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2 12:54:39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10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10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10篇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1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意见

为切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科学引导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根据《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烟发〔2014〕1号)、《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烟政发〔2014〕54号)和《中共莱州市委莱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莱发〔2014〕6号)要求,现对我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农民新村建设、农民住宅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村镇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中心镇、重点镇、示范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科学规划,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村镇规划目标。2014年底,全部完成11个镇驻地总体规划;完成沙河、朱桥2个中心镇(沙河为部级重点镇、省级中心镇,朱桥为省级中心镇)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续编;完成全市村庄布点规划,各镇街完成10%的村庄规划;2014年,村庄规划完成50%以上,全市镇驻地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调、网络健全的全市村镇规划体系。

(三)村镇建设目标。2014年,全市抓好8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4年,完成100个中心村试点工作。在全市培育出4个建成区4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5万人以上的重点城镇(夏邱镇、土山镇、金城镇、柞村镇)。到2014年,全市建成中心村200个以上;重点镇驻地建成区达到5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以上;全市村庄分批次全面完成村庄整治任务,清理草、粪、土石堆,做到堆放有序;清理村内垃圾,做到定点存放、定期处理;清理乱挖乱排,保护环境和资源;清理人畜混建,实行有效分离、集中管理;利用一切条件进行绿化、硬化、亮化、粪便无害化处理。全市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重点镇)──中心村──居住点(基层村)等级结构分明、功能特色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8%以上。

二、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围绕打造胶东半岛重要区域城市目标,按照“开发新城区、提升老城区、建设临港区、膨胀中心镇”的工作思路,协调推进城市组团建设。到2014年,初步形成城市功能完善、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格局。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全市形成“一心两轴六片”、核心放射、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一是以中心城为核心,实施“东进南扩”战略,丰满城市形态,完善城市功能;二是沿三城路、烟潍路形成两条城镇聚集轴,进一步密切城市中心区与三山岛、经济开发区、石材工贸区以及沙河镇、朱桥镇的空间联系,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多向流动;三是全市六个区片,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西互动,加强山海联系,增强空间布局的弹性和层次。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强化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功能,加强产业、企业、人才等资源的整合,完善旧城改造政策,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打造一批高品位娱乐场所、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商业街区。推进老城区南与文峰山、北与开发区的融合。到2014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

推进临港区建设。高水平编制完善三山岛──金城片区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围绕港口扩建、临港产业发展及电力、旅游等重大项目推进,全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高标准搞好公益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吸引项目聚集,促进产业规模膨胀。到2014年,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人口7万人,拉开现代化港区发展框架。

加强中心镇和重点镇建设。沙河镇、朱桥镇要加大对道路、给排水、环卫设施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进一步发挥市场带动作用,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吸纳能力,促进人口和产业向镇驻地聚集。重点镇(夏邱镇、土山镇、金城镇、柞村镇)要依托优势产业,培植骨干企业,搞好产业配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五)修订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要求,加快培育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聚集农民的载体。2014年,对近几年已编制完成并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要进行重新审视和完善;对完成时间较长、存在严重问题的城镇总体规划要进行重新编制和修订。其中,2个中心镇年内要重点配套开展水、电、道路等专业规划和重点区域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2014年,全市镇驻地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在编制镇驻地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土地供给能力和集约用地的潜力,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的原则,科学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和功能分区。镇驻地规划区需要改造的镇区和村庄,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控制其平面布局、建设容量和风貌特色;成片开发的片区、重点地段和主要街道,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六)搞好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布点规划要立足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坚持城乡统筹,注重区域协调。要以镇街为单位,在原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村镇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农村人口、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为重点,合理确定中心村、自然村的布点和数量,先从行政管理体制,再从居住相对集中,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合并周边的小村、弱村,构建人口相对集中、土地集约利用、生产生活方便、农村劳动力利于就地转移的村庄空间结构。全市按照压缩30%自然村的比例进行布点,对新居民点、中心村的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努力实现设施和资源共享。2014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并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8月份形成基本方案。

(七)抓好村庄规划。按照“建设中心村、培植特色村、合并弱小村、保护历史文化村”的原则,在全市村庄布点规划指导下,以镇街为单位,统一编制区域内确定保留村庄的规划。要结合当地村情民俗,因地制宜地规划编制一批新市区村、新城村、新山村、新乡村、新渔村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2014年,抓好8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市区建成区内的每个街道完成1处中心社区改造的规划设计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高点定位,推行以点带面,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意愿,因地制宜地分出新建、改造、环境整治、规划控制等基本类型,确保村庄规划编制质量;要抓紧编制完成高等级公路、铁路两侧和海滨、水库以及重点风景名胜区周边区域的村庄规划,为城乡环境面貌的改观提供规划指导和服务。

(八)推广应用优秀村庄规划和优秀农居设计。市规划部门要组织高水平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一批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节材、布局合理、富有地方特色、配套完善的新型村镇和住宅,以起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在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大力推行公寓式多层或高层住宅,在广大农村推行联户式住宅,逐步控制独立式住宅。对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的优秀方案编印成册,免费发放,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指导农民建设称心如意的“小康”村和“小康”屋。

(九)规范村镇规划编制和土地审批制度。建制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要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规定严格进行审查和报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法性。省级中心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要由乙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并按程序报批。村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建制镇要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集镇和村庄必须严格执行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严禁未经规划许可的建设活动,不允许以任何文件、会议纪要的形式取代或更改规划和土地的法定审批程序。今后,凡未列入新村规划的村庄,原则上停止房舍批建手续。要全面实行村镇规划公示制度,2个中心镇总体规划年内必须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其他建制镇和中心村也要尝试逐步进行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的要求,尽快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纳入监察范围,加大对村镇规划编制实施的督导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和督查制度,保证村镇规划的有效实施。自2014年起,各镇街年底都要向同级人大汇报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切实维护规划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因地制宜,加快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

(十)建成区近郊农村建设。以加快莱州城区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抓好建成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强化功能培育,加快推进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加快5个街道农村改造,开发建设相对集中、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商贸小区和产业园区,加快供排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向新建成城区的延伸步伐,加强闭路电视、宽带传输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信息网络覆盖面,做到建成一片,配套一片,完善一片。

(十一)小城镇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建一处成一景。对城镇道路、给排水、消防、路灯、绿化、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燃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超前安排,分期建设。要合理设置学校、敬老院、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行综合开发,提倡建设多层住宅小区,集中连片建设,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重点镇要建设小型、简易、经济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对镇域间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重点基础设施要合理布局,统筹建设,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到2014年,重点镇道路通畅、方便,硬化率达到100%,路灯亮化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城镇绿化率达到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公厕布局合理,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垃圾日产日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重点镇要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适宜创业和生活居住的新型社区。

(十二)农村新社区建设。围绕“建设中心村、改造空心村、合并弱小村、发展特色村”的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择优选择定点,鼓励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村庄先行一步,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以点带面,分批逐步推进。要着力加强农民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逐步展开村庄水、电、路、气、电信等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争取用3-4年的时间,使农村新社区居民基本享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统筹镇村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应有效益。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广联户式住宅建设,推广节地、节能、节材、经济实用且具有特色的农村住宅建设,严格控制私人圈地建设单栋住宅。引导中心村建设农民住宅小区,适度聚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2014年,全市100个中心村达到村容村貌整洁,主要街道硬化、亮化、美化、绿化,住宅实用美观,有适度规模的文体活动场所,环境卫生设施齐备,管理规范有序。

