而大大提升矿山企业的成本。

  此外,矿山企业在勘探矿山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和技术实力选取可开采性强的矿山选址,如果所选的矿山_采极其困难,自身的硬件设施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开采的要求,或者即便花费重金购买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根据分析开采后的效益不够高,那么企业就要学会放弃,继续寻找可开采性强的矿山资源,通过勘探环节降低矿山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后续的顺利生产奠定基础。

  (二)严格把控采挖环节,提高采挖的技术

  矿山企业通过科学的勘探,寻找到开采性极强的矿山资源,接下来就是采挖环节了,采挖环节能否做到科学采挖,直接关系着矿山企业初期的成本高低。因此,矿山企业在采挖环节一定要采用先进的采挖技术,积极向国内外的矿山企业同行取经学习,在引进先进采挖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要引进适合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推动矿山企业的员工利用好先进的设备。

  如果管理不到位,那么设备即使再贵再先进,也难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最终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进一步攀升,而科学先进的管理体系,则可以通过管理促进生产,进而提高设备和技术的实际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矿山企业的成本。

  采挖环节还会涉及环境保护的要求,近年来,国家环保部门联合资源部门对矿山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采矿的同时,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已经有许多矿山企业由于只顾自己的矿产采挖,导致当地的环境破坏极其严重,面临着巨额的罚款,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矿山企业无论是在开采过程中,还是在开采结束后恢复当地的地表状况的时候,都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在日常的开采中提高环保意识,进而降低环保方面的成本。

  (三)严格实行安全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进而降低成本

  采矿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必须做好采矿工人的安全,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等意外状况。比如一些煤炭企业,矿工在下矿井作业的时候,矿井内的氧气供应设施、照明设施以及矿井内部的加固设施都要采用最安全的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塌方风险,因为塌方造成的人员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一旦o采矿人员造成致残、残废甚至丢失生命等重大安全事件,矿山企业不仅要赔偿巨额的损失,还要担负难以预估的医疗费用,这对矿山企业而言,成本大大的提高了,而且还要修复塌方,保障企业下一步的生产,这就会浪费宝贵的生产时间。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的设备落后,采矿环境非常恶劣,但是采矿工人抱着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在安全保护缺失的情况下进行采矿,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很多矿工的牺牲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高昂的损失。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矿山企业要切实采取安全措施,完善硬件保护机制,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才能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四)加强对矿产的回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经过近百年的开采之后,我国的矿产资源短缺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资源逐渐枯竭的实际情况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采矿企业的重视,一定要推动采矿企业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回采,这样才能够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保障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黄金等贵金属矿产,回采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矿产企业在第一次的采挖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矿石散落开来,通过回采,不仅成本低,人工费用也很低,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地降低了,因此,要加强矿山企业的回采效率,提高效益,进一步降低成本。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矿产企业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粗放地生产了,不仅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的综合成本越合理、越低,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产品的兴盛期就会相对增长,从而使企业得到壮大和发展。

  降低成本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降低成本;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全国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全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要想立足于建筑行业,关键在于如何把成本降低到最满意的程度。我认为,降低工程成本关键在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事前计划准备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器、工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不同,所需机器、工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2、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

  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的签订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合格的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并确定合同价格、质量要求及工期等主要内容。招标投标工作应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由公司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财务及项目经理等有关人员,组建招标小组,首先对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核合格后,再进行发标;按照规定的招标程序和和评标方式选择最合理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最终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适当的工期等合同内容为依据,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评标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不搞一人说了算,并且必须有层层审批手续。同时,还应建立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和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公司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和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事中实施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实施和控制,包括对生产资料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控制等内容。

  降级材料成本

  (1)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它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组成工程成本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构成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辅助材料是完成工程所必须的手段材料,如:氧气、乙炔气、锯、砂轮片等。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的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损失浪费。

  推行限额发料,首先要合理确定应发数量,这种数量的确定可以是以国家或地区定额管理部门测定的数据为准,也可以是施工作业对与项目定额员共同测算并经双方确认的数据,总之,要经过双方的确认。其次,是要推行三级收料,三级收料是限额发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作业队对项目部采购材料的数量给予确认的过程。所谓三级收料,就是由收料员清点数量,记录签字,其次是材料部门的收料员清点数量,验收登记,再由施工作业队清点并确认。如发现数量不足或过剩时,由材料部门解决。应发数量及实发数量确定后,待施工作业队施工完毕,对其实际使用数量再次确认后,即可实行奖罚兑现。

  通过限额发料、三级收料的办法不仅可以控制收发料中的“缺斤少两”的现象,而且使材料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

  (2)、组织材料合理进出场

  一个项目往往需要上百种材料,所以合理安排材料进出场的时间特别重要。首先应当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太早,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增加公司贷款利息,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要重新订货而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不但影响进度,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其次应把好材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降低材料损耗率。材料的损耗由于品种、数量、铺设的位置不同,其损耗也不一样。为了降低损耗,项目经理应组织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个合理损耗率由其包干使用,超额扣工程款。这样让每一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节约现场管理费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经费两项内容,此两项费用的收益是根据项目施工任务而核定的。但是,它的支出却并不与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变化,它的支出主要由项目部自己来支配。建筑工程生产期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其临时设施的支出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一般来说应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布置,同时应该是易于拆迁的临时建筑,最好是可以周转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对于现场经费的管理,应抓好如下工作:一是人员的精简;二是工程程序及工程质量的管理,一项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合理调度,循序渐进;三是建立QC小组,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事后分析总结

  事后分析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月每季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回头看的方法,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1、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部室、相关部室、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及时进行竣工总成本结算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将转向新的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辞退不再需要的人员,支付应付的费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后,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其得与失,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降低成本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采购成本 因素分析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06-0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抓好商品生产、营销工作的同时,逐步将目光聚焦至企业内部控制,但是更多在于控制费用较小的人员成本或是管理费用等方面,通常忽略物资的采购成本。然而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企业成本中的采购成本通常大于60%,人工支出、工资、福利费等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占5%。由此可见,采购成本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主体,也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富有价值的部分。

  众所周知,采购成本降低多少就是净利润100%增加多少,采购成本的降低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泉。降低采购成本能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可直接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优化采购成本的管理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

  1 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

  物资采购成本是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现,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因采购物资而产生的费用(例如:购买、包装、装卸等环节)。

  其主要包含的内容有:企业在购买物资时支付的费用;采购员的薪酬、补助等;企业在采购中发生的物质以及材料的损耗;其他金融投资项目的支出;企业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例如:办公费、差旅费等其他管理费用。

  以上各项成本可以分成3部分:购买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存储成本。因此,物资采购成本有如下公式:物资采购成本=物资购买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存储成本。

  针对盘江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和上级要求,重点工作是降低物资购买成本达到10%以上。

  2 盘江采购物资的基本情况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原煤开采、煤炭加工和汽车运输等为一体的原煤产量超1,200万吨的国有控股大型煤炭上市公司。公司属煤炭行业,主营业务为原煤开采、洗选加工及销售等,主要产品有精煤、混煤(动力煤)、电力,可生产灰分8%~12%等级的精煤,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生产特殊加工煤。公司煤炭产品具有低硫、低灰、微磷、发热量高等优点,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采购物资的基本组成:公司所需生产物资涉及原煤开采、洗选加工、发电、运输、物业、建筑、办公等所用材料、配件、设备等共约二十多大类,四万余品种。2011年至2013年公司采购总量约40亿,年均采购13亿多。

  3 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

  采购成本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采购价格因素。

  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采购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

  (2)采购数量因素。

  建立在批量生产和科学合理的物品核算定额和储备定额基础之上,经济批量的采购方式和数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3)物品的运送方式因素。

  以最短的里程,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完成物品在空间的转移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4)物品储备方式因素。

  先进合同的物品储备方式对节约人力和运费以及少占用资金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采购策略因素。

  在广阔的全球经济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4 采购成本降低的主要控制措施

  4.1 严格采购程序进行有效监督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必要措施

  在企业采购的过程中,若不对企业中采购员的严格管控,容易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受亏损,这正是顺应了市场运作的规范与准则。盘江股份的物资采购符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规律,具体表现在无论是降低或者提高1%相当于企业损失或者盈利一千多万元,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益。采购部成立一年半来,不仅拥有自己的管理方法、管理细则还具备着询价订货等法律程序条文;合同的签订、审批等等都是程序化操作,采购人员在操作中要想越过任何程序都会受到制约。任何采购员(计划员)签订一份合同都不能一人完成,要受到采购程序的其他环节控制。严格的采购程序是规范采购行为,实现“阳光”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的必要保证措施。

  4.2 全面扩大招标范围,力争采购招标全覆盖

  实践证明,采购招标的比例越高,采购成本下降幅度越大,目前公司招标比例已达80%以上,我们认为还有挖掘的空间,也就有降低采购成本的空间,采购部力争招标及谈判比例提高到90%以上,使3个亿未招标采购物资降低为1亿,力争降低500万成本空间。