四、开展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十三)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要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认真做好村庄的卫生清洁工作,村内设置垃圾池(箱),做到定点堆放,定期清理,有条件的村配备专门人员进行清扫,做到日产日清。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尽快纳入城市社区管理。已完成旧村改造的居民区,要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搞好农村厕所改造,大力推广水冲式、三格化粪池、新型粪尿分集式等无公害化厕所,对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实现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可降解塑料袋和农用地膜技术,防止大量焚烧秸秆,控制白色污染。2014年,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90%以上,无公害厕所普及率达到80%。

(十四)农村住宅整治。治理乱搭乱建,重点拆除违法建筑和破旧建筑,粉刷装饰保留建筑,规范设置生产设施,清理乱贴乱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字号和住户门牌号。逐步排查、清理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空置旧宅,严格控制“一户多宅”,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置换建设空间。

(十五)农村街道整治。建设维护好村内街道,集中整治乱堆垃圾柴草、乱占道路、乱摆摊点、乱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保持街道通畅。按照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要求,市财政要积极研究有关政策,采取以奖代补、以实物补贴等形式,加快村内道路硬化。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八大网络”工程的要求,继续推进村街村道硬化工程,主要街道两侧、公共场所进行多层次、高标准绿化,有条件的村安装路灯,进行亮化。

(十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坚决杜绝新上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项目,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饮用水源地等重要生态区域环境,加强耕地、林地、湿地、河流、水库、海洋等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保护农村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的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和其它清洁能源建设,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态农业建设,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遏制地下水超采和海水入侵,遏制矿山开发生态破坏,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建设镇驻地集中供热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进镇区绿化、美化、净化和生态型住宅小区等基础环境建设。创建环境优美镇、文明生态村,2014年,全市环境优美镇和文明生态村比例均达到60%以上;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五、落实政策措施,强化新农村建设保障

(十七)强化政策保障。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涉及农村规划建设的有关收费,给予相应的减免。土地出让金要重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指标,可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镇政府和建设用地单位将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成耕地的,或通过迁村并点退宅还田的,经认定合格的,新占耕地与整理后增加的耕地可等面积置换,其建设占用耕地不占年度计划指标。单位或个人自筹资金对零星、小地块整理,经验收合格,其新增耕地指标可在市镇行政区域内有偿流转。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要尽量向小城镇建设倾斜;适当加大小城镇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的返还比例,重点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配套费60%返还给中心镇。

(十八)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市财政今年安排预算185万元,用于沙河镇、朱桥镇小城镇建设,安排300万元支持全市农村示范点建设。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认真扶持村庄搞好卫生清洁、沼气工程等项目建设。今后,每年要大幅度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数额,以奖代补用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十九)建立多种融资体制。要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城镇村建设。通过招标、拍卖等办法,经营好基础设施经营权、专营权、冠名权、广告权、收费权、租用权等无形资产。在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实行政府特许经营。逐步建立和实施以小城镇道路为载体的道路养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综合承包制度和有偿服务制度,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整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动员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共同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十)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把改进和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对各级、各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把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镇街和部门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协调、调度和督查制度,研究有关政策,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工作所需的正常经费。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村镇建设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确保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林业、公安、民政、卫生、环保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积极推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关于加快构筑新农村建设支撑体系的意见

为全面落实上级和我市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加快构筑新农村建设支撑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壮大农村工业,膨胀县域经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加大科技、人才和资金投入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到2014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显著提升,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50元,来自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占75%,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到3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减少;城市化水平达到58%。

二、提高农业效益,建设产业和服务支撑体系

(二)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培育林木、种苗、水产、畜牧、瓜果等优势农产品,逐步建立起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竞争力明显增强、效益显著提高的农业生产新框架。种植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林果、瓜菜、种苗品种,重点建设以金城镇、朱桥镇、郭家店镇为重点的苹果,以柞村镇为重点的红提葡萄,以文峰路街道为重点的大樱桃,以驿道镇、程郭镇为重点的大姜,以平里店镇为重点的草莓、洋葱,以城港路街道为重点的西瓜、甜瓜生产基地;建设以城港路街道、三山岛街道为重点的良种展示经营基地。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大力发展丰产林、用材林、经济林,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经过5-10年的努力,粮食面积稳定在35万亩,林地面积发展到22万亩,果业面积发展到32万亩,瓜菜面积发展到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8%。畜牧业,突出发展肉鸡、生猪和食草家禽生产,建设以郭家店镇为重点的肉牛、奶牛繁育养殖基地,以三山岛街道为重点的生猪、蛋鸡生产基地,以土山镇、三山岛街道为重点的肉鸡养殖加工基地;加速推进畜禽规模化生产,推动现代化畜禽饲养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开展奶牛胚胎移植和肉牛、生猪杂交改良。抓好动物疫病控制、动物防疫监督、动物疫病监测、动物防疫屏障等四大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成果,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管理,保证畜禽产品安全。到2014年,全市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100%,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0万吨,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海洋渔业,抓好新品种开发、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虾、蟹、贝、参和高效鱼类养殖规模和效益,推动苗种繁育和工厂化养殖业实现新突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通过放流、底播等形式增加近海渔业资源,通过实行捕捞限额管理、选择性捕捞管理和禁渔期管理,保护好区内的渔业资源。到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5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44.9亿元。

(三)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综合运用设施栽培、配方施肥、良种精播、节水灌溉、质量监控等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畜禽饲养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畜禽标准化生产发展。建设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种子质量检验中心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区域控制中心,搞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形成覆盖全市的检验监测网络。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申请ISO9000、HACCP等国际标准化体系认证,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到2014年,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50万亩。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培植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争取中央、省、烟台市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贴息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通过改造扩建、兼并联合、股份合作、外资嫁接、上市融资等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激发发展活力,提升产品质量、档次。积极开展创建“中国食品名城”活动,以果蔬、水产、畜禽、粮油等加工业为重点,建设面向日韩、东盟、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加工企业群体。到2014年,全市培植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过5亿元的6个,过1亿元的10个。

(五)加速农业经济国际化。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高市场集聚辐射能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设立产品直销点,开办农产品超市,不断健全扩大农产品销售网络,搞活农产品流通。实施“优势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引导龙头企业走出国门,开展产品推介、经贸洽谈等活动,努力开拓俄罗斯、日韩、欧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国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深入开发农业资源,提升我市农业国际竞争力。到2014年,农产品出口量达到20万吨,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

(六)推进农村服务社会化。积极培育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制度。引导农民兴办生产资料供应型、农产品销售型、技术服务型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重点扶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引进优良品种、举办产品推介会、搜集市场信息、进行合作社设备更新等,力争在生产、流通、加工、服务各领域,建立起完善的果品、畜牧、水产、蔬菜、粮油等种类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鼓励引导加工、销售企业和技术研究推广等单位组建行业协会。到2014年,全市建成100个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行业协会,80%农户加入合作社、协会或得到合作社、协会的服务。发展农村商贸流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种子、肉牛、大姜等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主的新营销体系。鼓励商贸企业、供销社、邮政系统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三、壮大农村工业,建设园区和项目支撑体系

(七)快速推进重点区域发展。抓住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机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经济园区,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资源,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突出加快两条经济带、五个重点区域的膨胀发展,提高产业聚集度,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两带”,即三山岛至夏邱的三城线经济带和金城至土山的滨海线经济带,加快电力、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拉动作用。“五区”,即经济开发区,主要膨胀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加快向主机配套、终端产品生产方向转变。三山岛临港产业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分组团建设,加快港口扩建,推进石油中转、大豆压榨、重油处理等项目进度。城区,整合提升商贸龙头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打造城市商贸核心区;完善金融、信息、科研等机构,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石材工贸区,增强石材工贸城功能,抓好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膨胀骨干企业规模。盐化工区,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重点发展盐、溴及溴化物等精细化工项目。到2014年,“两带五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90%以上。

(八)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以机电、建材、冶金、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延伸产业链条,吸引农民工就业。机电业,坚持技改和基建并重,提升零部件制造水平,发展壮大终端产品生产规模。建材业,提高中高档石材产品比重,发展石材国际贸易,扩大新型建材产品生产规模。冶金业,拓展黄金应用领域,提升黄金制品精深加工规模和档次,同时搞好优质铸铁原料供应基地建设。化工业,突出发展钾、镁、溴系列为主的精细化工。每年选择50户产业龙头企业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企业进行重点培植,长远规划,动态管理,倾注力量打造企业优势群体。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40家以上,其中过5亿元企业达到7家。注重发挥“中国石都”、“中国草艺品之都”的带动作用,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实力。

(九)千方百计发展镇村经济。鼓励各镇街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进一步规划建设好特色镇村经济园区,创新农村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围绕中心镇、重点村、新社区搞好规划建设,优化农村三次产业布局,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选准项目,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工艺品加工、矿产开发等工业项目。充分利用集体厂房、“四荒地”等资产,引进资金和技术进行开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搞好村级社会化服务,积极兴办各类服务组织,在农民与企业之间、产品与市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农产品流通。引导民营经济调整投资结构,通过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向规模型、科技型、特色型方向发展,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四、强化基础建设,建设农业农村设施和能源支撑体系

(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实施区域开发,五年完成1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减少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合理利用和调度水资源。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灌溉体系,推广水果、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的微灌、管灌和喷灌等节水技术,开展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2014年,全市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实现负增长。

(十一)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充分利用我市果树枝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可再生资源,建设农作物秸秆、果树枝条养殖食用菌基地,推广秸秆机械还田、秸秆青贮、氨化、气化、固化技术。2014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工程建设,逐步在农村普及利用液化气、天然气等能源;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开工建设风电项目,节约常规能源;推广玻璃温室、大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绿色环保节能设施,美化环境,丰富群众生活。

五、多方筹措资金,建设财力支撑体系

(十二)抓好财政支持政策的落实。全面落实上级和我市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各级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落实好“每年财政支农资金都要有显著增长,财政超收部分要重点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用于村级经费补助比例不低于20%”及“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拿出2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政策,使已出台的支农政策落实制度化。不断扩大小麦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数量和范围,探索对农民购买农资直接补贴的办法。整合支农资金,实行捆绑使用,增加政府可以统筹支配使用的新农村建设资金规模,集中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难事。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村”、“示范村”的环境整治等主要环节和重点项目。

(十三)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以物抵资”等措施办法,带动民间、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发挥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主动投资投劳,依靠勤劳和智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家园。启动实施“3+1”联手共建活动,组织动员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小康村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

(十四)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不断拓宽支农信贷资金渠道。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变,增强支农服务水平和能力。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在满足农产品收购资金的基础上,加快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延伸;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引导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尽快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通过财政投资、引入外资、企业入股等形式,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增加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切实解决涉农产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六、重视科技创新,建立人才和技术支撑体系

(十五)抓好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各类农业科研、教育、人才资源,以市农科院为依托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力争在新品种选育、工厂化种养、生物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取得新突破。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继续落实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研发的比例不低于1/3和实施对农业新品种进行奖励的政策。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不断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和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搞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三电合一”信息进村入户模式。2014年,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9%,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十六)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组织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切实提高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和到位率。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14年培训新型农民1万人,8000农民获得绿色证书。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兴办科研和经济实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并在审批办证、创业培训、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在搞好常规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其它各类院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开展学历教育,重点培养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年富力强的“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使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名留得住、有能力的乡土大学生人才。

(十七)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和转移就业。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整合各类培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农广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县市就业训练中心和镇街成人教育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范各种劳务中介机构,对到城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风险,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造成的损失,切实为农民工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环境。重视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覆盖范围。“十一五”期间,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人数1000人,带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1万人。

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烟政发〔2014〕5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从2014年春季开始,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一费制”规定的额度只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住宿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费补助,接受资助的家庭困难学生占农村学生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2014年,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普及率达到99%以上,在全市农村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加大救助力度,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逐步推行高中免费,确保无因贫困失学现象。

(二)巩固完善以县市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财政体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严格按照市政府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公用拨款标准核发农村中小学经费,并逐年有所增加,保证学校正常运转需要。规范中小学经费,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教育乱收费,足额征收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额拨付教育部门。2014年,继续完善农村中小学财务由市教育部门管理的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改造长效机制,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列入政府预算。

(三)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每5万人口设立1所初中,每1.6万人口设立1所小学的标准,结合农村布点规划,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对年龄偏小、自理能力较差、不宜寄宿的低年级学生,要认真研究接送学生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上学安全。

(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教职工编制核编定岗;建立健全教师统一调配机制,切实解决教师超编、年龄老化、师资配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大农村支教工作力度,鼓励城区教师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加强教师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按照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以高职、烟信、二职、三职、成人中专5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为龙头,以镇街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围绕莱州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技术、花卉苗木种植、机械加工、汽车维修、餐饮礼仪、服装加工、建筑监理、企业管理、电脑设计、财务会计等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广泛吸纳城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适龄劳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发挥烟台信息工程学校仙客来、食用菌生产基地的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区域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带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各职业成人学校积极争取省、地市贫困生扶助基金,建立贫困救助制度,实施技能扶贫计划,确保农村贫困户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完成学业。面向初中学生,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为高素质农民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六)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争取到2014年,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联网,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做到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结束后能够即时报销。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探索稳定的筹资机制,将我市的参合率保持在85%以上。逐步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提高参合农民报销补偿比例,争取到2014年,市财政与省、烟台市补助标准总额达到人均40元,逐步使参合农民在镇街卫生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市区定点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在农村基本建立起稳固的医疗保障体系。

(七)加大中心卫生院投入力度。主要加大7处中心卫生院房屋、设备和人才培训的投入。其中,可用业务用房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14平方米,基本满足科室设置和功能分区的需要;在设备配置上,确保每所中心卫生院配备500mAX光机、B超、彩超、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器、救护车等6项急用和必需设备,基本满足一般性急救、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在技术骨干培训上,从内科、外科、中医、急救、医技、妇产、传染等重点科室中,每年各选派1名技术骨干,分期或分批到上级医院进行半年正规临床技术培训。在确保中心卫生院防保功能的同时,着重强化其医疗救治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