  4.3 全面加强招投标管理技术工作,取得招标的实际效果

  招标采购是一项专业工作,更是一项技术工作。招标节点设置及技术操作,直接影响到招标的实际效果。为更好做好招标工作,达到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物品,招标采购必须做到以下技术要求。

  (1)认真研究招标物的技术性能要求,请专业部门共同把关审核提交招标技术方案。

  (2)认真编制招标文件,从技术,商务,服务,价格等多方面,全方位,作实作细招标方案,确保是购买真实意愿的表述,体现专业化采购水平。

  (3)认真开展标底编制工作,设置拦标条款,确定针对性的评分标准,做到一标一表一文件。确报标的物报价和技术要求在采购可控范围之内。

  (4)运用好招标技术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利用好合理合法的招标报价方式,充分开展招标与谈判相结合,竞争与谈判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我方利益最大化。

  (5)坚持货买源头,加强招标采购对法人主体的严格要求,对不符合主体条件不得邀标及授标。

  4.4 创新招标采购方法,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

  招标采购是一个大的必须的方式,结合盘江物资采购特点和不同采购物资类别特征,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前提,选择不同于传统的招标采购方式,能取得更好的采购成本降低效果。

  (1)代储招标法:对拟采购的单个市场普遍性高,技术要求单一产品(如:普通常用材料)实行招标。邀请多家合格供应商来竞标,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谁的价格低,谁就可以取得产品的代储供应资格。

  (2)承包招标法:对拟单独考核的单个专业性单一产品,进行承包招标采购。如常用钻头,钻杆等设想以钻孔长度来计价,如钻1 m长度不管使用几个钻头,只算1 m的价。

  (3)单耗承包法:主机及配件的招标购买,必须有超正常消耗量不计价的限制条件和包机要求,促使厂家提高设备和配件质量,使我方能长期降低采购及使用成本。

  (4)以时计价法:采购的产品不单以单位计价,同时以担保使用时间来计价,这样有利于我方控制成本和提高供方的产品质量,如运输带等类似使用年限要求长及能反复使用物资。

  (5)综合招标法:即招标与谈价相结合。邀请国内前三名的生产厂家来竞标,在多家中标的基础上,再与对方压价,这样既维系相互竞争,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采购成本。

  5 结语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途径不只限于上述方面,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科学价格数据库作招标参考,提高采购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供应商考核管理,提高采购专业化水平,建立供应链管理体制机制等等,都和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经济专家曾这样说:“产品价格下降的空间是无限的”。而采购专业有句俗语“只有错买,没有错卖”,我想这应该是值得从事物资采购的业务人员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岩杰.谈谈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传统方法[N].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网,2004-05-20.

  [2] 陈瑞雄.企业采购成本的优化与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24-25.

  降低成本措施范文第5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要想立足于建筑行业,关键在于如何把成本降低到最满意的程度。笔者认为,降低工程成本关

  键在于搞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成本;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路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造价低、工期短的建筑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成本控制的好坏,同时成本控制也是衡量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管理者的根本职责和义务。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员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器、工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器、工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

  在签订合同时,要考虑全面、细致,对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都要有相应的经济制约手段。工程要在合格的劳务分包供应商中选择3家以上的单位进行内部“招投标”,辅助材料、辅助机械经测算后均要有量化指标列入合同。单项合同签订后,要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和会签交底,将合同细化,以确保成本目标的完全实现。劳务分包作业队是弥补施工企业资源不足,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补充力量。选好用好劳务分包作业队,充分发挥其“招之即来,完工即退,灵活机动”的优势,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资格预审、评议对比、民主决策、上级审批”的原则,选用具有“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安全许可证”、“法人授权委托书”齐全,有业绩、有能力、有资金的劳务分包队伍。

  3、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同时也是控制成本目标的前提。不合格工程或业主不满意的工程将影响整个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在实际施工中,把提高质量看成是技术部门的职责,把控制项目成本则看成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4、项目经理部必须编制相应的成本预测报告没有成本预测报告公司不签发承包责任书,编制成本预测报告使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项目究竟是盈是亏,可采取什么措施扭亏为盈,只有做了预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1、工程劳务承包及人工成本控制

  受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单个企业在规定的工期内无法完成施工项目时,通过采用工程工序劳务承包的方式,将部分工程进行外包,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应当通过收入控制支出的方式对劳务承包成本进行控制。由多个劳务施工队伍进行招标,以增加竞争及透明度,最终确定一家劳务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劳务承包合同,对工序劳务承包进行结算,经项目工程部门、质检部门、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在经由项目材料部门核实材料用量后,最后经项目合同预算部门按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支出,以及避免出现额外的纠纷,要选择信誉好、技术雄厚、员工素质高的队伍进行协作;在工程工序劳务承包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在实际执行中,对协作队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评比,对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任务的队伍,要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其施工积极性;对多次考核、评比不合格的队伍,应根据其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质量情况结算完后,清除出场;避免以后因工程质量原因返工或整改,增大施工成本。

  2、抓好施工预算编制以施工预算为龙头,加强施工预算管理各项目应及时编制施工预算,然后由项目部进行复核,将施工预算作为劳务分包控制、人工费支出、材料消耗的依据,把“先算后做”落实到施工全过程。项目部要经常检查项目施工预算的编制质量,使施工预算真正直到指导作用。

  3、降低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及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65%-75%;通过以下两方面节约材料成本:第一控制材料消耗量。在材料消耗量方面根据材料消耗定额的规定进行控制,回收剩余的材料进行再利用;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堆放合理,减少材料倒运、库储和摊销消耗;分项工程消耗后要核实材料消耗量,如出现不正常的消耗,必须追究协作队伍及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厉的处罚,施工队伍直接清除出场,项目现场负责人调离本项目或开除,以保证材料的正常消耗,减少工程料费的投入;第二控制材料价格。在施工阶段,根据材料价格的走势和变化趋势,项目部合理安排进料时间,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同时,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材料。

  机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费用一般占到工程成本的20%左右,项目对机械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要充分利用项目现有的设备,合理调度,力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建立单机车核算制度,明确和量化机械成本的控制指标和控制责任,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小型机械及电动工具购置及修理费可采用由劳务队伍包干使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施工进度的控制 第一编制合理的可实施性施工组织进度,该进度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适应施工条件的变化;第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施工细节,编制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为确保总工期,应实行分段控制、重点工程控制、一般工程控制;根据总工期、公司及业主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月度、季度、年度施工生产计划;第三动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变化情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第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施工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应该制定能够调动员工与协作队伍施工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及制度,并应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

  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工程所达到的最佳质量水平,并不是工程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指工程建设总成本最低的质量水平,要符合合同或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把质量成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降低工程质量故障成本,避免质量过剩成本,综合考虑质量成本等方面因素,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即符合工程标准要求,又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竣工总结分析

  竣工分析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

  1、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部室、相关部室、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2、及时进行竣工总成本结算。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将转向新的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辞退不需要的人员,支付应付的费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后,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其得与失,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

  结束语

  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严格地执行项目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按工期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施工项目管理才能达到最优化、最科学化,才能达到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赵改朝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控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降低成本措施篇1

  一、土方、护坡和降水工程

  对土方、护坡、降水工程一体化统筹安排,选择最佳的施工组织方式、交叉施工程序安排,减少交叉施工和工序交替的次数,缩短各道工序的时间,投入先进高效的机械设备,设计最佳的施工方案,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具体包括:

  1、由于该工程中心建筑地下室底板以上需回填2m厚的砂石,建筑物四周同样要回填砂石,整个回填方量约15万方,投标人充分考虑在现场北侧原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开挖的基坑内存放地下开挖出来的砂卵石,现场能够存放约16万方以上的砂卵石,完全保证了工程土方回填量,同时减少了15万方土方外运量,缩短土方开挖关键线路工期1个月,而且为现场施工尤其是为上部钢结构现场拼装和构件堆放和运输创造出了足够的良好作业面,极大地降低工程造价;

  2、根据工程特点和地层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土钉墙护坡、钢筋混凝土护坡、地下连续墙等深基坑支护综合技术的最优化组合,能大幅度降低工程边坡支护的成本。

  3、中心建筑四周的地下连续墙长约600m,深度在-50m左右,经计算,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以下约需9000方混凝土,投标人将在连续墙嵌固深度以下浇注价格低廉的低标号的素混凝土,采用其它胶结材料替代水泥(如粉煤灰),而且不采用钢筋笼,同样能满足四周挡水进行内部封闭排水的要求,可以大幅度节约工程成本。