(八)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参照《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基本标准》,制订《莱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14-2014)》,计划用2-3年时间,全市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60处,服务范围基本涵盖全市农村地区。其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非政府驻地卫生院改造而成,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功能科室布局合理,主要开展全科诊疗、中医、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按照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医师进行人员配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至少设诊断室、治疗室、预防保健室、药房、观察室、处置室和档案室,必备医疗设备齐全,按照辖区人口1500人至少配备1名医生的标准进行人员配置,使农民在社区服务方面可以享受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九)积极培养全科医师。按照一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至少配备一名全科医师的标准,有计划、分批次地从镇街卫生院和部分乡村医生中,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医师,参加烟台市统一组织的全科医师培训班,利用2-3年时间脱产培训全科医师200名,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综合功能需要,帮助社区居民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享受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

(十)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搞好乡村卫生环境整治,依据《莱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全面清除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四大堆”,完善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机制,充实和壮大乡村卫生专业队伍,积极探索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到2014年,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90%以上。加强对改水、改厕的教育引导,逐步增强广大群众对改厕工作认识,到2014年,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达到90%以上,切实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做好灭鼠工作的宣传、发动和药饵投放,居民区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搞好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注射工作,切实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大力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村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文明卫生行为形成率保持在80%以上。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建设

(十一)大力推进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镇街为依托,以中心村为重点,发展文体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到2014年,逐步建成由影剧院、图书馆(藏书2万册)、文艺活动室、农民文化科技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一体的镇街综合文体站。全市新增5个烟台市级“文化模范村”,评选100个莱州市级“文化模范村”。到2014年,在全市建设、改造和完善10个具有较高水平和示范作用的镇街综合文体站,80%的村居建成高标准的文体大院,每个村居都有不同规模的文体活动场所。鼓励发展家庭文化建设,各镇街至少发展100?D150个家庭文化建设带动户。实施“体育下乡、篮球乒乓球进村”工程,在中心村建设以水泥篮球场为主的健身场地,安装配备适合农村特点的健身设施;各镇街建有健身路径的村居达到60%,人均占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0.25平方米。在已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到2014年底完成村网改造工程,使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质量达到与城区相同标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在各镇街宽带网已开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重点村建设,建立起覆盖面较广的农村信息网络系统。

(十二)努力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群众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文艺会演、秧歌健身舞会操等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积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到2014年基本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要逐步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与农村文体设施统筹规划和建设,所有镇街和80%村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继续开展夏令广场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专业文艺团队为骨干、以农民文艺团队为基础的农村文化活动格局;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加强对全市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和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命名活动;集中开展一次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普查,建立一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试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培养农村体育骨干队伍,指导农民科学健身,确保每个镇街有1名一级或2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个行政村有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不少于3次,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5%以上;每两年组织居民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测试。

(十三)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社会投入支持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由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转变。各镇街设立的综合文体站,要安排一名领导分管和一名专(兼)职综合文体站长;各村居安排专人负责文化工作,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文化大院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继续开展“文化模范村”评选活动,将农村文化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促进文化强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十四)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贴、政府扶助的筹资机制,实行个人帐户为主的管理制度,每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投保农民进行定额补助;限定最低缴费标准,保证参保农民的保障水平不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到2014年,全市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对符合条件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要依法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农保,保障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城市规划区外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农保,保障水平应不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用于解决被征地农民参加农保的资金,从市政府批准的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中按一定比例列支和抵交,两项费用尚不足以支付的,由市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统筹解决。

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十五)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关于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将部分生活无着散居五保户纳入低保范围的通知》(莱政发〔2014〕64号)要求,认真落实市、镇财政负担的农村低保资金,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调整农村低保标准,到2014年底,超过烟台市平均水平。到2014年,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十六)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制转变。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市镇财政联保责任,根据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科学合理地调整确定五保供养标准,保证五保对象生活有保障,水平不降低。加快敬老院改扩建步伐,到2014年底,全市需要改扩建的敬老院全部改造完毕,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到2014年,全市新增加床位1000张,所有敬老院达到省二级院标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愿进全进率达到100%。建立完善与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农村困难群众医疗优惠政策,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尽快建立完善分级负责、应急措施配套、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的救灾应急机制,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十七)改革创新农村优抚工作。调整完善优抚政策,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不低于我市农民平均生活水平,每年年初,市财政局、民政局、统计局根据农民上年度平均生活水平,确定义务兵优待标准,年底由市财政列支并发放。落实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政策,努力使优抚对象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认真执行落实好《莱州市城乡三等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和病退军人、“三属”大病医疗保障暂行办法》。

六、统筹城乡投入,保障农村社会事业顺利开展

(十八)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逐年提高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扩大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严格履行将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重点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文体科技事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五项事业”资金支持。

七、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2

备战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申论复习建议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

一、正确购买备考资料

报考公务员的绝大多数人是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参加考前培训和辅导的机会较少,所以,选择和购买应试辅导资料当是备考首要的基础工作。对于必备的一些资料,我们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主管机关制定的考试大纲;

(2)按照公告的要求和招考机关的咨询意见购买教材;

(3)有权威性的、与教材同步的应试教程及模拟试卷等。

除了以上三个建议外,值得广大考生注意的是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在实践上不断完善,因此,在购买资料时一定要注意公务员录用考试主管部门所公布的考试公告和大纲的相关信息,以免误购了一些与当前考试不相匹配的复习资料,给整个备考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在正确选择好备考资料以后,一个周密、科学的复习计划对于整个备考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开始复习之前,备考者应周密思考、精心设计,编制符合自己特点的复习计划。在编制备考计划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明确备考内容和目标,分科列出细目表,根据各科备考内容的特点和分量,确立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列出检验复习成效的方法和补救措施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3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福建省申论试卷与中央、国家试卷的异同点

试卷类型不同点相同点背景材料字数题量考查题型考查要求考查形式、考试时间和分值福建试卷6000字左右3~4题。福建还是以概括题、对策题和论述题为主。中央、国家试卷7000~8000字稳定在四道大题。中央这两年的变化较大,趋向多元化。曾出现过对策有效性分析、名词解释和公文写作等题型。福建申论考试与中央考查要求一致,都是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者皆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和分值也都相同,均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由上表可知,福建申论考试和中央、国家申论考试在考查要求、考查形式、考试时间和分值上相同。而在背景材料字数、题量和考查题型上有差别,这是由两个考试不同的竞争激烈程度所决定的。

随着省考的竞争加剧,其考查难度将加大,考查的形式将趋向多元化。中央、国家试题和各地的省考题,都是福建省考的出题参考。在中央、国家考试中出现过的,较成熟的题型极有可能出现在福建省考中,应试者可参考练习。

福建省2014-2014年申论命题趋势分析

一、理论分析

申论考试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检测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考试的命题发展趋势便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命题者会在认真总结历年考试情况,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题型、题量和结构,完善申论材料的选择和评分,确保申论考试的主要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综合历年福建省申论考试的情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题目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试题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申论考试的这种命题发展趋势可以从近几年申论考试的题材情况看出来。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关于整治陋习的话题;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关于网络文明的话题;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关于我国公民读书量下降的话题;

2014年春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关于我国志愿服务的话题;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关于我国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发展的话题;

2014年春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责任意识的话题;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实现梦想,主要涉及大学生受资助、农民工致富等具体话题;

2014年春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全球汉语热和文化软实力的话题;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主题是由应对突发事件引出的政府责任的话题。

可以看出这些题材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对此应试者应该进行独立地观察和思考。

(二)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

申论考试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多变。如: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的题目要求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分析论证问题两个步骤;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又出现了新的要求,即以政府地方官员的身份写一篇电视讲话稿;

2014年春季申论考试则是要求辨析责任与能力的关系;

2014年春季申论考试要求为两种观点找依据,并且论述题要求围绕三个关键词进行论述;

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要求以某乡的安全生产负责人的身份,提出相关问题的措施。

从这些题目要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申论考试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公务员的实际工作。除了讲话稿这种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公文文种外,申论考试还可能会考查其他公文文种的写作能力。

(三)背景资料的字数增多

2014年以前的申论背景资料的字数还局限在2500~3000字,但2014年~2014年的材料字数远超过这个数目,达3400~4000字之多,近几年申论材料的字数高达五六千字,这就要求应试者更加注意对概括理解能力的训练。

(四)试题的题型、题量和结构在不断改变

“申论要求”涉及三个方面: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见解、方案进行论证。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的。但题目数量允许有灵活性,可以是三个题,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题。题目的样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可能要求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也可能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也可能在不同层面上对解决什么问题或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要求。虽然申论要求从形式上来看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讲,其测查点都离不开阅读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三、申论的命题趋势

总结历年来申论测试的情况可以看出,申论考试的命题形式以及基本思路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但是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在命题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以地方官员的身份写一篇电视讲话稿的形式。并且近几年来在材料字数和出题角度上都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由此可见,申论考试命题内容、命题方向及命题形式正逐渐产生变化,申论考试的命题专家正在探索申论模式的新突破,这也给今年申论考试的趋势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分析历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的情况仍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命题内容越来越“热”,越来越“杂”

从2014年秋季考关于整治陋习的问题,到2014年秋季的我国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以及2014年秋季的政府事件的问题,都是当年的热点问题,而且这种将考点集中到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命题人的命题趋势。

此外,命题内容的变化还体现在由最初的单一内容向复杂的综合内容转变。例如:2014年以前的申论内容相对单一,都是就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通过材料本身就能较快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本质,但是从2014年开始,申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就逐渐复杂化,2014年秋季申论给定材料是我国志愿服务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材料中所包括的内容很多,驾驭难度增加;2014年秋季申论给定材料是实现梦想,材料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大学生受助以及相关问题、农民致富、反腐倡廉等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大问题。

由此可见,今年申论给定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一方面会是今年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将进一步扩大,要求应试者有很强的宏观把握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二)试题模式更加灵活

2014年以前的申论考试虽在命题形式上有一定差别,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三段论”的模式。2014年秋季申论考试在命题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以地方官员的身份写一篇电视讲话稿的形式。

(三)对总结概括能力要求更高

下面以2014年秋季、2014年春季福建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为例:

2014年秋季的试题第二题要求:

请归纳和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几类主要问题。要求:问题明确,不得整句摘录给定材料,字数限200字内。(满分15分,超过字数扣分)

2014年秋季的试题第一题要求: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4

没有实力通过考试和有实力但错失考试胜利在结果上是相同的,但对于考生来说显然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所以审清题目在申论考试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审题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呢?基本方法是咬文嚼字、断章取义、纵横联系、反复审视、深入思索,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手段、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用尽一切办法准确透视题目的真正含义。基本要领在于联系上下文,弄清题目的表述文句所处的语言环境,在整体环境中理解题意;对题目的文句进行拆解式分析,拆字、断句,仔细推敲,多看几遍,深思、细察、慎行——慎重下笔。具体的方法可参照八股文审题六法:顶、面、心、背、足、影。

一、看顶法。即审视题目上文。作为题目的文句,多数都是有来历的,如有的出在给定资料中,有的出在经典中,即便没有直接来历,也有间接的依据,如依据理论、文件或是伟人、领导人的名言、论断。要弄清题意、搞准作答要求,就要查一下题目的来历,看清楚原文原话是什么,在作为试题的语句前面,还有哪些话,是怎么说的,是什么意思,跟题目这句话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如果实在找不到原文出处,那就要查看试题语句的前面、顶上还有什么话,联系它的上文,来认识题目的准确含义。

二、看面法。面就是题目的正面,即题目字面的表述,要从文本本体上认识题目的正面意义,它表面上是这么写的,那么按照这个写法,题目是什么意思?如果从正面就能把握题目的含义,就可从正面落笔,就题意阐发开去。

三、看心法。心即是题目的核心与实质,就是出题者为什么出这道题、为什么这样说,要看清命题的用意何在,才能准确下笔。例如前述“刑赏忠厚之至论”的题意,苏轼根据题目的来源出处《尚书•大禹谟》的注释“刑疑付轻,赏疑从重”,通过联系上下文,认真揣摩,把握到题意的关键在“疑”,拈出一个“疑”字,论述可赏可不赏、可罚可不罚的情况,怎样做才算“刑赏忠厚”。看到了题目的“心”在“疑”,不仅作答准确,也比其他只从正面论述“忠厚”的考生立意深刻。

四、看背法。所谓背,就是题目的反面,要从事理逻辑出发,推究题目字面含义的反面观点,例如从自律的反面是他律,推出行业自律之外的解决之道、即行业自律的反面就是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五、看足法。“足”与“顶”相对,是题目文句的下文,既指在原文出处中的下文,又指在题目文本中的下文。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贯通,构成题目所处的完整语境,把题目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相关文句联成一个整体来考察,确实弄准题目的真正含义。看顶和看足,一个是看上文,一个是看下文,两者合起来就是看题目的上下文。例如《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个题目,要准确把握题意,必须全面联系考察原文,弄清什么是“忠厚之至”才可以立意、进而下笔;而原文《尚书•大禹谟》孔安国注原文的全句是“刑疑付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有这两个“疑”作为前提,才算是“忠厚之至”,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疑”字前提,一味去从正面阐释“忠厚”,必定难以准确切合题意。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5

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的能力型考试。考查考生能否在这种模拟行政行为中体现出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能否以明确的自我身份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将明确的意图(问题、分析过程和结果、解决方案等)传达给你明确的受众(领导、同事或行政对象)。

从申论考试本身的性质来看,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绝不是求新求特的个性化考试。申论文章本身就是四平八稳的现代八股,具有中庸、平和、凝重、沉稳的风格,绝不需要凸现个性。“中庸”的考试,导致我们的申论热点不可能突破“中”的特点,具体就体现在申论热点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选材是中等热度的,是中性的,同时又是中观层面的。

一、中央精神

申论考试自诞生之日起,其特殊的考试性质就天然地要求其主题必须贯彻落实(至少是体现)党中央的基本精神和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自2014年以来,申论每年的主题都属于近3年的社会热点、改革难点和政策焦点,反映着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问题多来自党中央和国务院近3年出台的重要文件。例如2014年非典事件的深刻教训之后,中央着力研究解决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并于2014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当年国考即2014年国考申论就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