  4、该工程基坑底部标高高低错落,不同的标高有-27.0m、-33.6m和-43.0m(中心建筑),-8.0m、-9.0m、-10.0m、-18.0m(南侧建筑),-12.5m(中心建筑周边)和-12.0m(北侧建筑)共9个标高,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插入不同形式的护坡施工和降水施工,为此,投标人经过优化合并,仅采取5次土方开挖,4次护坡施工,减少了交叉施工的次数和设备进出场的频率,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成本。

  5、从自然地面至-15m标高的大面积(约15000m2)基坑支护采用土丁喷锚支护方法代替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支护,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6、在卵石层成孔困难,锚杆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用压力分层型锚杆技术,可很好的解决承载力不足之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成本,节约工程造价。

  7、投标人将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选择了距离最近的多个土方卸土点和多条运输线路的优化选择和车辆分散与分流,能十分有效地降低土方消纳的成本。

  8、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方案的合理组合,大幅度降低了土方回填量,对于中心建筑-27.00m和-33.60m标高变化处以及南侧建筑-8m、-9m、-10m、与-18m标高变化处,采取护坡桩护坡,中心建筑-27.00m至-33.60m和南侧建筑-8m、-9m、-10m、与-18m的外墙防水采取外贴法施工,用护坡桩替代墙体外侧模板,避免了土方回填,加快了工程进度,大幅度地节约了成本。

  9、中心建筑台仓四周基坑支护采取地下连续墙,其外墙防水采取外贴法施工,用连续墙替代墙体外侧模板,避免了土方回填,加快了工程进度,大幅度地节约了成本。

  10、在征得设计同意的情况下,投标人建议将-27m至-33.6m标高变化处和南侧建筑-8m、-9m、-10m、与-18m标高变化基坑周边的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改为桩锚护坡,这样可以使灌注桩的直径减小一半,同时还可以缩短灌注桩在土壤中的嵌固深度,加快工程进度,将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价。

  11、台仓深度为9.4m,台仓四周地下连续墙采取内侧钢支撑,采用长臂挖土机取土,避免了土方施工放坡和土方回填。

  12、由于地层多为砂卵石,采取常规的成孔方法比较困难。因此投标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其施工速度是普通反循环钻机施工效率之七倍,特别是在砂卵石层更具优越性,不需要循环泥浆,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使施工操作面整洁,具有很好的环保特点。

  13、采取何种技术手段和工艺解决第二层承压水对中心建筑台仓底部的顶托,工期和成本差别都会十分明显。投标人将在地下水文地质资料进一步完备的情况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承压水水位进行持续观测的基础上,对减压井和回灌井降水、冰冻法施工、压力灌浆等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进行深入的计算、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选用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最佳的方案,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工程

  初步估算,整个钢筋混凝土量约22万方,如何组织结构施工,采用何种技术措施、施工手段和方法、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材料选型等,都对工程的成本和造价的影响极大。投标人所采取的降低成本措施包括:

  1、合理划分大体积底板施工流水段和结构施工流水段,采取小流水施工的方法,合理组织和安排,能有效节省人机料的投入(比常规施工节省1/3),加快工程进度(比常规施工进度加快1/4至1/3),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

  2、暂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钢筋含量120kg左右估算,整个工程钢筋用量约2.0万吨左右,投标人将在施工现场之外,利用多个钢筋加工厂进行成品钢筋加工,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运至施工现场,能大幅度加快工程进度,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二次搬运,最大限度地减少钢筋浪费,从而大幅度节约工程成本。

  3、本工程将广泛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无收缩(微膨胀)、防渗、防裂、和易性、易泵送性和稳定性好。在项目工程使用高性能砼,建议采用超细矿粉和高效减水剂共用,可有效保证地下砼的抗渗、防裂、抗冻、抗碳化、抗盐、抗酸等要求,对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送性,预防砼中碱—集料反应,十分有效。此项技术还包括了以下内容:

  1)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对于预应力、劲性混凝土构件将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底板、地下外墙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等,能极大地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2)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由于中心建筑202区外墙周长近600m,为了防止砼的收缩变形而在抗渗砼中掺入一定量的合成纤维,抵抗砼收缩产生的裂缝,从而解决由于混凝土收缩裂缝而出现渗水。

  通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以最优的性能(包括混凝土强度、防渗、防裂、和易性、抗碳化、抗盐、抗酸、易泵送性和稳定性等)、最为合理的成本,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4、利用投标人强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和供应优势,选择离现场运距近、交通便利的多个混凝土供应站,专门为本工程供应混凝土,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选择备用混凝土供应站点,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混凝土粗细骨料和添加剂,统一试验,能有效节约成本,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5、在结构楼板施工时,建议采用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接成网,在柱、墙、梁应用新三级钢在柱、墙、梁应用新三级钢,降低钢筋用量,减少现场人工操作量。可降低工程造价。

  6、采用新型模板体系,且采用芬兰VISA板作为模板板面,混凝土施工可达到清水要求,减少二次抹灰,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对于车库楼板施工采用蜂窝板铁皮贴面模板,由于其刚度大,支撑少,表面平整,其效果能满足浇注清水混凝土的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7、项目工程顶部的劲性混凝土钢架采用穿心千斤顶同步提升技术,以钢绞线反复收紧和固定,来提升钢架到设计位置,不需要安装大型起重设备,可降低施工成本。

  8、利用劲性钢架的承载能力,将混凝土的模板吊装在劲性钢架上,可取消高空摸板支撑体系,降低施工成本。

  9、在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逢及后浇带二次浇注混凝土之前,建议采用橡胶止水条,其防水效果好,施工方法简便,成本较钢板止水带低50%.

  三、椭球体钢结构工程

  椭球体钢结构工程在整个工程中,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工程造价,都占有很大的比例,采取什么样的加工、拼装和安装的安排和组织、实施方案和程序、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和手段以及工艺和机械设备等,都对工程的成本和造价的影响极大。投标人所采取的降低成本措施包括:

  1、设计人要求需进行总体试拼装,再按单榀运至现场实地安装。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了整体试拼装的方案设计,但投标人根据自己长期以来从事大型复杂的钢结构工程的实施经验,确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在不进行整体试拼装的情况下,通过钢结构加工厂的整榀构件的试拼,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采取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和先进精密的测量技术和设备进行测量、监控,利用计算机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数据库编码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指导下料、加工、运输、焊接、安装、检测等对钢结构加工安装详图设计、材料、下料、加工、试拼、运输、现场安装(包括焊接、测量)等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监督、检查和控制,完全能够确保钢结构工程满足设计人和规范对质量的要求,倘若上述合理化建议能够取得业主、设计人和监理的同意,可以极大地节约工程成本。

  2、投标人在确定钢结构方案时,综合比较了近十个不同的方案,对钢结构工程的每一个过程程序、加工安装方法、手段和措施进行了综合对比,从中优选出三个最佳方案,具有很强的经济合理性,这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十分有效。投标人将根据设计图纸,与业主、设计、监理以及钢结构专家进一步研究和优化钢结构方案,实现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最佳目的。

  3、投标人除了对钢结构工程的每一个过程程序、加工和安装方法、手段和措施选择最佳方案之外,还将在大型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场地的选择和布置,加工厂的招标和选择,钢结构支撑设计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确定最佳方案,节约工程成本。

  四、装修工程和机电工程(包括智能化弱电系统和舞台设备)

  整个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5000平方米,由于工程的特殊使用功能和高的标准和档次,装修工程和机电工程的工程量非常大,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设计图纸还没有最终完成,根据投标人的长期从事高档装修和复杂先进的机电工程的经验和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装修和机电工程供应商、设备材料信息系统,初步提出以下成本降低措施:

  1、金属钛板建议采用钢板外面贴金属钛板的复合板,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

  2、建议对重要的装修材料、机电设备尤其是剧场内各种功能性装饰材料(如吸音材料、隔热隔声材料、声光电反射材料等)和声响、音像等视听设备和系统,以及舞台设备进行专题论证和选择,使其不仅能最佳满足设计风格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而且还能满足技术进步和提高设备材料的使用寿命,在整个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可大幅度节约大剧院工程的运行和维护费用。

  3、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使之成为支撑项目管理和工程成本控制的支柱。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选用的原则是:

  1)满足工程设计风格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2)质量优良,工艺先进,价格合理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3)具有高度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功能。

  五、总承包项目管理

  项目采用国内建筑企业施工总承包,总承包管理的模式、综合能力和水平、策划与运作、管理与协调、技术与设备等,对这一特殊而庞大的工程的成本造价控制和降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投标人将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优势、地缘优势、管理与协调优势、策划与运作优势、技术设备优势、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优势、社会力量组合优势、设计优势等,采取最为有效的总承包管理的模式,在实现项目质量和工期等综合目标的同时,极其有效地节约工程成本和造价。体现在以下方面:

  1、总承包管理的模式:组建总承包项目管理公司,实行项目一级管理,杜绝分层管理,项目管理公司受董事会授权,全权履行业主赋予投标人的责任、权力、义务和投标人的承诺,实现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综合目标和业主与投标人的合约目标。投标人对项目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2、配备联合体最强的阵容,充足的优秀人才和装备,充分发挥联合体的集团优势、地缘优势、管理与协调优势、策划与运作优势、技术设备优势、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优势、社会力量组合优势、设计优势,有效利用社会一切优良资源,以满足该特殊而艰巨工程的需要。

  3、站在总包的高度、具备总包的胸襟,对各专业承包商和供应商,要具有对业主、对工程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对工程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控制,全过程全方位的为业主服务。

  4、在设计、技术、计划、设备和物质材料、定货加工和施工、人员和劳动力、项目管理等方面大力推广、和采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学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专业性的科研院和大专院校进行密切合作,确定项目工程生产、技术、管理全方位的科学研究,制定专题的降低成本措施,实现工程项目的降低成本目标。

  利用投标人强大的设计优势,以及与专业设计院长期合作的总承包管理和运作模式,利用计算机进行图纸二次深化设计、加工施工详图设计、工艺设计和综合配套图纸设计,不仅能满足设计风格和工程特殊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使专业设计不仅在设计深度、设计质量和设计的综合配套方面,还是在设计进度方面,很好地满足和指导工程实施,减少各交叉施工的矛盾,减少甚至避免现场返工和拆改,从而大幅度地节约工程成本。

  5、对分承包商、供应商进行严格的招投标制,确保招标文件和和约的严密性。以合约管理为核心,对分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跟踪管理、协调、监控、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总承包综合管理、协调能力和综合配套能力。

  降低成本措施篇2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措施

  Pick to: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how to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has carried on the deep discussion, and proposed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cost control, to maximize control cost, improve project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企业应高度重视成本管理,从每一个细节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降低材料成本

  1) 进行合理的材料采购。在工程项目建设中, 材料成本一般占到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材料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 。搞好材料成本控制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材料人员应该在熟悉材料性能、作用、价格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 材料采购时做到“货比三家”,采用招标形式,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坚持“从廉采购”,保证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选择到价格最低的材料,保证能够使施工顺利进行,而且又不会产生大量的材料过剩或者积压。

  2) 材料成本管控。材料成本在项目成本中比重最大,而且有较大的成本节约潜力。应把品种少,所占费用比重大的主要材料作为重点,更易显出成效。在材料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节约采购成本;认真计量验收;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扩大材料代用; 合理储备材料, 减少资金占用; 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仓储等损耗。

  3) 现场材料管理。现场材料管理好坏, 对节约成本或浪费影响很大。材料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单位工程材料计划的申请供应, 要求分期分批进场及时的要求; 对材料使用变更要事先计划申请; 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和验收管理,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者要退换, 数量不够的要补够; 堆置按指定地点、堆放要整齐; 材料应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没有质量合格证的要进行质量检验;实行单位工程定额供应、包干使用的管理制度, 做好限额领料工作, 余料退回, 节约给奖; 控制损耗, 避免盗失; 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 建立核算台账。

  2组织均衡施工, 提高劳动生产率

  1) 强化企业人员的政治素质,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发挥更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企业生产的不断发展。2)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3)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加大技改投入,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4)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劳动效率。

  3降低机械费用、提高机械使用率

  降低机械费用开支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费是工程成本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合理地组织施工机械的配套使用, 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效能, 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效率, 对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大作用。降低机械使用费的途径是合理组织机械施工, 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机械效率。为此首先应综合考虑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台班成本等因素, 选择好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 其次要组织好工序、工种机械的施工, 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 同时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机械, 做好机械维修保养工作, 保证机械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这是提高机械利用率的基础。

  4制定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确定包括: 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工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等。施工方案不同, 工期会不同, 所需机具也不同, 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不同。因此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为此应以合同为依据, 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 对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和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 了解具体状况, 并对主要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制定几个可行的施工方案, 再进行多方论证评价, 从中优选一个最合理、最经济的施工方案。

  5认真会审图纸, 提出修改意见

  对设计图纸要认真审阅, 特别是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 要从保证工程质量, 方便施工, 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能降低消耗等方面综合考虑, 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 取得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后, 积极办理变更手续。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用户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条件, 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施工单位提出的意见应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 同时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

  6发挥激励机制, 激发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

  应用激励机制, 从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项目和企业特点的激励机制。假如部门技术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为工程项目节省了成本支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励,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技术开发和成本控制[6] 。激励机制基本原则是要能真正起到促进增产节约的作用。充分利用激励机制, 调动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成本意识,划分成本控制目标,用活用好奖惩机制。通过责、权、利的结合,对员工执行劳动定额考核,实行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能够大大提高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浪费,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

  7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都能够起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选用的原则是; 1) 满足工程设计风格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2) 质量优良,工艺先进,价格合理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3) 具有高度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功能。另外,通过加强技术质量检验制度,减少返工带来的成本支出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为了保证技术组织措施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益,必须实行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责任制。由工程技术人员制定措施,材料负责人员供应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班组负责执行,财务人员结算节约效果,最后由项目经理根据措施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降低成本措施篇3

  【关键词】高炉冶炼;降低成本;措施

  中图分类号: TF54 文献标识码: A

  炼铁高炉生产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炼铁成本占了钢铁企业最终成本的约2/3;二、炼铁高炉生产在密封容器内进行着上千种的化学反应,冶炼过程复杂多变;三、炼铁需要多种不同的原燃材料共同参与反应,存在多种影响工艺操作因素。高炉生产具有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高炉冶炼成本的可调性,生产过程中调控得合理,组织得科学,操作得妥当,冶炼成本则可大幅降低,反之则高居不下。纵观全国各钢铁企业,均将如何大力降低生铁成本、进行低成本冶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1 强化节能管理工作

  1.1 不断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

  高炉冶炼集团公司应该举办节能宣传活动,宣传组织各单位积极参加,大力宣传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广大职工节能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同时,各单位还始终坚持不断完善和强化节能管理的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

  1.2加强能源动态控制和管理

  为强化节能工作,炼铁系统各单位均应采取措施加强能源动态控制和管理。各单位坚持每月一次总分析,将能耗情况及时通报给生产技术部门,不断加强能源的综合动态管理。

  1.3开展能耗指标“对标挖潜”活动和强化经济责任制考核

  近年来,一些冶炼企业的炼铁系统各单位坚持开展能耗指标“对标挖潜”活动,通过与国内同等级先进企业的能耗指标对比,找出各自的能耗指标差距,并制定赶超措施,不断降低工序能耗。同时深入挖潜,节能降耗。加强对跑、冒、滴、漏的管理,使企业的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强化原、燃料质量的管理

  现在的钢铁冶炼系统面对多变的原、燃料市场,应该积极开展烧结杯、小焦炉及原、燃料高温热性试验,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努力提高和稳定原、燃料的质量,制定精料方针,以满足高炉对优质原、燃料的需要。

  2.1加强烧结矿质量管理,为高炉提供优质烧结矿

  随着高炉冶炼企业技改项目的完成,一些烧结厂投入使用先进的烧结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为钢铁企业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地降低能耗,我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①采用计算机自动配料系统,提高配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②进行烧结低硅烧结,实现高Fe低Si高碱度烧结;③采取提高碱度、改善粘结相质量、稳定适当降低氧化镁含量等措施;④采用低温点火,厚料层烧结,改善烧结,使得各矿相充分结晶;⑤预热混合原料;⑥添加助烧剂,改善烧结氛围,提高烧结矿质量。

  2.2提高焦炭质量

  针对一些钢铁冶炼企业高炉容积相差较大的特点,则焦化厂应该采用多套配料方案,实现焦煤资源的合理运用。在改善焦炭质量方面,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提高焦煤粉碎细度;②加强煤场管理,严格执行平铺直取、吃旧存新,实现煤质均匀化、减小煤种质量波动;③加强进厂煤管理,通过煤全分析及煤岩分析来控制质量及定点堆放;④加强焦炉热工操作制度,稳定焦炭质量;⑤对焦炭进行改性处理,提高焦炭热性能。

  2.3优化炉料结构,抓好人炉料筛分工作

  对于进厂球团和块矿,应该制定严格的进厂标准,确保进厂原料的质量。当原、燃料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原、燃料进行各种性能检测,根据结果进行炉料结构的优化,确保炉料结构具有较好的软化区间和滴落区间。为了降低生铁成本,可以进行用块矿取代部分球团的试验,增加炉料结构中块矿的比例,使生铁成本有了较大的降低。同时,在高炉槽下使用双层筛,控制合理的给料速度,适当的延长筛分时间,采用具有自清理能力的棒条筛,使得入炉烧结矿中有效直径小于10mm的由30%以上降到20%以下,更多的时候在15%以下;小于5mm的由10%以上降到5%以下。坚持块矿过筛,并在雨天加强对筛子的清理工作,减少入炉块矿粉末的数量。注重对焦炭筛网的管理,确保焦炭筛的正常运行。