201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解决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等问题。2014年国考申论就考查了规范用地问题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开发工作方案的通知》,10月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七大报告,成为报告的一大亮点。2014年国考申论就以怒江水电开发为切入点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2014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中国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土地流转问题上的政策调整,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的国考申论,就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201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领域的重点工作。所以,2014年对这一问题的考查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就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文件来看,会成为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问题的,可能有: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就业、新型医疗改革、新农合、新农保等);如何促进产业振兴(尤其是文化产业)等等。

二、中等热度

申论考试,总是以社会热点为依托,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因此,申论的背景材料一定会取材于社会热点问题,或者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当前最重大的热点理论问题,无疑就是科学发展观,因此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考到。从历年国考的真题来看,恰恰反映了这一特点。2014年国考申论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2014年考查的是土地征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2014年考查的是生态文明问题,2014年考查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问题(重点是粮食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热点问题都是围绕着最重大的热点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而展开的。以当前重大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依托,选取具体的切入点进行命题的方式已经成为申论考查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主要趋势。这一思路将继续指导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

但是,申论的选材不一定是当年最热的问题。首先,最热的问题,社会关注度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其有个全面的了解,对该问题也可以发散出其他更高更大的问题。因此,选取这类最热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区分度小的结果,这样就不利于选拔能力强、素质好、知识面广的考生。另一方面,社会上最热的问题一般都是没有定论的问题。申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不成熟,考点不在于你能不能有效地真正地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没有定论的问题,一般不会考到。

因此,关注中等热度问题的意义可能会更大。中等热度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前两年的热点问题和当年的非最热问题。因为前两年的热点问题,反映了人们的关注度,说明该问题的影响面;同时,该问题很有可能已经基本解决了,因此,可以作为考查公务员解决问题基本思路的考试素材。当年的非最热问题(当然中央已经下发解决方案了),可以有效地选拔出那些广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考生。

三、中性话题

作为一种严格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形式,申论试题的背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都已有定论。一般不会涉及过于敏感的问题。因为申论考试不是单纯的知识型考试,也不仅仅为了特定和具体问题的结论而考试,它主要是试图通过以考题的形式,通过审阅考生的答案,了解考生的思维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题往往是大家在社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而且政府部门已经有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而某一问题争议太大,说明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解决思路,所有人都在观察,都在慢慢摸索,逐步认识和解决。如果申论考题涉及到这类问题,不同的考生就可能会发表南辕北辙的观点,将无法真实地考查出考生的素质和能力。

申论考试的试卷需要专人去评阅,如果考题争议太大,阅卷人和考生如果持有针锋相对的观点,那么评阅试卷时很有可能有失客观,倾向于否定考生的最终结论,而忽略了考生分析论证的过程。因此,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必要去浪费过多的精力于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正在发展、解决思路还不清晰的问题上。

另外,一切特定领域的问题,考查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如纯政治类问题,大致包括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如何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如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如何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如何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如何发展对外关系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问题等。但是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应该有所关注。考试大论坛

四、中观层面

应试者来自各个领域,公务员本身也不是“通才”或者“专才”,申论考试命题者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不会设置过于宏观或微观的考题。过于宏观的问题,比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的问题容易使应试者夸夸其谈,空喊口号,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法拉开档次,只能做表面文章,无法体现应试者的真实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能达到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过于微观的问题,比如如何确定某一种食品的检测技术或者某一种药品的销售价格,这样的考题选拔到的人才可能只是某个领域的专才,这样会造成公务员考试既有失公平,又无法体现广纳贤才的初衷。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因此,“申论”题目必定是“中观”的,出题者往往选择兼具广泛性、现实性、紧迫性的热点问题。素材还具有非专业性。申论考试的考查对象多数是应届毕业生,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对于某些重要概念,材料会有补充说明,要注意后面可能会有参考文献。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6

一、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之复习技巧

×福建省今秋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部分使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纳》的规定,考试试卷分为、两大类。类职位主要是机关中从事行政执法以及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的人员;类职位主要是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报考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和《申论》;报考业职位的,考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报考公安系统职业的,笔试还必须考公安专业知识,内容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安基础知识》。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内容结构与复习要点

内容结构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属于心理潜能测验,主要是测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试卷结构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个部分。全部为客观题,考试时限分钟,满分分。

复习要点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试卷的内容与形式、答题的方式与技巧都具有特殊性,多数应试者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考试。因此,应试者必须做好考前准备,把握考试的施测方法、各种题型的特点及其应试技巧。

×、教材的选用。从年开始,《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国家人事部取消了统一指定教材。目前市面上出现多种公务员考试的教材,其申有的内容已过时,有的差错较多。建议应试者选择教材、参考书时必须慎重。

×、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公务员录用考试涉及的内容较多,复习时间一般只有一个多月。应试者必须制定好复习计划,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环境条件,分科列出细目表,确定复习目标。

×、注重复习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点,也要弄清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能力点。要找一些模拟考卷,在规定的时间内测试一下,通过正确率与速度检查自己的差距,总结经验。有条件的应试者,可以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考前辅导班。

×《申论》考试的内容结构与复习要点

×《申论》是年以后出现的新的考查科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所谓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述之之意,是根据所给材料引申开来,发出议论。这种考试,是对应试者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测查。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

内容结构

×《申论》考试的试卷有比较规范的结构。给定一组或一篇字资料,要求应试者仔细阅读资料,依次完成三个题目。①概括资料所反映的主题。②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③对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论述或重点论证。

复习要点

×申论相对于传统的作文考试,显得非常灵活。所给定资料的范围极其广泛,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问题的诸方面。申论要求的个部分紧密联系:概括的过程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提出方案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进行思辨的过程;论证部分则是前两个部分的延伸。申论的复习要注意以下事项。

×、认真阅读相关教材。应试者必须充分了解考试的要求,熟悉这种考试的特点和考查方式。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7

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的能力型考试。考查考生能否在这种模拟行政行为中体现出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能否以明确的自我身份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将明确的意图(问题、分析过程和结果、解决方案等)传达给你明确的受众(领导、同事或行政对象)。

从申论考试本身的性质来看,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绝不是求新求特的个性化考试。申论文章本身就是四平八稳的现代八股,具有中庸、平和、凝重、沉稳的风格,绝不需要凸现个性。“中庸”的考试,导致我们的申论热点不可能突破“中”的特点,具体就体现在申论热点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选材是中等热度的,是中性的,同时又是中观层面的。

一、中央精神

申论考试自诞生之日起,其特殊的考试性质就天然地要求其主题必须贯彻落实(至少是体现)党中央的基本精神和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自2014年以来,申论每年的主题都属于近3年的社会热点、改革难点和政策焦点,反映着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问题多来自党中央和国务院近3年出台的重要文件。例如2014年非典事件的深刻教训之后,中央着力研究解决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并于2014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当年国考即2014年国考申论就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

201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解决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等问题。2014年国考申论就考查了规范用地问题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开发工作方案的通知》,10月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七大报告,成为报告的一大亮点。2014年国考申论就以怒江水电开发为切入点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2014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中国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土地流转问题上的政策调整,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的国考申论,就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201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领域的重点工作。所以,2014年对这一问题的考查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就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文件来看,会成为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问题的,可能有: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就业、新型医疗改革、新农合、新农保等);如何促进产业振兴(尤其是文化产业)等等。