  3 强化高炉操作管理

  在精料的基础上,可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和优化炉料,达到提高冶炼水平、降低消耗的目的,但最终是靠高炉操作技术的优化来实现的。

  3.1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立足于高炉的顺行,采用上部、中部和下部综合调剂手段,控制煤气流的合理分布,保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提高煤气利用。①下部调剂主要吹透中心,维持合理的鼓风动能及回旋区深度,保持炉缸活跃,形成合理的初始煤气流分布;②中部调剂制度以系统水温差为依据,注意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对于2000m3级高炉,由于采用了全冷却壁、薄内衬技术,高炉内型对冷却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非常敏感,因此,应该制定有效的中部调剂制度以及渣皮脱落时炉温过量调剂办法,综合使用好炉墙测温和冷却壁冷却水温差测定等监测手段,加强对炉腰、炉身部位冷却强度的控制,以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③上部调剂,对于采用钟式炉顶的小高炉,通过采用批重、料线及正倒装来控制合理煤气流分布;对于无钟炉顶的高炉,根据其布料灵活的特点,通过采用矿焦角度、环数及中心加焦等来实现上部煤气流的合理分布。

  3.2富氧大喷吹和高风温相结合。

  针对前几年我国喷煤比水平偏低的问题,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提高煤比的技术攻关活动,采取措施的主要如下:①优化喷吹煤粉,进行混合喷吹,逐步提高烟煤喷吹比例;②确保全风13喷吹,实现广喷、均喷;③提高风温,对热效率偏低的热风炉进行改造,同时在高炉煤气中掺入焦炉煤气,以提高风温;④控制适宜的风口理论燃烧温度,根据经验,风口理论温度维持在2200℃±50℃;⑤保证有适宜的富氧率,随着煤比的提高,适当的提高富氧率,以保证煤粉的充分燃烧。⑥确保煤粉粒度,一200目的煤粉比例维持在70%以上。⑦坚持低si冶炼。

  3.3加强炉前管理。

  实行铁口专人负责制,定期测定铁口角度和孔道中心线。加强铁口维护,确保泥套的完整,稳定打泥量,维持合适的铁口深度,保证铁口合格率。杜绝铁口“跑大流”等现象。减少因铁口问题引起高炉休、慢风的时间。改进炮泥质量和渣铁沟泥质量,延长出铁时间等,为高炉操作的稳定顺行做好护航工作。

  3.4加强技术管理。

  保持每天交流高炉炉况,定期召开高炉操作技术分析会和高炉喷煤工作会;为提高高炉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操作比赛,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针对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广泛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

  3.5降低慢风、休风率。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把设备事故尽量消除潜伏状态;对关键设备建立检修档案,确定使用周期,加强后期的检查;在高炉操作上采取“早动、少动、勤观察”的原则,减少因操作引起波动造成的休慢风率。

  4 结语

  现阶段高炉生产节能降耗是炼铁发展的趋势,笔者在高炉低成本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立了高顶压、高渣比及退负荷操作模型,由定性操作转变为定量操作;高风温以及大矿批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生铁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实施低硅冶炼、降低休风率和保持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燃料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高炉的高效化、低成本冶炼提供了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万仁.高小块焦比操作对高炉透气性和煤气流分布的影响[J].炼铁.2005(5):27—30.

  [2]周传典.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

  [3]王筱留.高炉生产知识问答[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

  [4]林成城,徐宏辉. 热风炉高风温新技术开发[J].钢铁,2005 ,40(11 ):9.

  降低成本措施篇4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降低成本 采取措施

  成本控制是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要求等方面符合合同约定的前提下,进行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计划,通过采用各种措施,使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范围内的管理过程,以实现施工项目的利润最大化。

  一、在项目开工前,应做好事前计划准备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研究熟透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施工范围及技术标准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组织施工技术、材料收发、预算人员审查施工各项文件(招投标、合同、图纸等),找出有利和不利于施工方的因素,商讨合理规避这些不利因素。做到公司项目部每个人员都能积极献计献策的意识。同时应做到项目部的团结、信任、统一、民主,集中的工作氛围,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以便领导能及时做出决策。对本工程承担材料采购任务的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投标报价清单,了解各项材料的成本造价,施工现场环境,天气变化等条件,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及时与公司、项目部沟通交流,确定材料品种、数量、规格,价格,

  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员组织措施。(1)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器、工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2)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3)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2.组织签订合理的劳务(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由公司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后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同时,公司材料部或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公司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事中实施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实施和控制,包括对生产资料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

  1.降低材料成本。(1)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此项措施,公司应制定出台有效的奖惩制度,明确在合同中。(2)推行限额发料,首先要合理确定应发数量,这种数量的确定可以是以国家或地区定额管理部门测定的数据为准,也可以是施工作业与项目定额员共同测算并经双方确认的数据。总之,要经过双方的确认。其次是要推行三级收料。三级收料是限额发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作业队对项目部采购材料的数量给予确认的过程。所谓三级收料,就是首先由收料员清点数量,记录签字,其次是材料部门的收料员清点数量,验收登记,再由施工作业队清点并确认,如发现数量不足或过剩时,由材料部门解决。应发数量及实发数量确定后,施工作业队施工完毕,对其实际使用数量再次确认后,即可实行奖罚兑现。通过限额发料、三级收料的办法不仅控制了收发料中的“缺斤短两”的现象,而且使材料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

  2.组织材料合理进出场。本项目约有几十种种材料大小,所以合理安排材料进出场的时间特别重要。首先应当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施工工序、分项工程内容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太早,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增加公司贷款利息,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订货,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不但影响进度,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其次应把好材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降低材料损耗率。材料的损耗由于品种、数量、铺设的位置不同,其损耗也不一样。为了降低损耗,项目经理应组织施工技术员和预算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个合理损耗率,由其包干使用,节约双方分成,超额扣工程款,这样让每一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3.节约现场管理费。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经费两项内容,此两项费用的收益是根据项目施工任务而核定的。但是,它的支出却并不与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变化,它的支出主要根据投标文件中规定的费用明细及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合理支出。一般来说应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布置,同时应该是易于拆迁的临时建筑,最好是可以周转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并且能够满足当地行政执法部门检查验收要求的。对于现场经费的管理,应抓好如下工作:一是人员的精简;二是工程程序及工程质量的管理,一项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合理调度,循序渐进。

  三、做好事后分析总结,这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

  事后分析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月每季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回头看的方法,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1.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部室、相关部室、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2.及时进行竣工总成本结算。工程完工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辞退不需要的人员,支付应付的费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后,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其得与失,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

  降低成本措施篇5

  摘要:税收成本问题是我国税收经济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在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税收工作中,一直实行下达税收计划的办法,我们较多的注重税收收入的增长与速度,注重税收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在聚财和税收调节中税收成本支出,致使近些年来税收成本不断上升。税收成本是现代税收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对此认识都尚不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论上深入认识这一问题,将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益的提高、税收调节作用的充分实现和我国税制的完善与规范。过高的税收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国家可用财力的大小,还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执法等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税收成本现状,从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入手,对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及措施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税收成本;征管模式;税收法制;税收环境

  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着名的税收四大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斯密对于税收成本概念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完整地提出了“最小征收费用”的原则,即“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并突破了税收成本仅限于有形费用如税务费用、纳税费用等的范围,涉及到课税经济效应的领域,这体现在他分析人民付出与国家收入不等的第二条原因中,即“它(指税收)可能妨碍了人民的勤劳,使人民对那些会给许多人提供生计和职业的事业裹足不前,并使本来可利用以举办上述事业的基金,由于要缴纳税款而缩减乃至于消灭。”斯密的这一重要思想对现代税收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税收工作中不仅要税收收入列为首位,同时还要考虑税收成本。

  所谓税收成本,是一定时期内国家为筹集税收收入而加诸社会的全部费用和损失。税收成本按其影响范围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一般指征税成本;广义的税收成本除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外还包括税收经济成本。征税成本是指税务部门在实施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开展税务检查所投入的各项费用;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费用;税收经济成本是指在实施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过程中对经济产生的效用损失。

  一、目前我国税收成本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税收成本随之增加亦属正常,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两套税务机构的分设,无论从人员机构、办公场所,到交易工具、业务经费等都必须增加投入,不论其来源于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总体上税收成本都是要增加的。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税务人员具体业务能力及执法水平也较欠缺,跟不上征管改革的发展需要,税收征收管理中的效用不广,现代化程度不高。另外,各级税务机关在征管机制设计上,出发点往往是最大限度地组织税收收入,而不是力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业换取最大的收益,税务机关为了便于监控、避免税收流失制定了许多严密甚至苛刻的征管制度,这些都会给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税收成本。 二、我国税收成本偏高的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税收成本之所以偏高是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的。

  (一)税收法制不健全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基本方针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税收事业的基础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治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在税收上表现为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加上税制不健全,法规漏洞多,偷逃税或越权减免税现象严重。1994年我国实行的新税制,多数以条例形式出现,法律地位不高,有许多问题还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清,税目、税率过于复杂,税收政策变化频繁,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易产生分歧,具体操作很复杂,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使税收成本加大。从现行税制的税种设置来看,现行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款的计算和申报缴纳制度都较为繁琐,不利于纳税人简单明了的缴纳税款,提升税收成本。特别是目前我国设置国、地税两套税务机构执行税务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确保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但这种重复管理、征收、检查和复杂的税收制度,都无疑加大了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

  (二)税收环境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环境看,在走向市场经济之初的现实经济运行中,滋生了大量的“地下经济”,由于信息不灵、政策的贯彻难度大,给税源的监控带来很大困难,税务机关要把潜在的税源变成收入就必然要加大税务要素的投入,增大了征税成本。从社会环境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逐渐明确,相应地由财政利益分配引发的政令不通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在一些地方过多考虑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强行收费,弱化收税,甚至越权减免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追求所谓政绩而不顾税法的严肃性,严重妨碍税收执法。从文化环境看,由于尚有很多纳税人法制观念和纳税意识很差,税收法规的执行不仅得不到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反而有人千方百计地逃避纳税义务,有的甚至抗拒、敌视税务执法行为,这必然会为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带来难度,为了维护税法尊严,税务机关必须加大税务要素的投入,结果导致征税成本的增加。虽然新税收征管法中规定了税务机关同其他政府管理机关实行信息共享。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不够,税务部门与工商、公检法、银行的有关数据达不到共享,有关信息目前不能实行联网,一些政府管理机关为了部门利益会导致国家整体税收政策落实遇到阻力,使税务机关为全面掌握纳税人情况,加强监督而加大税收成本支出。

  (三)税务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税收征管和正常纳税秩序的维护,要依靠广大税务人员。税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目前,我国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受教育程度低,专业人员少,据有关资料显示:国税系统税务人员研究生学历以上仅占0.08%,大学文化程度占4%,大中专的占57%,高中以下的占38%.尽管各级税务机关均已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但由于目前缺乏既精通税收业务又掌握现代化科技的税务人才,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征管方面业务的操作,但是在此基础上的稽查选案的计算机处理仍缺乏充分、完整和有效的数据依据,大量的工作仍需要人工来完成。随着国家有关法律的完善,一些规范税务机关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行,税收工作中不但要求重实体,更要加强程序的规范,因此税收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质,懂税收、会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税务机关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并且引进高素质的人才。而这都会加大税收成本支出。

  (四)纳税人纳税意识方面的原因

  虽然经过多年税收宣传,全社会整体纳税意识有所提高,但在市场化进程中,许多新办企业、新兴业户对税收的本质功能仍缺乏应有认识。农村地区、零星税源分散隐蔽很多私营业主、个体业户账证不全,迟迟不办理登记。使税务机关无法实行税务监控。还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税务系统采用的IC卡、数据采集器等电子申报手段不能适应。落后的办税能力与高科技电子申报的反差很大、制约了税收征管改革的进程。纳税人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体纳税质量,干扰了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秩序,是制约税收征管效率的主要因素。

  (五)其他方面的原因

  因征税而导致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就会发生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损失;如果税收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即发生了税收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损失。

  三、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及措施

  (一)树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责任意识

  要降低税收成本,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成本观念并非是企业的专利,税务机关也要强化成本观念,那种不计投入,不问产出,只求完成任务的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的效率要求背道而驰的。长期以来,税收征管工作被视为纯粹政府行为,税务部门为完成税收计划,保证应收尽收,不惜一切代价增加人员、增设机构,造成税收成本过高。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彻底摒弃过去的“无本治税”的旧观念,增强税收成本意识,把税收成本观念贯彻到税制改革、征管机构改革和税收日常管理之中,科学地进行税收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和考核,变税收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变人海战术为现代化管理,变进一步明确税务经费的支出去向和结构,促进税收机关采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税务部门人、财、物的潜力,使税收工作达到最优化。作为税收事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树立税收成本观念,既注重税收事业发展,又考虑税收成本的优化和节约。

  (二)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征管模式,努力提高征收效率

  降低成本措施篇6

  [关键词]降低 铁路车辆 维修成本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097-01

  良好的车辆状态是铁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对铁路车辆进行日常维修是铁路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改革,铁路车辆检修各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保证铁路车辆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降低车辆检修成本是铁路部门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

  一、铁路车辆检修概述

  铁路车辆检修主要包括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按照车辆的运行状态对车辆进行不定期维修,而计划检修是预防性检修,即按照车辆的运行里程或时间进行检修。铁路车辆检修以计划检修为主,主要包括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两方面工作。客车的定期检修分为辅修、段修和厂修三级,货车检修在客车检修的基础上增加了轴检。日常维修旨在确保车辆有良好的运行状态,以防车辆在运行中发生事故,主要有列检、库检、乘检和临修等四项。在具体操作时,铁路部门实行四级定期检修制度,即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摘车临修和列车检查等日常维修则是辅助的维修方式。通过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使车辆拥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铁路车辆维修任务

  铁路车辆维修包括货车和客车的维修,主要目的是确保车辆的技术状态良好,防止车辆在运行中发生事故,从而保证安全行车。

  1、货车维修。铁路货车的车型杂、数量多、流动性大,因此要对货车进行及时检查维修,否则会产生安全隐患。货车维修包括故障修理和技术检查,技术检查主要是检查货车的技术参数和运行状态,如果存在故障立即进行修理;故障修理包括摘车修理和不摘车修理两种方式,不摘车修理是在车辆进站停歇时,在不影响货车正常发车运行的前提下对货车故障进行修复。而对故障较大、短时间难以修复的,则需要进行摘车修理,即从列车上摘下故障车辆,送到相关部门进行修理,以便从根本上排除故障。

  2、客车维修。客车维修是指列车在始发站出发前或到达终点站后,对车辆进行日常保养、清扫清理及技术检查。客车在运行过程中主要由旅客列检所对车辆进行检查和不摘车修理,同时客车还配备专门的车辆维修人员在途中对车辆进行技术保养。客车日常维修主要由客车检修所、技术整备所和车辆检车包乘组等人员在更换机车的客运站或旅客列车编成站完成。

  三、铁路车辆修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铁路车辆维修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车辆修理成本不易控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定维修成本计划不合理、员工素质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及维修成本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1、制定维修成本计划不合理。铁路部门车辆维修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制定的成本费用计划不合理。铁路部门车辆维修成本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成本费用计划不合理现象,有的在计划维修成本时预计偏低,相关人员对此抱有抵触情绪,对降低维修成本非常不利;与此相反的是计划维修成本偏高,认为这部分费用都是财政负担,节不节约与自己无关,有些还能使用的零件也要更换,存在浪费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成本管理责任追究不到位。成本管理应该有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成本管理要求不严格、管理不到位,致使维修成本不合理。当前,铁路部门车辆维修成本缺乏健全的责任追究管理体系,这也是铁路车辆维修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一旦出现维修成本纠纷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就会彼此推诿责任,从而出现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混乱现象。所以,必须建立健全铁路车辆维修成本责任追究制度。

  3、铁路车辆维修工作人员有待提高素质。车辆维修是铁路部门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车辆维修工作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铁路部门运行成本,对维修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车辆维修管理人员的素质如管理水平、知识技能等相对较低,与铁路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不相适应,不利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工作。因此,铁路车辆维修人员的素质问题应引起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是铁路部门应该亟需解决的问题。

  4、铁路车辆维修成本体系建设滞后。落后的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体系不利于铁路车辆管理。当前,铁路部门在车辆维修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管理和体系建设方面与当前的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加大了管理成本。因此,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必须与现代成本管理方式相适应,必须创新成本管理体系,以便有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

  四、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措施

  为了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优化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方式,从而保证铁路部门的正常运行。

  1、科学制定车辆维修成本计划。制定科学的车辆维修成本计划对成本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有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关键。一是制定车辆维修成本计划要从综合考虑往年的车辆维修成本,考虑到车辆状况及外部环境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二是做好维修成本的统计工作,如主要零部件的换修率,从而使零部件的损耗准确、科学,确保降低车辆维修成本。

  2、完善成本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成本责任追究制度是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重要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实施归口管理和分级控制,按照成本费用计划的内容和性质逐级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把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以调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3、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车辆维修成本和每一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让全体员工认识到降低车辆维修成本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员工进行成本管理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成本管理素质。