二、中等热度

申论考试,总是以社会热点为依托,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因此,申论的背景材料一定会取材于社会热点问题,或者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当前最重大的热点理论问题,无疑就是科学发展观,因此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考到。从历年国考的真题来看,恰恰反映了这一特点。2014年国考申论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2014年考查的是土地征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2014年考查的是生态文明问题,2014年考查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问题(重点是粮食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热点问题都是围绕着最重大的热点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而展开的。以当前重大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依托,选取具体的切入点进行命题的方式已经成为申论考查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主要趋势。这一思路将继续指导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

但是,申论的选材不一定是当年最热的问题。首先,最热的问题,社会关注度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其有个全面的了解,对该问题也可以发散出其他更高更大的问题。因此,选取这类最热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区分度小的结果,这样就不利于选拔能力强、素质好、知识面广的考生。另一方面,社会上最热的问题一般都是没有定论的问题。申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不成熟,考点不在于你能不能有效地真正地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没有定论的问题,一般不会考到。

因此,关注中等热度问题的意义可能会更大。中等热度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前两年的热点问题和当年的非最热问题。因为前两年的热点问题,反映了人们的关注度,说明该问题的影响面;同时,该问题很有可能已经基本解决了,因此,可以作为考查公务员解决问题基本思路的考试素材。当年的非最热问题(当然中央已经下发解决方案了),可以有效地选拔出那些广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考生。

三、中性话题

作为一种严格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形式,申论试题的背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都已有定论。一般不会涉及过于敏感的问题。因为申论考试不是单纯的知识型考试,也不仅仅为了特定和具体问题的结论而考试,它主要是试图通过以考题的形式,通过审阅考生的答案,了解考生的思维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题往往是大家在社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而且政府部门已经有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而某一问题争议太大,说明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解决思路,所有人都在观察,都在慢慢摸索,逐步认识和解决。如果申论考题涉及到这类问题,不同的考生就可能会发表南辕北辙的观点,将无法真实地考查出考生的素质和能力。

申论考试的试卷需要专人去评阅,如果考题争议太大,阅卷人和考生如果持有针锋相对的观点,那么评阅试卷时很有可能有失客观,倾向于否定考生的最终结论,而忽略了考生分析论证的过程。因此,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必要去浪费过多的精力于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正在发展、解决思路还不清晰的问题上。

另外,一切特定领域的问题,考查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如纯政治类问题,大致包括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如何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如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如何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如何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如何发展对外关系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问题等。但是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应该有所关注。考试大论坛

四、中观层面

应试者来自各个领域,公务员本身也不是“通才”或者“专才”,申论考试命题者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不会设置过于宏观或微观的考题。过于宏观的问题,比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的问题容易使应试者夸夸其谈,空喊口号,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法拉开档次,只能做表面文章,无法体现应试者的真实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能达到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过于微观的问题,比如如何确定某一种食品的检测技术或者某一种药品的销售价格,这样的考题选拔到的人才可能只是某个领域的专才,这样会造成公务员考试既有失公平,又无法体现广纳贤才的初衷。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因此,“申论”题目必定是“中观”的,出题者往往选择兼具广泛性、现实性、紧迫性的热点问题。素材还具有非专业性。申论考试的考查对象多数是应届毕业生,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对于某些重要概念,材料会有补充说明,要注意后面可能会有参考文献。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申论的材料无论是中观的还是微观的,反映的都是宏观问题,考生在申论复习中都要把握宏观政策,要在宏观政策和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去关注现实,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8

现在整理一下心情,觉得当时考的那个分数看似很幸运,但其实可能跟我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当时心情有关。高中我是文科,但数学学得很好,所以在一看到北京行测首先是数学类题型的时候,很高兴,开始不亦乐乎的在那儿做题,当然,后来听同学讲这样是错的,的确,虽然也可能做对了几道,这也浪费了我很长的时间,所以后来有四分之一多的题没有做,但当时我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我想要么让我死,要么让我活,所以在蒙下面没做题的答案的时候,我没有都是蒙一个C或A,我是想起什么来蒙什么,ABCD都有,呵呵,看起来特像正确答案。我想可能是自助者天自助之,估计蒙对了一些。现在想想,我觉得公考行测题最重要的是会做的题就做,不会的就过,前面数学基本可以不看就过。

我是那种上网跟着QQ新闻链接慢慢点的人,我觉得上面的很多东西当你去思考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用,不仅是考试,还有生活。公务员考试有很多法律、逻辑推理题和常识题,估计得了点儿分,这可能跟我整个大学期间看的东西比较杂有关,平时喜欢在学校电视房看一些法律节目,高中最喜欢看的就是焦点访谈了,所以,那部分题有的会做;而我们上学期刚上了逻辑课,所以,也会做点儿做(当然,也忘了很多);另外,很多常识题跟高中文史课有关,可能还没有全部忘记吧,可能也捞了几分。大一到大三的时候,每天在学校的报刊阅览室读一到两个小时的新闻,在宿舍里实在找不到好的电视节目也瞄两眼新闻联播,这可能对自己看问题的深度有帮助,对新闻热点和申论成绩有点影响。

申论考了72分,但我觉得这跟我是中文系的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大学期间绝对不会教你怎么写公文的。我觉得这个主要是投其所好的写吧。公务性质的,肯定不能像你平时写博客或校内日志那样舒舒情或者去很强烈的针砭时弊。一句话是尽量让自己写的东西看着像是官话。我在这里很感谢我的高中老师们。记得他们经常讲的是,做问答题,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觉得这在申论写作中很有用,不管他提一个什么问题,这样回答就会觉得很圆满。另外想说的是,申论考试的时候,我卷面上有很多勾勾画画的东西,估计被减了不少分。我建议大家想好了以后再写,把握好时间,这平时准备的话,多练习一下,知道自己每道题用多少时间。我当时只图快,结果提前四十分钟做完,勾画了很多,肯定给阅卷者留下思路不清晰的不好印象,吃了不少亏。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9

笔试过后,4月上旬成绩揭晓,“接踵而至”的就是2014年上半年录用公务员面试,笔试分数揭晓后到面试大概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从以下几点提早加强面试准备。

一、相信自己,毫不怀疑。

考生在知晓自己的笔试成绩合格之后,作为一名竞争者,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笔试的成绩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所以,在接下来的面试考验下,一定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排除所有不必要的干扰,给自己在最大程度上信念,把自己带向成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一些自我激励、自我暗示的行为,要建立一种不可战胜的气度,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二、专业训练,认真对待。

“认真的态度”是做任何事情的物质基础与准备,有了认真的态度,就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公务员考试是具一个竞争性的考试,选择好的教材,掌握固定的模式,科学的训练可以是考生在一定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大的提高,训练一定要专业,一定要有进行组织训练,使方法成为习惯,只要是考试,熟能生巧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一次考试,每次总结分析,查缺补漏。

三、高度仿真,换位思考。

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一定要了解考试的基本组织模式,也是一种提高自信、降低紧张系数的有效方法。在日常的训练中,分析对事物紧张的原因,逐渐熟悉陌生的环境,对场面的熟悉程度,对着“镜子”训练是最好的自我检验的方法,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动作、自要己的语言,对照自身,每次的训练中有那些进步。面试回答问题是有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考生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计算自己的答题时间,估计准确程度,对面试的整个过程有了全面的充分的了解之后,对于考场,考生有了一定的把握能力,使自己成为考场的主角,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控制考场气氛的能力。