  总之,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长期坚持和共同努力。为有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必须科学制定成本管理计划、完善成本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素质,这样才能提高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控制水平,从而促进铁路部门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降低成本措施篇7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企业甚至将物流提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高效率、低成本物流能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在现实中怎样降低物流成本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较高,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中看出。有资料显示,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却高达18%,几乎是美国的1倍。因此,分析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降低企业巨额的物流成本,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对我国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财务制度中无单独项目反映物流成本,难以对各种物流费用作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下,物流成本不是在物流活动的基础上计算的各项费用,不实行单独核算,而是混合在“材料采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项目之中。其弊端是企业管理人员不能确认和分配每一项物流活动的费用,无法获取企业物流成本的真实数据,无法准确评价物流绩效,自然也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结果使物流成本阻碍了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二)物流库存、运输成本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物流产业一直缺乏现代运输及物流配送的网络技术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货运的空载率高达60%,仓储量则是美国的5倍。目前,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存货成本高。(三)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经营模式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物流信息搜集、处理及、物流技术的引进等环节并不重视。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购货、运输、制单主要由人工完成,电子化水平低,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物流各环节成本居高不下,加剧了物流的高成本压力,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四)缺乏物流成本综合控制。物流部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物流成本只是物流成本的很小一部分,且没有向生产、销售部门提供有关物流成本的、确切的、有价值的资料;仅靠物流部门,而没有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同生产、销售部门一起研究解决降低物流成本问题。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一)实行物流成本单独核算。为克服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的弊端,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物流绩效,应实行物流成本单独核算。必须以物流活动为基础确认物流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原则,从会计核算年度各个期间的损益费用中分离出物流费用并对其进行单独集中核算。由于物流成本是在物流活动的各环节发生的,因此对物流成本的管理也要分环节、分阶段进行。与物流活动的主要阶段相对应,企业物流成本应包括以下几类:(1)供应物流费。即原材料供应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采购费用和原材料仓库保管费用。采购费用目前被包含在材料购买价格当中,虽然有时供应企业送货上门,但实质上采购费是由购买企业负担的。原材料保管费用包含的项目较多,其中的人员工资、设备折旧、水电材料费用等,已被分别计入企业的其他成本和费用项目中。(2)生产物流费。原材料到货后,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移动、加工最后做成成品,在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即生产物流费,是发生在工序内部和工序之间等物流过程中的费用。其中还包括销售包装费用,但不包括运输包装费用。目前,生产物流费用一般计入生产成本。(3)流通物流费。产品出厂后也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产品从厂商经批发商、零售商卖给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中的物流费用即流通物流费。流通物流费又可分为:公司内部物流费,即从对产品进行运输包装到确定最终消费者这一段物流过程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包装、保管、分拣、运输等费用;销售物流费,即从最终消费者确定之后到把产品交到顾客手中为止的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费用,具体包括包装、发货、配送等费用;退货物流费,即销售出去的产

  降低成本措施篇8

  摘要:税收成本问题是我国税收经济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在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税收工作中,一直实行下达税收计划的办法,我们较多的注重税收收入的增长与速度,注重税收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在聚财和税收调节中税收成本支出,致使近些年来税收成本不断上升。税收成本是现代税收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对此认识都尚不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论上深入认识这一问题,将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益的提高、税收调节作用的充分实现和我国税制的完善与规范。过高的税收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国家可用财力的大小,还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执法等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税收成本现状,从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入手,对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及措施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税收成本;征管模式;税收法制;税收环境

  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大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斯密对于税收成本概念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完整地提出了“最小征收费用”的原则,即“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并突破了税收成本仅限于有形费用如税务费用、纳税费用等的范围,涉及到课税经济效应的领域,这体现在他分析人民付出与国家收入不等的第二条原因中,即“它(指税收)可能妨碍了人民的勤劳,使人民对那些会给许多人提供生计和职业的事业裹足不前,并使本来可利用以举办上述事业的基金,由于要缴纳税款而缩减乃至于消灭。”斯密的这一重要思想对现代税收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税收工作中不仅要税收收入列为首位,同时还要考虑税收成本。

  所谓税收成本,是一定时期内国家为筹集税收收入而加诸社会的全部费用和损失。税收成本按其影响范围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一般指征税成本;广义的税收成本除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外还包括税收经济成本。征税成本是指税务部门在实施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开展税务检查所投入的各项费用;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费用;税收经济成本是指在实施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过程中对经济产生的效用损失。

  一、目前我国税收成本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税收成本随之增加亦属正常,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两套税务机构的分设,无论从人员机构、办公场所,到交易工具、业务经费等都必须增加投入,不论其来源于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总体上税收成本都是要增加的。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税务人员具体业务能力及执法水平也较欠缺,跟不上征管改革的发展需要,税收征收管理中的效用不广,现代化程度不高。另外,各级税务机关在征管机制设计上,出发点往往是最大限度地组织税收收入,而不是力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业换取最大的收益,税务机关为了便于监控、避免税收流失制定了许多严密甚至苛刻的征管制度,这些都会给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税收成本。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的税收成本一般在1%至2%,低的如意大利为0.5%,美国为0.6%,日本为0.8%;高的如加大拿大为1.6%,法国为1.9%。我国由于长期对成本和效率问题缺少系统的认识,自然也就谈不上广泛运用,因此,税务部门一直没有进行专门的成本计算,税收总成本的高低,分税种成本的高低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可供考核和参考,据散见于各类报刊的资料显示,我国各地区税收成本有说5%至6%的,有说7%至8%的,各案调查有说达20%的,无一定论,而且差距悬殊,我国各地区税收征收成本大致与经济布局相吻合,东部及沿海地区较低,为4%至5%,如山东为4.3%,广东为4.7%,西部及欠发达地区较高,为10%左右,如内蒙古为9.6%,贵州为11%;中部地区大致为7%至8%,但北京较低为4.6%。

  二、我国税收成本偏高的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税收成本之所以偏高是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的。

  降低成本措施篇9

  关键词 投资管理 问题 建议及措施

  企业项目投资是一个投入资金大、整合资源多、投资回报风险大的投资过程。项目开发根本目标是开发适合市场的项目,实现销售赢利。企业一旦作出项目资产投资决策,会在很长时期内影响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对项目资产的投资一般都需要经过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收回,而且投资金额巨大。因此,项目投资对企业在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必须谨慎行事,认真分析投资环境,并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基建项目中存在问题

  1.项目设计。(1)项目选址不合理,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2)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图纸未经相关部门审查就施工,在施工完工的部位图纸变更,造成返工增加投资。(3)业主自行设计图纸凭经验设计图纸未计算建筑物、构筑物的承载力,设计偏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投资。(4)设计图纸未经设计院同意私自变更。2.项目发包。(1)实行邀请招标的工程,邀请的施工单位较少,选择性、竞争性不强。(2)工程发包错误确定施工资质,让施工单位超业务范围承接工程,将影响工程的验收。

  3.施工合同。(1)合同工期与实际严重不符,约定的工期奖罚条款无法执行。(2)施工合同签署时间滞后,工程完工还未签订合同的现象。

  4.项目管理。(1)部分工程为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施工组织设计未经监理审批。(2)违反施工工序,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工程质量严重不符合要求。(3)现场管理混乱,未作统一布局规划,造成返工窝工现象。(4)部分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现场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和要求整改返工。

  5.工程经济签证。(1)经济签证多而凌乱,签证没有编号,容易出现丢失和事后补签现象,不便于资料的管理。(2)经济签证较随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不按经济签证权限进行签证,该由领导签字的未由领导签字认可。(4)经济签证字体潦草,涂改严重。

  6.工程定价与结算。工程实行清单计价,清单中的单价为注明包含的工作内容,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7.档案资料管理与其他。(1)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不完整,招投标文件等未列入档案管理。(2)计划管理意识薄弱,计划执行不到位,与集团公司下达的建设计划相差较大的问题。

  二、企业项目投资管理降低成本的建议及措施

  1.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初步设计审查工作,项目选址的优化性。

  2.切实加强与工程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和衔接,保证设计进度、质量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设计图纸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审查图纸,优化设计节约投资成本。

  3.自行设计图纸认真计算建筑物、构筑物的承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要求,节约不必要增加的工程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4.设计图纸变更必须经过设计单位技术审查并签章认可,未经设计单位技术审查和认可的一律不得进行施工;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约束和监督,做到资质与承担任务相对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5.规范工程发包行为,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工程招投标制度,实行邀请招标的,邀请单位一般必应少于8家;工程造价达到规定限额的招标文件必须事前报送集团公司建设部审查。

  6.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除零星工程外一律使用国家合同标准范本,达到规定限额的合同必须报送集团公司建设部审查同意,正式签订的工程合同文本必须报集团建设部备查。

  7.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基建管理人员爱岗敬业教育,加强基建项目负责人的配置,逐步充实管理薄弱的基建管理人员,对不称职人员及时进行调换,对职业道德差、管理问题多或者在工程建设中谋取私利的相关人员坚决查处。

  8.切实加强工程经济签证的管理,增加基建管理人员投资控制意识,严格执行签证制度,杜绝不合理经济签证的发生。经济签证单改为电子版打印。

  9.严格执行定额使用的规定,合理进行工程定价,特别是商务谈判的工程单价应严加控制,对工程单价应进行认真测算。

  降低成本措施篇10

  关键词:成本控制、采购 、采购成本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制造体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面对来自国际的竞争越来越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充足的资金为保证,企业管理成为现代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只有严格控制采购成本,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的利润。制造业高度的发展致使企业同化现象非常严重,如何提高自身的优势,其采购成本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世界的汽车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目前汽车零部件巨头们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技术更新加快、采购成本提高,所以,企业只有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战略采购体系,更新采购观念,转变采购模式,面对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才更有力量迎接挑战。

  2 采购成本控制相关理论综述

  2.1 采购成本控制相关概念

  (1)采购

  采购是企业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是指企业从合适的供应渠道里获得适当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并将其存放到适当的地点。

  (2)采购成本

  采购是企业内部一个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讲,企业的采购是企业通过采购过程来获取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货物和服务的广义动态过程。从狭义角度来讲,企业的采购是指企业仅仅为了生产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企业的采购成本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看,企业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整个采购原料或者采购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采购费用的总和。狭义上来讲。具体包括企业所采购的原材料或者采购服务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3)采购成本控制

  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是企业的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的部分,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对采购陈本的管理与控制,对采购活动中的一切耗费进行控制的过程。在整个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中,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在采购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要对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和监督,及时纠正所出现的偏差,最终保证企业的采购陈本目标实现。

  2.2 传统采购成本控制方式及其局限性分析

  传统的采购成本控制方式主要有如下类型:

  (1) 采购成本控制中的比价采购成本控制方式

  在采购的过程中,通过对多家产品提供商的单位资质、条件、产品的质量、价格等信息进行比量,选择最优的提供商,来实现企业采购成本的降低。

  (2) 采购成本控制中的实行招标采购成本控制方式

  通过招标,从供应商选择、产品价格的确定、签订合同等方式扩大招标采购的范围和品种,从而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杜绝回避招标等一系列不规范的现象,行之有效的进行产品的采购。

  (3) 采购成本控制中的经济订货批量法控制方式

  采购成本控制中,通过经济订货批量法进行成本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是以库存管理总费用(产品直接采购价、订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等管理费用和库存仓储费用及保管费用)最小的原则来确定产品订货最佳批量及频次的方法。

  (4) 在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中的增加库存法的控制方式

  在市场采购成本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大量的原材料的采购,增加库存量,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

  (5) 改善运输条件的采购成本控制方式

  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配合,摆脱运输对企业发展造成的瓶颈,寻找有效的途径,积极进行改善。

  (6) 施行专家采购成本控制方式

  充分发挥专家的优势,通过对采购产品的分析,找出优势,并成立专家组,与潜在的提供商进行谈判,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3基于成本控制的采购策略研究

  3.1采购成本构成分析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中因采购物料而发生的费用,也即在采购物料过程中,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

  (1) 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是指购买材料所发生的货币支出,它取决于采购数量和单位,它与采购数量成正比例变化。材料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因此,企业在组织批量采购时,就能获得价格上的优惠。一般来说,采购量越大,价格越低,采购量越小,价格越高。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当进行批量采购时,库存数量增加带来库存成本增加。

  (2) 订购成本

  订购成本是指供应商发出采购合约订单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以下费用:a.检查存货水平;b.编制并提出采购申请;c.对多个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d.选择最佳供应商;e.填写并发出采购单;f.结算资金并进行付款;g.填写、核对收货单。

  (3) 维持成本

  采购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保持物料而发生的,即维持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前者与存货数量无关,后者与存货数量有关。基于企业的货币政策,维持成本是根据平均物料价值估算持有成本百分比而发生的财务支出。

  (4)缺料成本

  停工待料、延迟发货、丧失销售机会等由于物料供应中断所造成的损失是缺料成本。企业为了保证能够在需求率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生产的需要。延期交货有两种可能:第一,在下次规则订货中将缺货补齐。第二,利用快速订货交货。

  3.2控制采购成本的基本策略

  控制采购成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从制度入手加强采购管理

  完善采购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b.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c.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d.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

  (2) 从价格入手控制材料成本

  定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定价能否被接受,因此,企业在定价时,当坚持三个原则:政府定价、市场定价、成本或协议定价。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招标或商务谈判法、定额预算法、成本测算法、市场价格比较法等方法进行价格判定。通常来说,确定采购价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报价采购方式;b.招标确定价格;c.谈判确定价格;d.通过核算成本确定价格;e.内部市场定价;f.竞争定价;g.协商定价;h网上定价。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供应商资料的公开化,避免了原来由于价格不透明而造成的信息部队称,因此,采购人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价格信息。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对产品性能或质量要求较高的观察产品或部件。因此,这部分必须向企业战略供应商购买。不仅如此,企业在选定了合适的定价方法后,采购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a. 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收集,注意价格变动的时机。

  b. 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采购成本。

  c. 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同。

  4 结束语

  采购成本的控制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关键途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与国际大型企业竞争的实力。

  [参考文献]

  [1]苏翔,曾一栋,吕点.制造业采购成本全面控制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底35期P1  当企业利润很低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我们往往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降低制造成本,我们参考试了很多方法,以下是我们参考了认为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当你考虑如何降低制造成本时,首先你要清楚地知道它们是什么。对所有关键运营成本进行审查。评估哪些成本是可控制的,还要看看其他的费用,如建筑维护、租金、水电、保险、办公用品和其他杂费。

  你可以通过寻找更具竞争力的材料供应商来降低成本。如果你不能找到一个更便宜的供应商,你也许可以通过谈判,签订一个更长期的合同来获得一个更低的单价。

  如果你的业务大大增加了供应商的年营业额或收入,有时会提供批量折扣;如果你及时付款,或用现金付款,一些供应商也可能会提供折扣。

  了解你的产品生产方式,剔除任何过于耗时或多余的工序。你需要分解生产周期的每一个步骤,跟踪每一个步骤所需的时间,必要时咨询使用特定设备或执行特定任务的员工。

  保持所有机器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减少停机时间,防止机器停机误工。所以你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为主的维护计划上,例行维护可以在空闲期进行,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你也可以考虑为你的产品使用更少或更便宜的基础材料。精简你的产品,去掉任何对目标市场吸引力没有直接贡献的功能。

  策略五: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多余的材料

  辅助材料,如文件和包装也可以减少。多余的包装不仅是浪费,往往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增加了物品的整体重量,增加了运输成本。

  试着将你的文件流程转换为无纸化应用,减少纸张、打印机、墨水和复印设施的消耗。从这个方面出发,也可以很大的节约成本。

  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平台能力加持,精准评估运入原材料和运送成品需要的时间和燃料。智能调整送货路线,以优化运输时间或减少距离,从而增加每天的出货量。

  优化劳动力效率,把他们作为一个团队来激励,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地投入企业,投入工作。可以通过培训,使他们以更快的工作速度来提高自身的效率。

  可以对那些能够大大缩短生产成本的员工进行奖励,确保员工的技能与他们所分配到的任务更加匹配。使用ERP系统也能帮助提升效率,但必须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技术使用培训。

  对操作机器和一般机器工作流程进行审查,看看有没有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的情况。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需求,如空调和任何其他电气设备,在不使用时及时关闭。如果可能的话,安装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来优化能源使用。

  策略九: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如果你生产的产品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那么你储存这些产品的成本就会增加;如果市场已经饱和,你可能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出售它。加强质量控制,这样就能减少次品、废品,并减少浪费在重做的时间上。

  如果生产设施产生废料,首先,看看如何减少废料。如果不可行,考虑是否可以回收或出售。你也可以对你的设施进行“大扫除”——看看所有未使用的或多余的设备,从办公家具到过时的机器,看看是否有任何东西可以转售出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升级工具和机器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将带来长期效益。需要对资本采购的预期回报进行仔细分析,在进行大规模投资之前先评估可以实现哪些成本效益。

  在某些情况下,等待是值得的,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较新的设备很快取代了旧的设备,就比如现在一系列软件产品更新迭代。

  智邦一体化ERP 车间一体化看板

  其实现在的当下,不管你是什么角色所在什么部门,其实我们都要有一个节约成本的想法,在不偷工减料的情况下削减成本本身就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上面这些策略,希望能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降本增效的方法。

  关注小智,定期分享数智转型的实战笔记,让你转型不迷路哦~

  注:本篇内容一些专业参考来源:每天学点工厂管理


生产管理实践:十大制造成本降低的实战策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确保员工的技能与他们所分配到的任务更加匹配生产管理实践:十大制造成本降低的实战策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生产管理实践:十大制造成本降低的实战策略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