四、冷静对待,注意观察。

经过几轮完整的训练之后,这时候进入考场的考生应该是胸有成竹,进入考场的时候,评定情绪,保持最好的状态进入考场,尽量给考官一个良好的印象。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考官,特别是考官的反映,冷静是考场最有效的利器,可以帮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准。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篇10

按照职位性质,报考职位分A、B两大类,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类别中的一个部门或单位报名。A类职位主要包括:从事政策、法规、规划等研究拟定工作,指导、监督、检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的职位;B类职位主要包括:从事机关内的专业技术工作,对机关的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且对外设有行政管理职责的职位,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职位。

笔试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的笔试内容和方式:

根据2014年国家人事部确定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所遵循的原则,即“分类考试,突出能力”,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时A类职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包括常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听力测试)、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查其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法律和行政管理等理论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报考B类职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一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从2014年举办过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省、市、区来看,各地的公共考试科目不尽相同:北京、福建、云南、天津等市与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时设置公共科目,此外,还要考《公共基础知识》。如上海市实行的办法是本、专科考《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三科;硕士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博士则无须笔试,直接进入面试。河北、浙江等则统一考《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科。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地方不单设《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但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邓小平理论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行政管理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经常作为常识题型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科中出现。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中20道常识判断题就有4道是《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占20%之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中20道常识判断题就有5道是《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占25%之多。因此,在不考《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地区,为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妨参考《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至少它能把常识判断的大部分内容集中到一块,便于复习。中国公务网2014-6-2217:14:39

从要考《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地区来看,这门考试的题型相对稳定,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是非判断三种题型,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70%;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论述、公文改错三种基本题型,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30%。其中各部分知识测验比例分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约占15%,邓小平理论、时事政治约占20%,法律约占30%,行政管理约占15%,公文写作与处理约占20%。

专业科目的笔试内容与方式,由各招考部门自行确定,不作统考。

二、申论应试中的注意事项

(一)认真阅读材料

拿出足够的时间仔细地阅读给定材料,是申论答题技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阅读材料的时候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总结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同时还要把握住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你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二)注意题目的限制性要求

题目的限制性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题目具体要求的限制

阅读完材料以后,要认真审读题目要求,因为每年申论测试的题目要求可能有一些变化。比如,“概括主要问题”和“概述主要内容”的指令虽然同样是针对考查考生概括能力的要求,但二者的要求却不甚相同。前者要求考生抓住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把主要问题是什么概括出来;后者要求考生梳理清楚给定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并予以概述。考生要注意这些具体的答题要求,以免文不对题。

2.“虚拟身份”限制

考生在答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中为你设定的“虚拟身份”,把握好角色定位。一般而言,申论要求考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大多属于行政公务方面的问题,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一般性工作问题。要检测的是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应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绝不会突出哪一专业、岗位的专业化知识。然而,与此要求相反,不少考生往往习惯于自身角色,缺乏模拟思维,无视考题要求,撇开“虚拟身份”,着力于自身实体或专长,以突出“实”,导致自身定位不准确,其结果只是自觉分析论证精深独到,实则相去甚远。

3.字数限制

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的比例一般不超过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

(三)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申论测试的主要功能是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反映在答题中便是要求考生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申论测试切忌坐而论道,学究气十足,提一些不现实的、笼统的方案。

(四)考前做适量模拟题

应试者首先要了解甚至熟悉申论测试的试题结构以及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以免在考试现场手忙脚乱,影响临场发挥。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考试时间的安排,把握做题的速度,找到对时间的“感觉”,以免直到交卷那一刻还在“奋笔疾书”。

(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申论测试的题目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趋势,要求考生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参考一些新闻媒体的意见后形成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建议考生经常浏览《人民日报》等权威性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帮助你把握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大致思路。

第一章知彼——全面了解申论测试

本章通过对申论测试的目的、性质、内容结构、标准样式、常用文体、特点、命题发展趋势和应试禁忌的系统介绍,帮助应试者对申论测试有一个感性、概括的了解。

第一节申论测试的目的与性质

一、申论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即说明、申述;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不难理解,申论就是一种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内涵的文体。

二、申论测试的目的

简单地说,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国家公务员考试之所以设置申论测试科目,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应试人员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提炼能力、加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检测,考核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充实国家公务员队伍。

一般来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均会先有相关职位及要求,后举行公开招考。为了对申论测试目的有一个感性的了解,我们在此列举几个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职位条件。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法制司的一个职位要求:“起草、审核、修改法律草案、行政法规草案及其他政府的法规”;

农业部办公厅信访处的一个职位要求:“负责分管地区农民群众及农业系统职工来信来访工作、重要案件的调查研究,建立、整理、保管分管地区来信来访档案及本处行政后勤工作”;

建设部人事教育司的一个职位要求:“日常机关公文写作,机构、编制管理,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职能设置研究”;

国家保密局的一个职位要求:“拟定、修订有关法规,收集信息,工作调研等”;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个职位要求:“政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站管理”;

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一个职位的资格条件:“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熟悉党的基本理论,有独立研究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能力,能熟练操作微机”;

全国总工会的一个职位的资格条件:“本科以上学历,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强”。2014-8-1419:08:19

三、申论测试的性质

申论测试,是模拟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测试。但是由于考试时间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申论所给的背景材料不是原始的信息,而是经过加工的半成品资料。这些半成品的背景材料,头绪不很清楚,条理顺序也较为混乱,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需要考生研究、梳理、归纳。

申论测试命题中的背景材料会涉及到公务员社会活动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包括一些社会热点与大众传媒所关注的焦点等。

申论测试只是公务员选拔考核的初选,考生来自方方面面,专业不尽相同。所以,虽然要求他们具备较为丰富的常识,但是不会对某一专业特别倾向。这一点,从我们下面所列举的考题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依据的是党的方针、政策、法规,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针对性,要切实可行。申论考试作答也要如此,不要说套话、假话,不能漫无边际、无的放矢。

第二节申论测试的内容结构与标准样式

一、申论测试的内容结构

研究一下申论试题就会明白,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项,说明答卷的要求、时间,提出指导性建议;其次是申论写作的背景资料;最后提出申论要求,要求应试者在弄清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这些背景资料一般是约1500字的材料(近两年材料文字有增加的趋势),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材料会更多一些,有时会达到4~5千字,内容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现象的诸方面。这些资料大多是经过初步加工后的“半成品”,是带有新闻性质的现实材料,反映的多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热点问题,基本上不会涉及重大理论问题或专业性极强的问题。

申论测试要求一般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的背景材料的主题。

第二,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体现针对性与可行性,用300~400字来说明。2014-6-2217:14:39

第三,对见解、方案的论证。这部分内容要求1200字左右,标题自拟,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这三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通过2~3个题目来体现的。

二、申论测试的标准样式

申论测试正是通过给定资料,要求应考者根据所给资料写作申论文章,来对应考者进行测试的一种考核形式。现列举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卷)如下: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题(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10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公务员考试之申论范文10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